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敩很快找到了王藝穎的郵箱,將寫好的稿子發給了她。
發完了,又寫了個威信發了過去。
因為現代人基本除了驗證碼之外,很少有人再看短信這種東西了。
王藝穎很快回了一個收到。
大學的前一周,
嚴敩上得非常輕松。
他白天上課,晚上練習樂器,睡覺前用系統學習一下大學的知識。
當他學到理科的知識時,發現高中的東西,基本已經涵蓋了所有知識的大部分內容。
只不過,
高中知識就講個大概,
到了大學才是開始深挖。
就拿物理來說,70%的內容,都在高中學過。
但是,
一斤棉花和一斤鐵真的一樣重么?
如果是高中知識,那么重量可以認為一樣。
但放到大學,
棉花雖然在質量稱量的過程中顯示是一斤,但實際因為浮力的原因,真的要比鐵重一些。
這也是一些民間笑話,對于那種學識高到一定程度的人來說真是個笑話的原因。
王藝穎一直沒來得及看嚴敩的稿子。
她忙了一周已經快要崩潰了。
連續的采訪和趕稿,昨天才將將弄完,弄完了看個人郵箱,她才想起來嚴敩給她發了本書。
本著認真負責的精神,王藝穎決定趁著難得的閑暇,幫嚴敩審審稿子。
在她看來,
嚴敩的短篇小說寫得很好。
但,
文字這種東西,
寫得越長,對于文字駕馭的要求就越高。
一些寫幾百萬字超長篇的大神自己都斷言,寫前五十萬字,是自己推著情節走,而后面,則是自己跟著人物走。
能從頭駕馭到結尾的,鳳毛麟角。
放眼全球,甚至都不超過一手之數。
當然了,
嚴敩發過來的稿子,從文件大小上看起來,大概有二十多萬字。
但,
就是這二十多萬字,
也和幾千一萬字的短篇小說難度有幾何倍數的增長。
王藝穎將文件下載下來,存進了讀書器里面,然后給自己弄了一杯紅茶。
她拿著讀書器歪倒在沙發上,兩條腿翹起來擱在了沙發上。
之所以拿電子閱讀器,
是因為這東西的墨水瓶對眼睛傷害沒那么大。
自從做了編輯,
幾年的功夫,
她的視力直線下降。
喝口茶,
打開《圍城》的文件。
王藝穎就讀了起來。
僅僅是開篇的扉頁,
就讓王藝穎震驚了。
‘圍在城里的人想逃出來,城外的人想沖進去。對婚姻也罷,職業也罷,人生的愿望大都如此。’
如此具有深度的話,真的不像一個大一新生寫出來的。
這話,
更像是看破了人生種種的中年人的感悟。
沒多想,
王藝穎繼續讀了下去。
這一讀,
就完全停不下來了。
二十萬字,
對于普通人來說至少要看個一兩天。
尤其是這種嚴肅文學,
品讀起來更是耗時。
哪怕王藝穎是個編輯,閱讀速度早已練了出來,她也一直讀到了半夜才算把稿子全部讀完。
讀完了,
意猶未盡。
王藝穎還想再讀第二遍。
但突然想起來嚴敩還在等自己的消息。
雖然是半夜,王藝穎還是毫不猶豫地嚴敩發了一個威信,
“這稿子,出版完全沒問題,我會幫你爭取最好的待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