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看的言情小说推荐_女生小说在线阅读 – 潇湘书院

首頁系統大佬燃爆全宇宙

第185章何不瀟灑走一回(87)

北斗七星,是夜空中的七顆亮星,它們組成的圖形像是古代舀酒的斗,故命名為北斗七星。

北斗七星從斗身最前端開始,到斗柄的末尾,按順序依次命名為大熊座α、大熊座β、大熊座γ、大熊座δ、大熊座ε、大熊座ζ、大熊座η,古時漢族天文學家分別把它們稱作:天樞、天璇、天璣、天權、玉衡、開陽、搖光(瑤光)。其中,天樞、天璇、天璣、天權組成為斗身,古曰“魁”;玉衡、開陽、搖光組成為斗柄,古曰“杓”。

在中國古代神話傳說中,北斗七星是天地秩序的制定者,春生、夏長、秋收、冬藏都是隨北斗指向而來臨的。

北斗七星,是北半球天空的重要星象,因七星曲折如斗,故而得名。北斗七星由天樞、天璇、天璣、天權、玉衡、開陽、搖光(又稱作瑤光)七顆星組成,古代也分別稱為貪狼、巨門、祿存、文曲、廉貞、武曲、破軍。中國古代把恒星天空劃分成三垣二十八宿,北斗七星是屬于紫微垣的一個星官。據《晉書·天文志》記載:“樞為天,璇為地,璣為人,權為時,玉衡為音,開陽為律,搖光為星。”

在現代天文學中,星等是衡量天體光度的量,星等值越小表示恒星發出的光越亮。在七顆星中,“玉衡”最亮,亮度為1.77等,“天權”最暗,亮度為3.31等。七星中的“開陽”看起來是一顆星,但在“開陽”附近還有一顆很小的伴星,稱為“輔”或“開陽增一”。

而在西方的星座劃分中,北斗七星則位于大熊座的尾部。目前西方天文學界采用拜耳命名法,每顆星星的名字由一個希臘字母加上該星座的名稱表示,且這個希臘字母在字母表中的順序代表了這顆星在該星座中的亮度排名。根據拜耳命名法,北斗七星分別稱為:大熊座η、大熊座ζ、大熊座ε、大熊座α、大熊座β、大熊座γ、大熊座δ,其中前三顆星組成北斗的斗柄,后四顆星組成北斗的斗身。

文獻記載

據中國現存最早的記錄農事的歷書《夏小正》記載:“正月……斗柄縣在下……六月,初昏斗柄正在上。”

戰國時期編成的《甘石星經》記載:“北斗星謂之七政,天之諸侯,亦為帝車。”君王坐著北斗七星視察四方,定四時,分寒暑。《鹖冠子》的表述更為清晰:“斗柄東指,天下皆春;斗柄南指,天下皆夏;斗柄西指,天下皆秋;斗柄北指,天下皆冬。”

西漢時期,正式以北斗七星為指示12個月的標準星,每個月北斗七星的斗柄在天球上移動30°。據《淮南子·天文訓》記載:“帝張四維,運之以斗,月徙一辰,復反其所,正月指寅,十二月指丑,一歲而匝,終而復始。”又有《史記·天官書》記載:“分陰陽,建四時,均五行,移節度,定諸紀,皆系于斗。”也就是說,中國古代將北斗作為定方向、定季節、定時辰的標尺。”《天象列星圖》也有與之類似的記載。

星座方位

北斗七星屬于大熊座的一部分,位于大熊的尾部。將斗口的兩顆星(天樞和天璇)連線并朝斗口方向延長約5倍距離,就找到了北極星。認星歌有:“認星先從北斗來,由北往西再展開。”意思是說初學者在掌握北斗七星的位置后就可以以此為基礎依次確認其它星座的位置了。古人對北斗七星的重視很大程度上在于北斗在辨別方向時的應用。根據北斗和北極星的相對位置,就可以找到位于正北方向的北極星,因此古語有云,“夜望北斗知北南”。

此外,在北斗七星斗柄方向的延長線上,可以找到全天21顆最亮恒星之一的大角星,即牧夫座α星。

三維圖像

北斗七星所組成的斗形只是在地球觀測時看到的景象,從其它方向觀測這七顆星時,它們會組成完全不同的圖案。實際上,北斗七星只是銀河系中普通的七顆恒星,它們并沒有什么特殊的關系,彼此之間的距離也十分遙遠。如天樞星距離地球約124光年,天璇星到地球的距離則有約79光年。因此,我們看到的北斗七星只是這七顆恒星組成的三維圖形在地球方向上的二維投影。想要更深入地認識北斗七星,建立一個三維的立體圖像模型是必不可少的。

恒星自行

北斗七星在天空中的樣子是不斷變化的,這是恒星自行所導致的結果。

實際上,恒星在宇宙空間中也是在不斷運動的,但由于恒星在一年中移動的路程與恒星和地球之間的距離相比顯得極為微小,因此整體看上去仿佛“恒定不動”一般,所謂“恒星”便是由此而來。但詳細來說,恒星的運動由恒星沿著視線方向的運動和恒星垂直于視線方向的運動組成,后者稱為恒星自行。恒星的自行在天文觀測中的表現是:恒星間的相對位置會產生微小的變化,但這種變化相對于地球與恒星間的距離過于微小,因此幾乎不會被察覺到。

北斗七星的自行情況各不相同,這導致它們始終在進行緩慢的相對運動。其中五顆星以大致相同的速度向同一個方向運動,而“天樞”(斗口處起第一顆星)和“搖光”(斗口處起第七顆星)則向相反的方向運動。由于恒星自行的存在,北斗的形狀會在漫長的宇宙變遷中發生較大的變化。在約10萬年后,現在這種柄杓的形狀將不復存在。

北斗七星指示十二個月份,以北斗七星斗柄所指的方位作為確定月份的標準,稱為斗建,也就是歷法中的“月建”。斗柄循環旋轉,順時針旋轉一圈為一周期,謂之一“歲”,即一年。《淮南子·天文訓》記載道:“帝張四維,運之以斗,月徙一辰,復反其所,正月指寅,十二月指丑,一歲而匝,終而復始。”這里的“斗”就是指北斗七星的斗柄。《漢書·律歷志》則記載道:“日至其初為節,至其中斗建下為十二辰,視其建而知其次。”

定歲時

古代中國的勞動人民很早就開始通過觀察星象探索宇宙的奧秘,并由此演繹出了一套完整深奧的觀星文化。北斗七星是北半球的重要星象,斗轉星移對應著北半球相應地域的自然節律變化,因此成為上古人們判斷時節變化的依據。二十四節氣原是依據北斗七星斗柄旋轉指向(斗轉星移)制定,是中國古代觀星文化在農業上的一項重要的應用。

北斗的旋轉可以作為劃分地球上的天和年的依據。以北天極為中樞劃分出子、丑、寅、卯等12宮的空間區位,北斗七星繞北天極旋轉,其每月、每日、每時所指向的空間區位在周日視運動和周年視運動的作用下不斷變化,如同時鐘之時針、分針、秒針按照各自的規律移轉。可見太陽每日、每年周期性變化的天象也有鐘表歷法的作用。古人通過對日月時、北斗星等天象的運行規律性及循環周期進行觀測與總結,抽象出十二地支來紀歷。

北斗星分別按年按日遍歷十二宮,所歷一年之春、夏、秋、冬四季,與一日之晨、午、昏、夜,行度相符,即在一天與一年之間,北斗七星斗柄會繞北極旋轉一周,遍歷由斗建所得的十二宮。春行寅、卯、辰宮,夏行巳、午、未宮,秋行申、酉、戌宮,冬行亥、子、丑宮;一日則晨行寅、卯、辰宮,午行巳、午、未宮,昏行申、酉、戌宮,夜行亥、子、丑宮。是以對照行度,春比之日東升,夏比之日中天,秋比之日沉落,冬比之日反背。如此,北斗七星的變化就可以表明一年中氣候與一日中溫度之變化,同時又可以將寒暖燥濕的大小循環于蘊含其中,還可以明確地理方位。

開陽是著名的雙星。在“開陽”附近有一顆很小的伴星,中國古代專名“輔”(即大熊座80),亮度3.99等。

《史記·天官書》中記載:“輔星明近,輔臣親強;斥小,疏弱。”《晉書·天文志》中有云:“輔星傅乎開陽,所以佐斗成功,丞相之象也。七政星明,其國昌,輔星明,則臣強。”宋代何薳的《春渚紀聞·歙山斗星硯》也有提到:“色正天碧,細羅文中涵金星七,布列如斗宿狀,輔星在焉。因目之為斗星硯。”明朝何景明的《大復集》中寫到:“又使北斗以振紀兮,命輔星以佐之。”

小北斗

小北斗是小熊座中七顆較亮的星的總稱,與位于大熊座的北斗七星類似,它們也排成了斗形,但由于亮度不高,遠不及北斗七星醒目,故稱為小北斗。勾陳一,也就是其中最亮的一顆星,便是我們所說的北極星。其中最亮的星便是我們所說的北極星(勾陳一)。在天璇、天樞連線的五倍延長線上,便可以找到它。

瀟寶貝兒 · 作家說

上起點讀書支持我,看最新更新 下載App
推薦
舉報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万源市| 凭祥市| 增城市| 栖霞市| 卓尼县| 建平县| 广元市| 玉树县| 吉隆县| 莎车县| 富裕县| 河北省| 萝北县| 慈利县| 嘉黎县| 宜兰县| 新晃| 新兴县| 赤壁市| 西昌市| 双柏县| 崇仁县| 博罗县| 新竹市| 房山区| 长治市| 吐鲁番市| 宜城市| 方正县| 北碚区| 始兴县| 济阳县| 曲水县| 西华县| 葫芦岛市| 斗六市| 黎川县| 武乡县| 焦作市| 偏关县| 瑞金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