芮國,姬重書房,芮姜與姬重對坐,正在推敲策略。
「攝政國母已有應對之道?」姬昊問道。
「國君姑且參考討論,國君上次提出,如何讓芮伯萬不再被各諸侯國做為棋子,國君想想各諸侯國,包括周天子,都是以正名復位之名來利用芮伯萬,因此真正的關鍵就是讓周天子與諸侯國再也無法將正名復位用在芮伯萬身上。」芮姜破題說道。
「讓芮國無需再正名。」姬重說道。
芮姜點出關鍵說道,「是的,國君繼位十年左右,有實績名聲,有民意支持,其他諸侯國,甚至周天子都很難否認這點,現(xiàn)在正是讓國君正名的時候了,如此一來,芮伯萬的問題也將一并解決。」
「本君正名的關鍵首先在周天子,周天子做為姬姓宗主認同后,姬姓諸侯國都不是問題,接著其他諸侯國也就更不是問題,秦國就再也不能挾芮伯萬以令芮國,以正名威脅本君。」姬重頗析道。
芮姜點出方法,「沒錯,其實取得周天子的認同并不困難,周天子雖有最高統(tǒng)治權(quán)力,但因軍力孱弱,無力執(zhí)行統(tǒng)治權(quán),需要各諸侯國出兵協(xié)助執(zhí)行他的指示,捍衛(wèi)他最高統(tǒng)治的尊嚴,這就是國君可以著手的地方。」
「所以本君可藉指揮我芮國,積極參與周天子號召的聯(lián)軍,如此一來,本君就是周天子認同的芮國國君,便順理成章的正名了,此法甚好。」。
「最近,周天子正號召姬姓諸侯國出兵征伐曲沃,正是國君的大好良機,現(xiàn)在已經(jīng)確定會加入聯(lián)軍的諸侯國有虢國、梁國、荀國、賈國,皆為我周遭鄰國,若國君指揮芮國加入,此舉除取悅周天子收正名之效外,也同時直接取得姬姓諸侯國的認同,國君也與附近小諸侯國建立起關系,形成區(qū)域同盟,外敵也會忌憚幾分,即使將來若有外敵入侵,也才有機會獲得鄰國援助。」芮姜說道。
「謝攝政國母指導,我會趕緊遣人去周京畿向周天子表達,我芮國國君姬重率芮國,加入伐曲沃聯(lián)軍的意愿。」姬重也頗認同此法說道。
「接下來,就是我想請托國君的事了,國君知道,昔日你王伯芮桓公姬昊將芮國托付于我,要我在他離世后,以攝政方式,確保芮國接下來有賢明的國君領導,使芮國存續(xù)壯大,延續(xù)芮國先祖的付托,即使你王伯與我都清楚,如此一來,我將承受巨大壓力、批評、誤解、辱罵、甚至千古史筆批判等等,但你王伯與我都還是這樣選擇了,他基于對芮國的愛請求我,我基于對他的愛甘之如飴,如今才會有今日國君領導下的繁盛芮國,今日,換我攝政國母請求國君,為芮國做一件事,因為剛剛提到的周天子為國君正名并不夠,國君還需要基于對芮國的大愛,犧牲自己。」芮姜說得嚴肅。
「攝政國母盡管直講,我姬重身為芮國國君一定做到。」
「目前對我芮國影響最大的是周天子、秦國、與晉國,國君成功取得周天子認同后,短期之內(nèi),同姓晉國也不敢駁了周天子的面,來動我芮國一草一木,所以只剩下威脅最大的秦國,因為我芮國在秦國東進戰(zhàn)略中處于關鍵地位,不只,地理位置上的意義,還有姬姓宗族上的意義,秦國對我芮國是勢在必得之姿,而芮秦大小兵力懸殊,我芮國絕對不是能靠武力力抗就能解決的,國君必須靠外交,而什么是相對鞏固的外交關系呢?」
姬重沉重說道,「除了將與秦國勢同水火的關系降溫外,最好的修補方式就是通婚聯(lián)姻。」
「國君犧牲自己,與秦國通婚聯(lián)姻,這樣兩國可以相互維持一段時間的和平,芮國就可以安全地存續(xù)一段時間,否則芮國眼下時時都有被秦國攻打的滅國之災。」芮姜憂心說道。
「我明白了,我會這么做的,攝政國母不用擔心。」姬重承諾說道。
「其實當初你王伯芮桓公姬昊也不愿與齊國聯(lián)姻,不愿娶我這個齊國女子,他同樣也是因為芮國,才做了通婚的選擇,但人與人的相遇結(jié)緣是一種注定,我和你王伯注定該相遇,相愛,相攜,國君與秦國的女子可能也是一段良緣也不一定。」芮姜有點甜蜜的說道。
「是,攝政國母。」。
姬重速速派出使臣面見周天子,正值周天子用人之際,見芮國與國君姬重誠意加入聯(lián)軍伐曲沃,周天子心中暗自欣喜,這份援助來的正實時,他原本還在發(fā)愁號召到的聯(lián)軍除虢國外,都是極小的小諸侯國,芮國屬于與虢國同級的,甚至更高,至少確定的是更富,可以貢獻軍備等等,所以周天子哪還管得上充滿不確定性的芮伯萬呢,周天子馬上就同意了芮國與國君姬重的加入,也就等同當下就為芮國國君姬重正了名,為芮定公。
得到周天子正名后,芮定公姬重立刻派人出使秦國,向秦國國君表達和睦之意,并提出通婚聯(lián)姻的邀請,秦國這才得知這第一手的消息,芮國國君芮定公姬重已獲周天子正名,秦國再也不能以正名為由攻打芮國,而且短期是動芮國不得了,所以幾番思索下,秦國響應了通婚聯(lián)姻的邀請,并吞芮國不行,若有友好關系,不一定可借道芮國東進,一切只能之后從長計議了。
另外,芮國自芮桓公姬昊以來,頻繁與關中一帶的白狄、驪戎、河津戎、大荔戎貿(mào)易交流,所以芮國才會有許多帶有戎人色彩的器物、金器等等,而這層貿(mào)易關系也一直延續(xù)到芮定公姬重,所以這些戎國也是認同芮定公姬重的。
這樣一來,芮國換代的紛擾終于可以暫時消停,專注在國家經(jīng)營與對外外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