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唱作人》的粵語歌讓粵語在華國人民心中留下很大的印象,也讓郭雨的熱度居高不下
并且后面還有新專輯發行,不過三天后《向往》的錄制倒是和新專輯發行時間重疊了。
不過可以預見的是,新專輯一但發行熱度絕對會再上一個檔次
不光是郭雨的粉絲,現在還有很多路人都在關注郭雨的新專輯,他們可能不是粉絲,但喜歡聽歌的人絕對不會放過這張專輯。
與郭雨有點交情的王靈,李君,王翎羽已經幫郭雨宣傳了起來。
還有何靈也在號召圈內朋友宣傳,半個娛樂圈的人緣可不是開玩笑的,更何況還有蔡瀾的圈內朋友也在幫忙宣傳
蔡瀾的這個地位能有的朋友無一不是地位和名氣極高的歌手
……
郭雨用流行音樂的方式表現粵語的魅力,也讓更多人發現了粵語的魅力,其中央音院長也對郭雨發表了極高評價:
“對于郭雨用流行音樂的表現方式來表現華國方言的魅力確實是一個非常好的想法,同樣的我也希望廣大音樂人可以都嘗試這方面的寫歌,除了粵語,我相信我們華國還有很多可以開發的方言。”
而粵語文化傳播大使這個身份也是一個非常好的人設,而且像這種“非物質文化遺產”都會有一定的國家扶持,而這個身份也讓郭雨能在大多時候避免很多麻煩。
郭雨突然想起來,既然這個世界粵語歌曲并沒有高光時刻,那么便由自己把粵語帶向華語樂壇的主流
而恰好系統仿佛聽到了郭雨的想法
“開啟隱藏任務:粵語文化傳播:本任務開啟之時,系統有權讓宿主使用所有的粵語歌曲,直到粵語成為華語樂壇不可或缺的分支”
“任務獎勵:無任務時間:無限制”
聽到系統的聲音,郭雨的有點懵逼,就是說現在自己可以使用所有粵語歌了?
“是的,并且系統還可按照宿主要求精確查找。”
看到這個任務,郭雨有了足夠的信心帶粵語走向華語樂壇主流,并且自己也要做一回粵語流行教父看看。
“系統,我要精確查找《單車》”
“以發送,請接收”
答應了粵語非遺那邊要再寫一首粵語歌,馬上又要去《向往的生活》,那時間上就只有今天和明天錄制了
“瀾哥,要不我今天先把粵語歌給做出來?”
“你決定行那就去做,老李不在今天我給你當制作人,是什么類型的歌?”蔡瀾問
“寫父愛的”郭雨答道
“行,我們去錄音室吧,你demo有嗎?”蔡瀾問向郭雨
“沒有,現寫吧,很快的。”說著郭雨就走進了錄音室,找出了紙筆
蔡瀾看著郭雨風風火火的走進了錄音室,拿出了紙筆。
“不要不要假設我知道”
“一切一切也都是為我而作”
“粵語唱出來是怎么樣的,你能給我聽一下嗎?”蔡瀾看到歌詞,問向了郭雨
郭雨給蔡瀾清唱一遍后
“粵語為什么跟華語這么大區別?”
“因為粵語古見母字一律讀舌根音,唇齒音與舌根音不分,舌尖前音和舌尖后音不分;韻母沒有韻頭,輔音韻尾有鼻音和塞音兩套;聲調有九個。”
“詞匯和語法也同普通話存在差異,華語只有4個聲調,所以在寫粵語歌的時候要拋棄你華語的寫法。”郭雨只能向蔡瀾解釋
“難怪你那首《黑澤明》我用華語直接唱出了感覺很怪,原來是聲調原因,那作曲上是不是也有很多不同?”蔡瀾繼續問
“流行音樂作詞和作曲就是和諧的美感嘛,粵語也不例外,同一個曲,粵語和華語意境完全不同。”
聽完郭雨的解釋,蔡瀾眼前一亮:“那你什么時候再考慮寫點粵語歌?”
“我也在考慮專門在寫一張全粵語的專輯。”郭雨和蔡瀾說道
“那你準備什么時候行動,我也觀摩學習一下。”
“看市場反響吧,等這首歌發行后市場上怎么樣,好的話就抓緊行動。”郭雨回道
“編曲上你有什么想法嗎,有什么需要幫忙的?”蔡瀾問道
“就一些簡單的鋼琴和電吉他,再加點鼓點,這首歌編曲上并不復雜。”
“這些樂器你行嗎?”蔡瀾問道
“妥妥的,全能歌手”郭雨笑著對蔡瀾說道
“那好,我幫你把控質量”
經歷一個小時的錄制,《單車》錄制完成,郭雨準備明天發行這首單曲
“我真沒見到一首歌從零到完整一個多小時就能做完的,你真的是個怪物。”蔡瀾看著郭雨的完成度驚訝的說道
郭雨只能和蔡瀾解釋道這是本來寫好的歌,只需要按照自己腦海里的記憶寫出來就行了。
“什么時候發行?”
“明天吧。”
“行,我叫陳姐安排一下發行,你新專輯也要發售了,也算預熱一下吧。”蔡瀾說道
……
距離郭雨新專輯發行還有一天,而昨天的《單車》通過陳梅蘭的交涉拿到了各個音樂播放器的首頁推薦。
“一個華語樂壇新的分支——粵語”
這首歌發行后,網上對粵語越來越關注,不少廣東的年輕人也重新想起了他們原本的語言
“原來我們的方言能怎么好聽”
“作為一個廣東人,我要重新學習粵語了”
同樣的,粵語用流行音樂的方式表達也讓各地都看到了自己方言的魅力,網上已經有人用自己家鄉話翻唱各種歌曲,搞笑的,深情的,華語樂壇的多樣性開始展開。
而另一首《黑擇明》也被世衛關注,官博親自推薦
到了這一步很多自媒體都在不言而同寫上郭雨的通稿
“探討郭雨作品的音樂性”
“驚!一個外賣小哥為何突然大火?”
“粵語歌能不能沖擊到華語樂壇的市場。”
無論是微博,還是貼吧,各種討論的網站對郭雨的討論都是鋪天蓋地。
而目前最知名的音樂周刊《當代歌壇》評價道:
“粵語從今天開始已經是華語樂壇重要的一個分支,在當代樂壇一灘死水的情況下,粵語給華語樂壇注入了新的能量,同樣,在音樂的路上不斷探索也是我們所有音樂人應該做到的,如何把語言的局限性突破,是我們當代音樂人要一直努力學習的,同樣的,郭雨作為第一個將流行音樂與方言結合的方式進入公眾視野里,他將在華語樂壇留下屬于他自己的名字!”
……
郭雨合上《當代哥壇》,看著對自己如此高的評價,說明大眾對粵語歌的接受能力很強,市場上反應也很好,到現在為止,除了他自己已經有很多成名歌手也發布了粵語歌。
可惜的是可能是時間上的倉促,在詞的韻腳上并不具美感,更像是原來本來是寫華語的曲,為了趕上這波粵語的熱度趕鴨子上架的填上了詞。
郭雨也不知道他們自己唱起來會不會覺得變扭,反正他聽起來覺得很怪。
看來粵語專輯要趕快行動了,前世那些粵語和華語同曲不同詞的好歌,也可以拿出來給他們上一課。
粵語的正確寫法由我郭雨來校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