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東悠悠醒來,發現自己睡在一張石床之上。
他茫然的看了看四周,周圍的一切都很陌生。
然后一大段記憶涌入自己的腦海。
這個身體的主人同樣叫做陳東,是一個落榜考生。
一年前,順天府萬寶閣挑選人才,聲稱要找人翻譯抄錄古文,陳東因為寫得一手好字,而被挑進萬寶樓。
而進了萬寶樓,陳東才知道所謂的古文,其實是上古的文字。
這個世界統治者是大唐,這個唐并非李唐,也不屬于陳東記憶中的任何一個朝代。
因為這個世界宗門林立,有能飛天遁地的武者,更有遺禍人間的妖魔鬼怪。
武者視平民如草芥,妖魔更是作惡一方。
唐祖心系萬民,力排眾議,拜天玄山、焚音谷、無量宮為三教,天下武者都需遵循大唐律法。
武者犯法亦與庶民同罪。
此舉一石激起千層浪,部分宗門豈能如愿,欲揭竿而起,但被唐祖雷霆鎮壓。
而那些被剿滅的宗門,除了丹器功法充入國庫之外,還有很多從上古時期流傳下來的古文書籍,需要人逐一校對翻譯。
而陳東就是做這樣的工作。
作日他一如既往的拿出一本古文準備抄錄,但卻沒想到才剛剛動筆。
便有一老者出現在他的腦海,一拳轟來,然后便宜了他這個外來客。
“這么說我這算穿越了。”
兩世為人,陳東很快就接受了這個現實。
“吱呀”一聲,陳東房間的木門被推開了,一個中年男子走了進來。
當他發現陳東竟然還在床上,眉頭大皺。
“陳東,你怎么還在這里?”
此人是萬寶樓的劉管事,負責看管他們這些人的日常工作。
“小的昨日抄譯完那篇古文,頭腦有些昏沉。”陳東連忙下床,應道。
“古文?”劉管事微微一怔,想起了昨日陳東抄譯古文的時候,的確昏迷了過去。
起初他還以為陳東只是勞累過度,叫人將他抬回了住處。
后來朝廷上面來人,經鑒定,那篇古文的確有些許精神殘留。
“竟然無事,就快快去萬寶樓吧,若是遲到了,免不了要被責罰。”劉管事為人還算和善,并沒有過多刁難陳東。
“是。”
兩人徑直往萬寶樓內走去。
萬寶樓外戒備森嚴,入樓之前都需要經過層層搜查。
樓內不少謄抄者都坐在四周,低頭翻譯著。
“陳東,你今天負責一層第四排第四列物件。”
“是!”陳東躬身行禮,然后趕忙離去。
陳東來到了第四排物架,物架上方寫著“純陽宮之收錄”幾個大字。很顯然,這些都是出自純陽宮。
而陳東負責的物件則是一塊兩個巴掌大小的龜殼,上面刻著一排排古字。
純陽宮曾經是云州屈指可數的大宗門,其宮主葉成雙更是一品境的宗師,所以純陽宮弟子多是囂張跋扈,草菅人命等事更是習以為常。
唐祖頒布新律法以后,未曾收斂,終于在半年前,唐祖下令,派遣征東將軍上官殺,調遣5千拱衛司武者,捉拿葉成雙歸案,聽候受審。
葉成雙作為一宮之主,豈會束手待斃,雙方爆發大戰。
最后葉成雙攜寶重傷遁逃,上官殺斬下三千純陽宮長老弟子頭顱,將純陽宮所有宮殿付之一炬,回京面圣。
陳東手上這塊龜殼,經上面鑒定,除堅硬之外,別無它用,倒是龜殼上面的古文,需要人翻譯出來。
陳東在萬寶樓內也呆了年許,抄錄經驗豐富,沒想著一次翻譯下來,而是將所需用的書籍材料,都堆放在旁邊,歇歇停停,逐個古字校對翻譯。
一個時辰之后,陳東放下了筆,用手指揉了揉雙眼,忽然,一陣精神恍惚。
陳東腦海中突然出現了一卷畫,畫卷上顯示出四個字:追本溯源,之后一陣波紋蕩漾。
然后畫中出現了一只烏龜,在大海中暢游。
烏龜無意中在海底吞食了一顆無名蚌珠,吞下之后,烏龜生了靈智。
此后烏龜慢慢學會了吐息,學會了吞吐日月精華,后來更是離開的大海,盤踞在一座小島上,修煉了起來。
時過境遷,烏龜已經變成了小島般大小,龜身上長滿青翠樹木。
一日,有大批人族遷居小島,卻未曾發現猶如小島的烏龜。
人族在龜身上記錄下了修煉功法,代代傳承了下去。
烏龜有所察覺,卻未曾理會,再過百年,悄然逝去。
畫卷再次蕩漾一圈,浮現出5個字:“玄武吐息訣。”
緊接著陳東腦海中閃過一段晦澀難懂的文字,然后他從恍惚中醒來。
陳東怔怔的看著手中的龜殼一眼,然后抬頭看了看四周,發現所有謄抄者都依舊靜靜的在抄錄,而劉管事則是在門口打盹。
“這應該就是我作為穿越者的福利了。”
感受著體內的娟娟暖流,陳東心中的喜悅不敢表露出來。
而是臉色平淡的再次拿起了龜殼,靜心寧神的觀察了起來。
不過這次,腦海中的畫卷卻沒有任何變化。
“看來已經失去了效果了。。”
陳東也不惋惜,放下了龜殼,重新拿起了一本古籍。
純陽宮作為數百年大宗門,底蘊豐厚,自然有很多上古時代流傳下來的古籍。
陳東將剩余2本古籍全部翻譯完畢,同樣有文字閃過。
陳東細細品爵了這些文字,發現這兩本古籍記載的都是些修煉功法。
但不知為何,畫卷當中并沒有任何景象生成,不過體內的暖流壯大了不少。
“莫非腦海中的畫卷看不上這兩套功法?所以只是簡單的運行了一遍?”
具體如何,陳東不得而知。
不過陳東倒是對這玄武吐息訣比較好奇。
如果自己的猜測是正確的話,那這玄武吐息訣究竟是何種功法?
想到這里,陳東恨不得當場修煉,但這股沖動很快就被他制止了。
“此地人多耳雜,萬一被人發現,恐怕難以脫身,還是等夜晚回到廂房再細細查看。”
想到這里,陳東收起了筆墨,起了身。
而此時,早就有不少謄抄者完成了一天的工作,在萬寶樓門口集合等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