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看的言情小说推荐_女生小说在线阅读 – 潇湘书院

首頁白馬續漢

第六章:破軍沖陣

“你知不知道塞外道路?”

公孫續詢問張甲,他沒忘了他們的本意是抓生口、找向導。

“小的幼時被烏桓掠去為奴,不單知曉塞外道路,還通曉胡語。”張甲似乎是明白了公孫續的意思,“二位可是大軍偵騎?”

“正是,劉公到任幽州,十萬鐵騎已在薊縣集結,不日便會出塞,你若愿為向導,引著我們救出公孫降虜,那過往罪責,一并免除。如若不然,現在便可與你主人同去!”

田豫恐嚇張甲。

張甲心里不屑:現在的大漢要是能聚起十萬鐵騎,烏桓和二張哪里還敢造反?

別說是不給烏桓發餉就讓他們去打仗,就算是讓他們倒貼錢,烏桓也得忍著。

而自己也就不會在幼時就被掠到烏桓為奴,等了許多年,才被張舉念在同姓的情分上救出。

心中雖是如此想,張甲面上卻更加小心:“小的無知附逆,罪在不赦,要是能戴罪立功,自然萬死不辭。”

公孫續與田豫滿意點頭。

“只是二位少君,不知我家主人的尸骨……”

“安葬去吧,快些。”

……

以劍為鏟,以手為鋤,刨了許久的坑,磨的張甲雙手是血,才終將老者的尸體葬下。

公孫續與田豫,邊吃干糧邊看著張甲跪別墓穴。

“國讓,此人忠義,定然可信。”

公孫續指著張甲向田豫道。

田豫點了點頭,眉頭卻不由皺起,他心中總有疑惑,似乎是忘了什么。

“給。”公孫續遞給張甲一個餅子。

張甲擦擦眼淚,收收心神,接過餅子大吃幾口,唿哨叫來無主的坐騎,三人四馬,睡到天明,沿山而走。

數日后,公孫續望著眼前的烏桓營寨,苦思破敵之策。

而田豫則終于想明白了自己心中的疑惑。

“少君,張甲撒謊!”避開張甲,田豫拉著公孫續沉聲說道,“要是張舉有千騎在前,我們怎么只發現了十幾人的馬蹄?”

公孫續精神一震:“國讓的意思是……”

“他埋的可能就是張舉!”田豫振奮,“少君,我們立了大功!”

公孫續看一眼遠處的張甲,又看一眼面前的烏桓營寨,忽然,他捂著頭一蹲。

“少君?”

田豫輕喚公孫續,不明白他為何一臉痛苦。

過了一會兒,公孫續起身搖搖頭:“國讓,莫生枝節,打探烏桓情報,我們還要靠他幫手。”

“少君,你就不怕他是想要為主報仇?”田豫提醒公孫續,“張舉自殺,一定是因為我倆追到。要是他想報仇,領著我們往烏桓營寨一進,咱們不是叫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

公孫續沉默,似乎是這個道理。

“二位,烏桓布營方位我都知道,要是你們不信,咱們也可以想辦法混進去打探。”

系好馬的張甲,走到二人身邊。

聽了他的話,田豫給公孫續使了個眼色:你看,這人是想騙咱倆入彀。

于是,二人的手悄悄摸到了劍上。

“少君,現在的主要問題是消息斷絕。”張甲背對二人,伏在山石旁,望著烏桓營寨的方向,“當務之急,是讓白馬將軍知道有援軍,無論援軍多少,總也算是一支奇兵,在白馬將軍的手上,奇兵定能發揮作用。”

說到這,他嘆了口氣:“烏桓言而無信,貪至王降而復反,白馬將軍,這回本不用敗。”

他的背后,公孫續壓下了田豫拔劍的手。

三人一路并行,因為少年被擄為奴的經歷,張甲對烏桓的仇恨,對公孫瓚的贊譽可做不了假。

被公孫續攔下的田豫用眼神向他詢問:還猶豫什么?這人就是想害了我們!

公孫續示意他稍安勿躁。

“烏桓營寨還是不進去的好。”公孫續對張甲道,“我去告訴我父有援軍的消息,你回塞內,去找我族叔公孫子楷,說清烏桓布營,為大軍做向導。”

“白馬將軍是少君的父親?”張甲驚訝道,“您竟然親自出了塞?”

“我又不是大人物,用不上‘親自’一詞。”公孫續擋住焦急的田豫,對張甲說,“事不宜遲,你先回塞內,只要說了軍情,我叔父定然有賞。”

“不為賞,只求雪我心頭之恨!”

趁著夜色,張甲上馬南去。

“少君,怎么放他離開!”

張甲一走,田豫立刻開口。

“他是烏桓營寨里待過,豈不是比我們更知虛實?”公孫續坐在石上擦槍。

“可他還未歸心,少君就不怕他折到烏桓營寨里,說出了我們這兩個探子?”

“他要是愿意回塞內,自然便是對烏桓打心底里仇恨。”公孫續擦完槍頭,又挽了挽弓,“他要是想為主報仇,折回烏桓營寨,卻不可能比我更早。”

田豫一愣:“少君何意?”

“國讓,你跟在張甲的身后,他要是想折回,你就殺了他。”公孫續翻身上馬,“至于我,要入城去把有援軍的消息告訴父親。”

“怎么入城?”田豫急問。

“闖營!駕!”

田豫連忙扯住公孫續的戰馬:“少君!”

“國讓,莫要攔我!”

但他聽說自己和田豫迫殺了張舉后,那個后世人格又冒了頭。

逼的他一度想要回去割了張舉的頭顱領賞,而不是再去想什么救父。

“少君,不是攔你。”見他決心已定,田豫松開戰馬,“少君,同往。”

塞外敵境,一路同行,同歷生死,所謂刎頸之交,便是如是。

于是,迎著星光,二人跨馬馳向烏桓營寨。

“換衣服,免得友軍不識。”

將要出山,天色蒙蒙亮,遠遠看見了烏桓守營士卒,公孫續忽然開口。

停下馬,二少年脫掉氈衣,身穿皮甲,頭戴武弁。

田豫想了一想,從懷中掏出一面旗幟。

旗幟展開,赤色狹長,上畫玄鳥,飾以七旒。

“你怎么會有邊軍旗幟?”公孫續詢問田豫。

“我父親留給我的。”田豫將旗幟系在槍頭,“我父從軍時,怕自己有去無回,所以就留給了我一面旗幟,教我以忠義報國。”

“你的字也是那時候給取的吧?”

田豫才十八,按理說還不到取表字的年紀。

“嗯。”田豫點點頭,忍不住一笑,“我父親臨走時給我取字國讓,教我謙遜。他說以后千萬不要從軍,這種送死的事,還是讓給別人的好。”

公孫續大笑。

公孫瓚出兵前,也給他說過要好好讀書,將來要做名士,而不是苦于軍旅。

這群讓兒子不要當兵報國的,全是臭丘八。

“走吧。”

“駕。”

抖擻精神,挾起長槍,迎著朔風,漢旗招展。

疾馳的馬蹄踏碎了晨間寧靜。

把守軍寨的烏桓士卒,眼看二騎馳來,不由疑惑:這是干嘛的?

二騎稍近,看清旗幟,守兵大震,左右疾呼,胡語不斷。

“有漢軍!”

“快逃!”

“屁,就兩個,沒有大部隊。”

看清來者只兩騎,諸胡方才心中稍安。

怕什么?大漢早已不是那個打的匈奴南附的大漢!

雖然認真起來,自己數萬人,被白馬將軍的三千騎打得潰敗,但現在不是把他圍在了城中嗎?

嗯,想來白馬將軍已經是漢家第一英雄,不會再有像他那么厲害的了。

“來者何人!”

有烏桓高聲以胡語相問。

莫非是來和談的使節?

剛想到這,槍頭已經刺到了他的面前。

(唐·《漢燕典略》:張甲,初為烏桓所擄,通曉胡漢之語,明知塞外道路,善領烏桓突騎,治軍頗嚴,獨好孌童。)

酒肉蒜 · 作家說

上起點讀書支持我,看最新更新 下載App
推薦
舉報
主站蜘蛛池模板: 武定县| 都匀市| 安乡县| 蓬安县| 泰顺县| 昌邑市| 家居| 专栏| 吴桥县| 景德镇市| 富平县| 营口市| 天气| 和硕县| 汶川县| 盖州市| 芮城县| 许昌县| 潮安县| 关岭| 阿巴嘎旗| 东台市| 利辛县| 河源市| 保康县| 泌阳县| 扎赉特旗| 东光县| 甘谷县| 城市| 怀远县| 通渭县| 漳平市| 威宁| 泗水县| 田林县| 盱眙县| 绵阳市| 瑞安市| 江油市| 宝坻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