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出宮,顧清玥帶著素錦與素綾,紫韻留在宮中,輔助德妃共管宮務。
此時素錦和素綾兩人把屋子整理妥當,待顧清玥洗漱完畢,已是晚霞滿天。她換了一身白衣綠裙出來的時候,陸瀾已閑閑站在門口,手持折扇,一襲青衫,蕭蕭肅肅,眼眸溫柔,看著兩個孩子在庭中玩耍。
雖今日已是坐了大半日的馬車,可因為母子三人都沒有出過京城,游興正濃,陸瀾也不想拂了妻兒的意思,早已說好了要去通州繁華的主街上閑逛一回,以及去通州最有名的酒樓望江樓饕餮一頓。
顧清玥走到陸瀾身旁,福了一福,嫣然笑道:“勞夫君久等了。”允衡忙蹬蹬跑過來,撅嘴抱怨道:“娘親,你怎么這么慢呀,你看看,天都要黑了。”顧清玥眨了眨眼,做理所當然狀:“因為你娘親我要梳妝打扮啊!女孩子就是要打扮得美美的,才能出門呀。”
允衡大驚:“每個女孩子子都要打扮.....這么長時間才能出門嗎?”他的壞娘親點點頭:“當然嘍,你未來的新娘子也一樣啦,所以男孩子要有耐心哦,就像,”她瞟了一眼陸瀾,“你父親一樣。”這個社會雖然講究男尊女卑,顧清玥仍然希望自己的孩子是懂得女性、尊重女性的紳士。
允衡與允明兩人相視戚戚。陸瀾笑著搖頭,妻子有時童心未泯,連自己的兒子都要小小地捉弄一回。
陸瀾簪了一朵海棠花在妻子鬢上,含笑道:“名花傾國兩相歡。”顧清玥輕撫鬢邊,忽覺自己今日的心情便如那歸霞般絢爛動人,這就是有情飲水飽吧。
四人出了院子,穿過一條安靜的小巷,便是通州的主干道楊樓街了。通州是京門首驛,街道寬敞整潔,車水馬龍,行人熙熙攘攘,來往不斷,確是一片繁華熱鬧景象,允明與允衡兩個人更是微張嘴巴,只覺眼花繚亂。
來到這個時代后,顧清玥先看的書便是史書和《大齊地域志》,她了解到大齊是一個接近于明朝的架空朝代,據史書記載,在宋之后,沒有蒙古入侵,也就沒有元朝什么事兒了,而是齊太祖建了齊朝。因此,這自隋朝而建的京杭大運河也一直沿用至今,而通州便是大運河的北起點。
顧清玥牽著允明的手,陸瀾牽著允衡的手,護衛們都著平常百姓的衣服隱于人群中。即便這樣,風姿秀逸的夫妻二人領著兩個粉妝玉琢的孩子走在街上,也吸引了滿街的目光。
允明與允衡看什么都覺得新鮮,買了陶泥捏的面人兒,一套皮影戲——此時通州盛行皮影戲,竟然還有竹蜻蜓,這個在宮中可真沒見過,陸瀾與顧清玥便如天底下任何一對普通的父母一般,寵溺地看著兩個孩子,不過買了幾樣,兩人的手中便滿了,待顧清玥一抬頭,長街盡處飛檐畫角,一幢三層高的建筑已經印入眼簾。
護衛已提前定了三樓的雅間,一推門便是一間寬敞明亮的屋子,室內布置極為清雅,四壁皆懸掛著山水字畫,細細看去,不乏當代名家留墨。室內軒窗大敞,涼風習習,站在窗邊往下看,底下便是流水滔滔,原來望江樓便在京杭大運河邊上,此處登高望遠,可見通州八景之一的“萬舟駢集”景觀,是個絕佳的所在。
因通州系南北水陸要會,這邊的食物也風格駁雜,包羅南北。陸瀾點了幾樣望江樓的特色食品,便應顧清玥的要求,趁著此刻閑暇,講了講通州的歷史和由來。所謂最好的學習在路上,這樣體驗式的學習機會對于允明與允衡這樣的皇子很難得,顧清玥自然要抓住時機進行滲透。
陸瀾淡聲道:“所謂通,在《易?系辭上》中說:一闔一辟謂之變,往來不窮謂之通,是貫通的意思,南方的糧、鹽、絲綢、茶葉船運至通州,北方的特產又從長城各口入關運到通州,交易或者南下。“通州”之名便源于“漕運通濟”,蓋因此處既是“水陸要會”又是“百貨之所聚”。”
顧清玥隨口道:“既有北通州,便有南通州了吧。”陸瀾點頭:“確有,夫人對大齊地域頗為熟悉。”原來當今北通州作為交通樞紐廣為人知,便漸漸簡化成了“通州”,而南通州系指江蘇南通,也是一處交通要道,但論起知名度卻遠遠不如北通州。
顧清玥微微一笑。原主雖是貴女,但所學極為廣博,鳳儀宮書房中的藏書,天文地理,無一不涵蓋。不過這南北通州,她還真不是書上看的。
這源自一個她正在娓娓講述的典故:“從前,有一位皇帝好大喜功,南巡經過通州,見此地繁華熱鬧,一時興起,就給他的大臣出了一個對聯——“南通州,北通州,南北通州通南北’”,允明與允衡正學著《聲韻啟蒙》,聞言便皺起眉頭苦思冥想,這對聯對他們倆來說還是稍難了些。
顧清玥笑看陸瀾,陸瀾彎唇一笑:“有點意思,妙就妙在重復使用了“南北”二字。且通州是定名,通是貫通,一個上聯便把通州的特點嵌進去了。”他皺眉沉思,忽見窗外有燕子飛過,須臾便對道:“東飛燕,西飛燕,東西飛燕飛東西。”又搖頭嘆道:“勉強算是工整,卻不如上聯巧妙自然。”
顧清玥眨了眨眼睛:“也不是非得用東、西方向去對呀。”陸瀾長長一揖,加上今日身著儒衫,頗有翩翩才子的風采:“夫人之言,令在下茅塞頓開。明月初上,古明月,今明月,古今明月照今古。”顧清玥星星眼了:“夫君捷才!”就真的,很佩服古人對對子的速度哎。
允明與允衡倆人也跟著起哄:“爹爹對得極好!”允明吩咐侍衛拿來紙筆,嚷著要記下來。陸瀾便道:“不急,既說是典故,索性聽聽典故里是怎么對的,再記下來。”顧清玥笑道:“當時是在街上,這大臣一時想不出來,便隨意往路的兩邊一瞅,看見兩家當鋪,瞬間靈機一動,對道:“東當鋪,西當鋪,東西當鋪當東西。”
陸瀾細細想了,不由撫扇贊道:“確實技高一籌,更為自然生活氣,只是。”他凝神思索,“朕不敢說博覽群書,藏書閣的書也通讀了,怎么不記得有這么個典故?”
顧清玥暗笑:因為這是你朝后來的大清著名才子紀曉嵐對的呀,隔了幾百年的事,你當然不知道了,而且歷史已轉了個彎,后續如何還未知呢。“夫人博聞強記,還請夫人告知出處。”陸瀾含笑看向顧清玥。
見陸瀾好學寶寶的眼神,顧清玥不由心虛,自己亦只不過是拾人牙慧而已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