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鴻的家境是不錯的,甚至比一般人的家境要好得多。
以黎麥為例,雖然黎昆山是公安局領導,可是警察一個月只有一千八百元的死工資,黎麥老媽倒是很有經濟頭腦,可是在東北經濟環境大蕭條的情況下,再有經濟頭腦也是英雄無用武之地。
相反,趙鴻的家里雖然是做小買賣的,爸爸媽媽撐著一個理發店,靠手藝賺錢,但一個月進項也有五六千,絕對達到小康生活。
黎麥這個人有幾分大智若愚,每天最大的愿望就是輕輕松松、平平安安地過完這一天。
趙鴻沒少為這事笑話他,覺得他沒有年輕人的斗志。
兩個人在分配的時候,各自的表現也大有所不同。
高梁秉承著因材施教的原則,把性格更為成熟的趙鴻分配給經驗老道的杜志春,而那個胸無大志的黎麥則由自己來“消受”。
日子久了,兩個孩子的性格便越發地突出。
黎麥是個好孩子,雖然性格有些憊懶,但是人品確實沒話說,也很樂于助人,心地善良,也頗有天分。
趙鴻與黎麥卻有些不同。這孩子很有進取心,在知道自己的師傅是副隊長,高梁是正隊長的時候,還有幾分不開心,想要黎麥換一下師傅,卻被高梁攔住了。
“你性格成熟穩重,與杜隊長應該能相處得來;黎麥這小子太懶,杜隊長為人厚道,不會下狠手,這個壞人還得我來做!”
趙鴻聽了這話,自然是不信的,但也不好再多說什么。
黎麥這種“傻人有傻福”的性格是非常受到隊里上下喜歡的,大家把他當成吉祥物似的存在;趙鴻雖然聰明,有進取心,為人也肯努力,性格上更加成熟穩重,大家卻不能拿他開玩笑,只能像一般同事那樣不咸不淡地相處著。
這種親疏有別的做法,讓趙鴻心里有幾分不痛快。
高梁當然也知道大家的態度有幾分傾向,于是加倍地對趙鴻關照,但凡有榮譽上的事情,絕對第一個想著他。
可越是這樣,趙鴻越覺得生份,這件事變成了“夾生飯”。
趙鴻思來想去,自己與黎麥最大的區別,恐怕就是家里的境況。
他家條件雖好,但畢竟是做小本生意起家,和黎麥、高梁那種所謂的公安子弟比起來,還是有一定區別的,看來自己得找一個好的岳家為自己撐腰出頭!
想到這里,趙鴻便鉆進了牛角尖,開始了不亞于陳利明相親頻率的擇偶大戲。
機會很快就來了。
在高中同學聚會的過程中,黎麥和趙鴻又看見了自己昔日的同學宋玉麗。
宋玉麗現在出落得越發水靈了,家里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因為國有鍛壓廠的改制,她的爸爸在擔任廠長之后,成為了獨立的法人代表,家庭境況上了不只是一層臺階。
宋玉麗的家里對于她的婚事也很上心,不過條件卻非常苛刻——要求她一定找一個“吃皇糧”的男朋友,不必掙多少錢,只要工作體面就好!
宋玉麗把目光瞄準了黎麥。
她知道黎麥這個人性格比較憨厚,以后也是非常容易拿捏的;而且黎麥家里三代都是做警察的,看上去也比較穩定和體面。
打定了主意,宋玉麗一直找機會和黎麥說話。可是,同學聚會沒結束,黎麥就被高梁叫走了,這讓她的表白還沒來得及訴說。
這就給趙鴻留下了機會。
趙鴻一直在尋找一個背景深厚的岳家給自己撐撐場面,可是一中隊的風水不好,六個人全都是單身漢打光棍。
年長的如杜志春,帶著孩子獨自生活十幾年;年輕一點的像高梁、陳利明,相親無數,卻至今沒有著落;劉思宇,黎麥更不必提了,連相親的機會都沒有!
趙鴻看準時機,在聚會上對著宋玉麗大獻殷勤。
聚會結束后,他又通過打電話、發傳呼等方式不斷和宋玉麗聯系,最終獲得了美人心,開啟了一段轟動同學、朋友圈子的戀愛,跌破了許多人的眼鏡。
畢竟誰都不是對方的那碗菜,兩個人卻走在了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