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埋泉下泥銷骨,我寄人間雪滿頭。-題記
江山錯落,人間星火,吐納著千年壯闊,那片星空迷上了寂靜的山野,有霧有燈也有歸人,而她用余生等一個歸人……
乙亥年三月
春天的夜晚,淡月籠紗,娉娉婷婷。有風拂過臉頰,掠起她的長發,那飛舞的長發,刻進了他的心頭。在這個商埠開放、華洋并處的老上海里,作為富甲一方的商戶家里的小姐在朋友的介紹下,她第一次見了他……
他穿一身堅挺的國民軍裝再加上那張冷酷嚴肅的臉,14歲情竇初開的少女就這樣淪陷了,對他產生了情愫,在心底埋下了愛的種子。在父母的見證下,他們于同年七月結婚。別人都說,選擇了軍人就等于選擇了寂寞,你們的距離也許讓你們比別人多了些思念,也多了些磕磕碰碰,但是你們依舊堅定不移的選擇了對方。
“兩姓聯姻,一堂締約,良緣永結,匹配同稱。看此日桃花灼灼,宜室宜家;卜他年瓜瓞綿綿,爾昌爾熾。謹以白頭之約,書向鴻箋,好將紅葉之盟,載明鴛譜。此證。”就這樣,他們結婚了。婚后很幸福,夫唱婦隨,他忙于軍營,她就在家翹首以盼,等待他的歸來。婚后的兩人恩愛如初,男主外,女主內,他每個月得到的薪水都會主動上交,兩人互相信任,互相理解,只要他在家,大活小活都由他親自操辦。
在那時候,這樣的婚姻著實讓人羨慕,可是,注定躲不了戰火的紛飛。不久以后,隨著工作的原因,他無奈之下只好跟著部隊遷移來到了南京,而她也只好跟著婆婆一同前往南京,就這樣,他們一周只能見一次面,這樣難得的見面機會,對于兩人來說非常珍貴,然而他遷移得越來越頻繁,但對于她來說,只要跟著心愛的人,這就很幸福了。
丁丑年12月
抗日戰爭全面爆發了,戰火讓多少人家家破人亡,妻離子散。不例外,他被調到了前線,離別之前,兩人十分不舍,沒想到,在這次火車站的離別成為了兩人最后一次見面,他走后,也有向家里寄書信,他告訴她自己升職以及部隊的事,他還告訴自己的妻子,如果有一天自己不在世上了,就讓她趁早改嫁。他給了她一場盛大的婚禮,卻把余生許給了黨。
他是位堅強的戰士,像一棵棵獨立山巔的蒼松,莊重而冷峻,沉著而內斂,一頭短發,配上他那種充滿中國軍人特色的國字臉,顯得干凈而利索,兩條濃重的眉毛彰顯著他時刻準備上戰場的勇氣,眼睛雖然不大,但是很有特色,時而散發著狼一樣兇狠的殺氣,時而透露出尊重與謙虛,時而又是那么柔和溫柔,堅挺的鼻梁亦如他的個性一般的堅強,稀薄的略帶干燥的嘴唇,只有用血和汗才能將其浸潤。從此,再無音訊,這一等,就是77年,從一個娉娉裊裊的少女等到黃發駘背的老人。他再也沒有回來,也杳無音訊,她踏破了門檻,也沒能在門前等到他,終是未能再見……
人世間有百媚千紅,唯有你是我情之所鐘,一份值得的愛情是經得起等待的,俗話說,人有七情六欲,斷然少不了愛情,有的隨著時間的流逝,就不再深情,可有的愛情即使相隔幾年甚至幾十年,依然保持初心。
他為了黨獻出了生命,她為了她放棄了青春!七十七年的等待,該是多么難熬啊!每天盼望著盼望著,一次次的期待,又一次次的失望,她為了他終身未曾再嫁,可就是沒能等到他。
我不知道中國這樣的家庭還有多少個,但是我真的很想替我們的祖國謝謝你們,正是有了她們的堅守,才能讓他們安心的在前線奮勇殺敵。左手敬禮,右手牽你,未負國家卻負了你!
我感動于你們,把青春拋灑在艱苦的革命路上,把愛情寄托在長長的郵路上,把思念深深地埋藏在歇斯底里。夢幻,寫在那面鮮紅的旗幟上;誓言,恪守在心坎里。我不是畫家,沒有辦法描繪你的英姿;我也不是歌唱家,沒有甜美的歌喉唱響屬于你的贊歌;我亦不是詩人,沒有鏗鏘的詩句贊美你的錚錚鐵骨。我有的,只是一種敬畏情懷,只是一個平凡的女子對革命軍人的真誠尊敬與祝福。
正值建黨一百周年里,這100年中我們無數人一直在摸索一直在前進,終于在今天可以大聲自豪地告訴先烈前輩,吾輩不負先賢之努力,百年之后,山河猶在,國泰民安,這盛世如您們所愿。
向所有為了革命事業奮斗的前輩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