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拍賣晚會還有三天,霍氏集團邀請到了三十二個年輕的商圈少爺小姐們,還邀請到了十七個能被很多人叫出名字的藝人。
當然,這其中沒有一個人是來自龍華集團。
楊雯給杜綿綿回了微信,她說,雖然對這場晚會很感興趣,但是她很抱歉,自己不能違背公司的意愿。
杜綿綿表示理解。
公司那邊的人催了好幾遍,策劃一直想拿到最終的嘉賓名單,但是她都推下來了。
還不到時候,必須要等到最后的最后,讓龍華集團短時間想不出辦法只能妥協的那個時候。
策劃又問,座位和場地大概需要準備一個多大的規模?雖然座次表可以最后再準備,但是場地和酒水等必需品要提前準備好。
杜綿綿反問:“我們活動大廳里最多能容納多少人?”
“這個大廳雖然場地很寬,但是布置現場耗費了很大的場地,現在粗略估計能容納嘉賓兩百人。”
“那就按兩百人的規格準備。”
策劃猶豫:“可是……可是去年龍華集團準備的另一個同類型的慈善晚會當場只準備了一百人的席位,到場只有67人……”
杜綿綿笑:“很簡單,那是因為霍寧辰傻,可是他傻我不傻。”
霍寧辰毫無疑問是個成功的商人,可惜他不是個成功的善人。
杜綿綿從十二歲開始往貧困地區捐錢,十四歲那年,杜爸爸成立基金會“渡難”。
從那個時候開始,杜綿綿就已經學會了怎么從自己周圍那些富有的朋友身上刮錢下來投進基金里。
人與人之間相處,有一種東西是人們明明知道不對,卻又沒辦法去完全消除的一種情緒,這種情緒叫攀比。
對,就是攀比。
至于怎么利用這種心態讓龍華集團妥協,杜綿綿已經早就有了想法。
第一天。
杜綿綿背劇本,節食減肥,早睡早起調節自身的狀態迎接新劇。
第二天。
她懶洋洋地趴在沙發上,旁邊的祁安正微微低著頭,手里的棉簽輕輕在快要結痂的傷口上擦拭。
第三天。
公司的人都快以為杜綿綿已經忘記晚會這件事的時候,她正和回國的白景手挽著手逛街。
逛街累了走到一家咖啡店,兩人點完單坐下,杜綿綿掏出手機一看:“呀,現在已經下午五點了呀。”
然后她漫不經心地點開消息對話框,手指“噠噠噠”不知道發了什么消息出去。
然后,大概十分鐘之后。
“龍華集團”這幾個大字開始橫掃各大網絡平臺。
白景興致勃勃把手機遞過來:“綿綿姐綿綿姐你快來,龍華集團上熱搜了哎,他們可真舍得錢,給自己買這么多熱搜做什么。”
杜綿綿淺淺的抬眼:“哦,這是我給他們買的。”
“啊——綿綿姐你可真有錢。”白景噘嘴:“不過有錢干嘛花在那種公司上啊……”
杜綿綿勾唇一笑,眼睛微斜,盯著咖啡杯壁上那一點兒淺淺的、誘人的唇印:“準確一點兒說不是我幫龍華買的熱搜,是我把他們的資料賣給了幾個無賴媒體。”
“還賺了七千多塊錢呢。”
這時候白景已經沉浸在龍華集團的黑料里,她一邊看一邊咂舌:
“啥,以前龍華都把慈善拍賣的錢拿去公司投資了?公司老總還不許旗下藝人參加霍氏集團這次的慈善晚會,說是要給霍氏集團一個下馬威?”
“綿綿姐你可真厲害,這些猛料都是你在哪兒找到的呀?”
杜綿綿問:“你還記得之前我和颶風傳媒解約的時候嗎,當時颶風和明倫影視里就有好多藝人想解約,但是迫于龍華的壓力,他們還是留了下來。”
“現在差不多半年過去了,他們當初有背叛龍華的心思,所以在公司里肯定過得不太好,這個時候我只需要提供一個合適的平臺……”
白景搶答:“他們肯定恨死龍華集團了,肯定是有點兒黑料都恨不得全抖出來!”
差不多是這個意思。
更主要的是,有些人會很想嗅出了霍氏集團的意圖,迫不及待想要搭上這艘巨輪。
想上船要先有船票,這一溜的黑料就是他們交出來最有用的船票。
“可是……龍華該撤熱搜了啊。”
白景又刷新了好幾遍:“都十幾分鐘了,這些熱搜怎么還是高居不下?”
“因為龍華搞不過霍氏啊,”杜綿綿攤手:“顯而易見,龍華集團在某些方面還是弱了點。”
比如,媒體和平臺對他們的好感度完全比不上對霍氏的好感,畢竟大家心里也是真的清楚,到底誰才是真正的商界頂峰。
接下來,她倒要看看龍華集團打算怎么應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