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這句話說出,林梅瞬間傻眼了。
動用杠桿?這是不要命了嗎?
自己的丈夫是作私募基金的,林梅經常聽丈夫說過有關杠桿的事情。
這么說吧,在自己丈夫那個圈子里,時不時便會傳來有人跳樓慘烈事情。
而在這些跳樓的人里,百分之八十的人都是動用了杠桿。
所以在林梅的腦中,動用杠桿是股市中的大忌,很容易出大事的。
當然,這是林梅不知道杠桿的含義,之前也解釋過,杠桿用最通俗的話來講就是借錢炒股。
這樣你的本金變多,掙的當然也多。
但相反,賠的時候也會成倍的賠,而如果賠的錢超出了自己一開始投資的錢,那么銀行將會強行將你的股票賣出。
畢竟借貸人是不可能允許自己的錢的也跟著賠進去的。
這種情況下,如果你自己不再往里加錢的話,那一旦賠到一定程度將會被強行賣出,血本無歸,沒有一點翻盤的機會。
這便是杠桿為什么可怕的原因,就是因為對于動用杠桿的人來說,你或許可以贏無數回,但只要你賠一回,便可以讓你萬劫不復。
“放心吧,媽,動用杠桿我心里有譜的,你還不相信你兒子嗎?”
但對于母親的擔心,楊熾卻并不在意。
杠桿的危險再于其高風險,但自己可以將風險降為零,那自己還怕什么?
如果不是這樣炒股太累,那楊熾早就用這種方法來炒了。
畢竟真要是動用了杠桿,自己得隨時隨地關注著股市走向,這對于楊熾來說,哪有投資像蟾蜍股份這樣的公司省心?
在一番勸阻下,在發現自己沒法勸動楊熾的情況,林梅也只能無奈的答應了楊熾的請求。
10億元,雖然對楊熾的家庭來說也不算是一筆小數字,但林梅還是將這錢拿出來交給了楊熾。
因為林梅很清楚楊熾的性格,只要是楊熾認準的事情,那一定會做到底。
就像這樣,如果自己不給楊熾錢的話,天知道楊熾會找什么渠道去借款,到時候賠的話更危險,自己家的錢就算楊熾賠了也沒那么大壓力。
而在拿到林梅的錢后,楊熾也是微微一笑,打開電腦上的美股,楊熾也是挨個挑選起來。
……
而隨著楊熾進入美股的事情傳開,關于黑洞基金的事情也是再次傳了出來。
“黑洞基金再進美股。”
“神之手是否能再創輝煌?”
“十倍杠桿,黑洞基金貫徹黑洞理念?!?/p>
很快,一條條有關于楊熾黑洞基金的新聞便被各大金融媒體報道了出來。
有意思的是,這些信息都是楊熾主動宣揚出來的,并沒有任何隱瞞的意思。
誰也沒有想到,楊熾竟然不打算在國內投資,而是到了海外市場。
這讓國內很多的投資者們所詬病,畢竟現在國內經濟市場死水一灘,很需要像楊熾這樣的名人來帶動一下人們對市場的積極性。
但現在,楊熾卻沒有在國內市場進行投資幫助市場恢復活力,這在一些人看來有點當叛徒的意思。
但當人們看到楊熾竟然打算利用十倍的杠桿來操作時,眾人都沉默了。
十倍杠桿什么概念?等于楊熾有著10億元本金,但楊熾卻拿這10億卻貸了100億,如此高的倍率,也就華爾街的一些瘋子敢給楊熾貸。
畢竟這么高的杠桿率在國內是肯定不會被批準的。
對此,人們也是感嘆楊熾的膽子。
這么高的杠桿率,如果楊熾的跌幅超過10%,那么楊熾的資金會被瞬間清倉,十億元本金眨眼間將化為泡沫。
這么高的風險,會讓所有人望而卻步。
楊熾這一手,也讓所有人明白過來,楊熾這黑洞理念是怎么回事。
現在人們算是明白了,這黑洞基金完全就是一個由瘋子開的基金。
只看收益,不看風險,這和賭命有什么區別?
國外甚至有媒體報社將楊熾這種行為畫成了漫畫。
在漫畫之中是一個國際象棋的棋盤,一邊是頂著黑洞的小人,上面寫著黑洞基金四個字,而另一邊則是拿著鐮刀的死神。
顯然,黑洞基金和死神在下棋,最有意思的是棋盤上的籌碼上則寫著楊熾兩個字。
這漫畫就一個意思,楊熾現在的行為就好像在和死神下棋一樣,楊熾或許可以贏過死神無數回,但只要輸一回,楊熾便會萬劫不復。
對此,《經濟》雜志的主編也是對楊熾這種行為進行了評價。
“在之前的我來看,楊熾先生是一名謹慎,大膽,果斷的投資者,但這一次他卻讓人失望了,投資是在合適的時間向合適的公司拿出合適的錢來盈利的行為,而楊熾先生顯然違背了這個觀點?!?/p>
不得不說,《經濟》雜志的主編確實很喜歡楊熾,即便是如此瘋狂的舉動,《經濟》雜志的主編也沒有像其它金融媒體一樣瘋狂的抹黑楊熾。
而是給出了一個很有道理的說法。
確實,投資就是這樣,在最合適的時候投入合適的公司,這樣才能將風險降到最低。
但楊熾這次的做法,顯然違背了市場的行情。
首先便是沒有在合適的時間來投資市場。
要知道現在可是經濟危機啊,不管是哪國的市場都或多或少的受到了影響。
大盤一眼望去就沒幾個紅的,在這種情況下借如此多的錢投資市場,還動用了杠桿?簡直是嫌自己死的不夠快。
也怪不得有公司愿意給楊熾貸出高達十倍杠桿的金錢。
在今年這個行情下,敢動用杠桿的人可以用鳳毛麟角來形容,想來這些借貸公司也憋壞了吧。
不過《經濟》雜志主編說的很委婉,但有一些媒體就不一樣了。
像是“金融行報”這位楊氏私募的老冤家,對黑洞基金這次的評價就不這么客氣了。
在金融行報看來,楊熾這種行為純粹是在搗亂,不負表的行為。
所以金融行報也是指接用四個字來形容楊熾。
“嘩眾取寵!”
按金融行報的說法來看。
楊熾這樣做簡直就是在坑害其公司的投資者。
甚至金融行報還在最后指出,或許有人應該去將銀葉市最高的天臺包下來,楊熾肯定會為此付錢的。
不得不說,這話有點損了,完全是在咒楊熾會賠的跳樓。
而對于各大媒體的評論,楊熾卻并沒有再意。
說句實話,要不是自己沒法再多貸一些錢,那楊熾恨不得搞他個100倍杠桿,反正自己賠不了,那自己怕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