決賽之日終于到來。
肖遠東坐在調度室內,和何清兒以及袁心蕊圍坐一起,身旁,還有不少學生會的部長,以及副會長。
人數之多,小小的調度室,顯得格外擁擠。
但即便如此,大家也都沒有多說什么。
今天是辯論賽的決賽,幾乎所有學院都有學生班級前來會場觀看加油,放眼望去,調度室下的觀眾席,此時密密麻麻的滿是學生和老師。
其中甚至還有不少因為來得晚沒有座位的,選擇坐在了階梯的帽檐上,揮舞著手里的小旗子,為蘇大的四人加油。
“有信心嗎?”袁心蕊問道。
肖遠東沒有直接回答,說道:“我們已經做到了我們能做到的一切,到了今天這一步,以往所有的努力和汗水,就看他們自己能不能自我調節好了。”
“無論今天的結果是什么,我們都不需要關注成績,為選手們吶喊,為他們加油,才是現在我們最需要做的事情。”
前一天下午的時候,肖遠東已經將自己能幫到大家的事情做完了,無論是辯論理論還是大家的心態,但至于他們聽進去了多少,能不能自我調節好……
何清兒算是對辯論賽知道的不多的,相比于聽比賽中的道道,她更傾向于比賽的氛圍和眾人一起歡呼時盛大的場景。
輸人不輸陣。
今天無論是那個辯論隊獲勝,作為蘇大的學生,眾人對會有位冠軍喝彩,更會為亞軍加油!
隨著九點時間一到。
裁判組上臺抽題。
作為決賽,今天的題目是文學名著與通俗文學誰的影響力大!
不過,因為蘇大辯論隊和燕京辯論隊已經比試過一場,作為正反方,這次不用分邊,而是直接讓蘇大辯論隊做了反方,燕京大學辯論隊做了正方。
也就是說,燕京大學辯論隊的辯題是文學名著比通俗文學的影響力大。
而蘇大辯論隊四人需要辯解的是通俗文學比文學名著的影響力大。
袁心蕊本想和前幾次一樣,問問肖遠東對正方雙方哪邊比較看好,那一邊的優勢最大。
但話到嘴邊,卻沒有問出來。
“是啊,已經是決賽了,問這個問題又能怎么樣呢?”
許是說服了自己,袁心蕊并沒有出聲。
此時的調度室內,靜膩非常,如同會場中的觀眾一樣。
在所有人的注視之下,正方雙方正式入座。
隨著比賽的鈴聲響起,就文學名著和通俗文學的辯論賽正式開始。
燕京大學作為正方開始一邊陳詞。
“文學名著乃國之大業,不朽之遺珠,他們經過了歲月的滄桑如今依舊閃爍著奪目的光彩,他們是智慧的結晶,更是文化的傳承,所以我方認為文學名著比傳統文學影響力更大,理由有如下幾點。”
“第一,文學名著是歷史文化的傳承,相比傳統文學,更值得大家學習,諸如儒家經典產物《論語》,這么多年的傳承學習,它已經化作血液成為了我們身體的一部分,鑄就著我們的個性,培育著我們品格!”
“第二,文學名著的影響,文學名著作為從古至今,大眾推薦認同的產物,其中的道理不言而喻,也是普羅大眾最認同的觀點,他們有最先進的思想,最切合人們理想的準則,相比傳統文學,境界和氣勢都是最好的。”
“第三,對社會,人類,歷史的深遠影響!傳統文學在這三個方面是無論如何都無法和文學名著相提并論的,無論是深度,廣度,還是持續度,文學名著更深得大眾之心。”
“由此,我方認為,文學名著比傳統文學影響力更大!謝謝大家!”
燕京大學一辯說完坐下,場下立即響起一片熱烈的掌聲。
且不說對方的論點滿足不滿足,但就論點的嚴謹性,眾人也能看的出,燕京大學辯論隊的實力之強,思路之嚴謹。
蘇大一辯王輝起身,向眾人微微點頭示意,張口傳述反方的觀點。
“大家好,我方的觀點是通俗文學比文學名著影響力大!理由如下!”
“首先我們要強調是的,傳統文學并不是粗俗文學,并不是粗制文學,他涵蓋了小說,散文,戲曲,詩歌,他是時代的鏡子,反應的是當代的生活,講述的更是時代的核心,所以,依照對方辯友的思路,我方也列出如下論點。”
“第一,也是傳承性,在這個問題下我們首先就要清楚,什么是名著?”
“名著就是名人所寫的時代縮影,或是理想時代,所以,普通人所寫,并不是名著。那么問題來了,名人寫的就一定是名著嗎?名人寫的東西就能夠或者說是就能達到傳承的標準嗎?不,不能!所以,名著在這個題目中,本身就是個偽命題。”
“第二,影響力!這里我們要舉四大名著中的《紅樓》,大家都知道,紅樓的作為四大名著之首,章回體的小說姓氏,講述的是時代背景下的家族興衰史,他是一本人情小說,更是一本反襯小說,它的出現是起初被認為邪門妖書不被時代人物所推薦的,也就是說,在那個時候,紅樓就是一本傳統小說,難道,即便如此,對方辯友,也要說,傳統小說的影響力比文學名著強嗎?”
“第三,對社會,人類,歷史的深淵影響!對方辯友列出的最先進,最推崇,在我方看來,有言過其詞之嫌,名著是大浪淘沙下的精挑細選,但大浪沖刷之前,他們也都是時代中的傳統文學,因為只有達到這個背景,他們才會出現在無數的浪潮之中。”
“傳統文學是跟,文學名著是本,也是枝,只有根被大眾先行一步熟知,那枝條才能生長的更加粗壯,由此,我方認為,傳統文學比文學名著影響力更大!”
“嘩嘩嘩……”
王輝的陳詞說完,現場如同山濤海浪,掌聲雷鳴。
王輝的陳詞很聰明,也很完美,完美到用對方的論點來反襯己方,不僅指出對方論點里的不足,也能加強己方的可信度。
肖遠東當初寫出這番陳詞的時候,就料想到了題目之下,即便是燕大的辯論隊肯定也要上網查資料,既然如此,肖遠東便設下了這道陷阱。
這就是傳說中的,以彼之矛攻彼之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