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著長相堪稱漂亮的楊陽,侯英男還以為張謙開竅,找的女朋友。
當得知楊陽是男性,并且是和張謙一樣參加節目的歌手是,這才知道是自己誤會了。
晚飯吃的是火鍋,知道兩人都已經登臺演唱,錄制完今天的節目后,就要了啤酒,邊吃邊喝起來。
酒足飯飽之后,原本侯英男覺得多一個楊陽后,這血出的更多時,卻發現單已經買過了。
楊陽對張謙有些崇拜,再加上指點了他一些受益匪淺的唱歌技巧,這才上趕著買單。
對此,張謙沒說什么。
而有人分擔出血的侯英男,差點就喜笑顏開起來。
知道節目組還有二十多個沒有錄完,張謙就提議放松放松。
最后在侯英男的建議下,找了一家正規的按摩店,來了一個全身按摩,頓時讓三人渾身的疲憊盡去。
等張謙和楊陽按摩完,又休息了半個小時后回到節目組時,還有最后三四個沒有錄制完。
十幾分鐘后,百位參賽選手錄制完畢,才到了最后的宣布結果環節。
統計百名選手得分名次,選出前72名,之后的通通淘汰。
這部分基本上都是放到節目最后播出,因為從前面的選手得分,一般就能看出誰晉級,誰淘汰。
當然。
一期節目的最終播放時間也就一個小時,就算是通過的72人也不一定能全部剪輯盡去,所以基本上都是挑選排名考前的,讓人印象深刻的,能引起觀眾話題的。
張謙毫無懸念的奪得了本期第一名。
小弟楊陽,雖然排在了二十多名,名次不佳,但也成功晉級。
此時已經晚上十點,錄制節目完成后,都干各回各家,各找各媽。
一夜無話。
第二天上午,電視臺附近的錄音棚。
張謙和死黨侯英男吃過早飯后,就來到了這里,準備將昨天在錄制節目時唱的《現象七十二變》給錄制出來。
不過因為節目錄制和播放中間相隔了一周,再加上簽署了保密合約,張謙要發布歌曲,也得等到節目播出以后。
之所以這么早錄制出來,是因為今天是周六,死黨侯英男正好休息。
主要是張謙怕自己小生活過得太滋潤,給忘了。
“猴哥早!”
來到錄音棚,就被門口到等候多時的楊若雪打招呼道。
自從在網上聽了《十年》,楊若雪就對唱歌和七八種樂器樣樣精通的張謙,從質疑轉變成了崇拜。
所以,早就給錄音棚的工作人員打好招呼,如果什么時候張謙再過來錄歌,就第一時間通知她。
“小雪啊!你今天也要錄歌?”
明明之前才錄完,這才過去了兩三天,這效率是不是太高了點。
只是他也不想一想,死黨張謙也不是只隔了兩三天就過來錄歌了。
“沒有,我這不是聽說你帶張老師錄歌,就過來學習學習。”
“小雪謙虛了,我給你們介紹下,這是發布歌曲《十年》的張謙,同時也是我的死黨兼大學同學。
謙子,這是楊若雪,這家錄音棚就是小雪哥哥開的,小雪本人也是學音樂的,現在更是京城音樂學院的高材生。”
雖然侯英男在心中對楊若雪喊自己猴哥,喊張謙張老師,感覺有些別扭,但也能聽出來楊若雪對張謙的崇拜,這才順水推舟的給兩人做了個介紹。
“張老師您好!聽了您唱的歌曲《十年》,實在是令人驚艷,不管是嗓音還是音樂,都不給一線歌星。”
“你也很不錯。”
“張老師,難道你聽過我的歌曲?”
“……”
張謙就是客氣下,沒想到面前的小姑娘還當真了。
“聽……猴子說過。”
“聽說過啊……”
楊若雪聞言,顯得有些悵然若失,聽說過和聽過雖然只有一字之差,但這其中還是有著很大的區別。
不過,這并不妨礙楊若雪對張謙的崇拜。
以她京城音樂學院的時候身份,也見過不少才華橫溢的當紅歌星,但卻沒有一人能做到張謙這樣在唱功和樂器方面都精通的存在。
況且,還都是一遍過的精品錄制,這在整個娛樂圈都是十分罕見的。
在她的印象當中,就是京城音樂學院的那些教授即便的音樂老師都做不到。
估計,恐怕只有傳說中的音樂大師才能做到。
面前的這個三十出頭的中年大叔是一位音樂大師?
這讓一向頗為心大的楊若雪,也被自己的猜測嚇了一跳。
因為,哪怕張謙就算只是一位準音樂大師,也是她絕對仰望的存在。
這對學音樂的楊若雪來說,就是一次千載難逢的機會。
好在現在這個消息知道的人不多。
這才有了接近張謙的舉動。
只要稍微讓其指點一二,便可以讓她在音樂方面突飛猛進。
“張老師,以后您來錄歌都一律免費,來之前告訴下工作人員就行。”
“免費就算了,畢竟你哥開的這錄音棚也是用來賺錢的。”
在地球上混了一輩子娛樂圈的張謙當然知道,有時候免費的東西才是最貴的。
如果你這個時候接受了免費,那么無形之中就欠了對方一個小小的人情。
明碼標價的錢好還,但人情卻不是那么好還的。
否則對方如果有什么要求,他就是想拒絕都難。
以他現在起碼上千萬的身家,這種每小時五百的錄音棚,還是來說只是九牛之一毛。
楊若雪也知道是自己心急了,用求助般的眼神看了看張謙身側的侯英男后,就開口補救道:
“張老師,我在鋼琴和電子琴上還有些造詣,希望能對您錄制的歌曲有幫助。”
“謙子,小雪在鋼琴上還是很厲害的,被稱作幾十年一遇的音樂天才。”
楊若雪的哥哥楊健,雖然電視臺的主持人,不是他的直屬領導,但在地位上卻比他高了不知道幾個等級。
不巴結,也沒必要得罪。
楊若雪本人,卻被侯英男夸贊的臉色發燙。
平常她也是經常被周圍的人夸贊,她也自認為當的起“音樂天才”四個字。
可是,現在當著一位極有可能是音樂大師的面夸她是音樂天才,讓她自己就像是一個在關公面前耍大刀的跳梁小丑。
“嗯,那一起來吧!”
死黨侯英男的面子得給,再況且歌曲背景音樂并不需要多么專業,只要能達到一定標準就行。
再加上在錄制音樂時,楊若雪還能給他分擔一二,張謙便沒有拒絕。
有了新加入的楊若雪,曲譜便必不可少。
所以,在錄制之前,張謙就讓錄音棚工作人員找來紙筆,花了三五分鐘將曲譜寫了出來。
這讓跟著的楊若雪,再次露出了震驚的表情。
心想:“難道張謙之前錄歌時,都不需要曲譜嗎?”
一般來說,只要對曲譜熟悉,便能在不需要曲譜的情況下使用樂器將其演奏出來。
這需要起碼幾十上百遍的練習才可。
可是。
錄制的一般都是新歌,從張謙寫的曲譜名字為《現象七十二變》,曲譜陌生便能看出。
新歌錄制不需要曲譜,這在楊若雪的認知當中還是從來沒有過的。
專門的音樂大師或許不需要,但是張謙這樣一個歌手也不需要就有些讓人難以置信了。
隨即便想到張謙在錄制歌曲《十年》時,就已經表現出精通七八種樂器,很有可能是一位音樂大師級的人物,這才釋然了。
接下來,便是熟悉曲譜。
半個小時后,等張謙將除了鋼琴以外的其他樂器音樂都錄制完,練習了五六遍的楊若雪,才勉強達到了錄制要求。
張謙當然知道楊若雪的那點心思,他雖然做了一輩子的幕后編曲,但卻不會教別人。
最后,只能給楊若雪親自用鋼琴演示了一遍。
能不能學到,學到多少,就得看楊若雪自己了。
而楊若雪也沒有奢望得到張謙一對一的教學,在她看來,能為其專門演奏一遍,對她來說已經是意外的驚喜了。
所以,在張謙使用鋼琴演奏時,楊若雪就仿佛華為一塊干燥的海綿,從坐姿到手勢,再到整個肢體動作,都在渾淪吞棗似的吸收。
等到她自己再次模仿張謙彈奏時,非但沒有變好,反而變得更差了。
這是因為每個人彈奏鋼琴的動作都略有不同,楊若雪將自己十幾年養成的動作豁然改了,即便正確,也需要花費大量時間來熟悉。
況且,動作都是因人而異,每個人因身高體重的不同,即便是學習同樣的動作,也會有著細微的差別。
所以才會出現變差的情況。
此時,就算是不會教人的張謙都看出了問題,出言提醒道:
“閉上眼睛,忘記我的動作,跟著音樂的感覺走。”
楊若雪很聽話的閉上了雙眼,花了半分鐘的時間才將剛剛強行記住的動作給忘記,纖纖十指放在黑白分明的鋼琴鍵之上,就這么盲彈起來。
“噔噔噔噔!”
一時之間,清澈的琴音,粒粒分明,在狹小的錄音室中響起,雖然不如張謙,卻也比剛剛楊若雪自己的彈奏的明顯好上了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