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凌沉默了許久,再次開口道,“陳醫生,腦科醫生也看過了,檢查不出什么情況,現在很麻煩,我想不到還能有誰……所以只能找你了,我知道你醫術高超,什么疾病都有認知,希望你能幫幫她。”
陳齊修覺得在疾病面前,什么都是小事,哪怕因為很多事存在某些不好的情緒,也會在疾病來臨那一刻,放下這些。
他一直以為沒有什么疾病是找不出原因的,誰知這世上真的存在很多無人了解,真的會覺得是大麻煩的事。
當看到沈凌表姐趙蕊時,陳齊修皺著眉頭,所有的檢測數據都是陰性,也就是說沒有任何問題。
沈凌一臉期待的問,“陳醫生,怎么樣?”
陳齊修看了他一眼,“不怎么樣,檢測過程中有沒有異常?”
沈凌聽了想了想,“另外一家醫院做的檢查,我們醫院可以直接使用,以他們的水平,這樣的檢測結果應該不會有問題……”
陳齊修將檢查結果放下,皺著眉道,“我只能說這不是腦瘤。”
一開始醫生以為是癲癇,但通過調查病因以及腦電圖的結果,還查過CT和血糖,并未發現異常。
所以,最后考慮可能是腦瘤。
腦是人類最重要的器官之一,不論腦中的腫瘤為良性或惡性,在顱內一旦占據一定空間時,都勢必使顱內壓升高,壓迫腦組織,導致中樞神經損害,危及患者生命。
顱內壓增高癥狀約占90%以上腦瘤患者中出現,其表現為:
1、頭痛、惡心、嘔吐、頭痛多位于前額及顳部,為持續性頭痛陣發性加劇,常在早上頭痛更重,間歇期可以正常。
2、視乳頭水腫及視力減退。
3、精神及意識障礙及其他癥狀:頭暈、復視、一過性黑朦、猝倒、意識模糊、精神不安或淡漠,可發生癲癇,甚至昏迷。
4、生命體征變化:中度與重度急性顱內壓增高時,常引起呼吸、脈搏、減慢,血壓升高。
當然,也存在局部癥狀。
局部癥狀與體征主要取決于腫瘤生長的部位,因此可以根據患者特有的癥狀和體征作出腫瘤的定位診斷。
比如,大腦半球腫瘤的臨床癥狀:
1.精神癥狀:多表現為反應遲鈍,生活懶散,近記憶力減退,甚至喪失,嚴重時喪失自知力及判斷力,亦可表現為脾氣暴躁,易激動或欣快。
2.癲癇發作:包括全身大發作和局限性發作,以額葉最為多見,依次為顳葉、頂葉,枕葉最少見,有的病例抽搐前有先兆,如顳葉腫瘤,癲癇發作前常有幻想,眩暈等先兆,頂葉腫瘤發作前可有肢體麻木等異常感覺。
3.錐體束損害癥狀:表現為腫瘤對側半身或單一肢體力弱或癱瘓病理征陽性。
4.感覺障礙:表現為腫瘤對側肢體的位置覺,兩點分辨覺,圖形覺、質料覺、實體覺的障礙。
5.失語:分為運動性和感覺性失語。
6.視野改變:表現為視野缺損,偏盲。
癲癇發作,以及失語,趙蕊的情況很明顯符合大腦半球腫瘤的臨床癥狀。
可在他們醫院做了CEA和CA125等檢查,也沒發現什么異常。
一提起腫瘤這兩個字,沈凌就頭疼,“可現在最重要的是不是腫瘤,而是如何治療,如果不是腦瘤……那是什么問題?”
陳齊修觀察了一下趙蕊的情況后,道,“腦瘤有一部分可以通過眼觀看出來,考考你,觀察什么?”
“啊?”沈凌一愣。
“啊什么啊,”陳齊修將筆插進口袋里,轉頭看著他,“已經過去三秒了。”
沈凌快速思考著,“觀察有否視神經乳頭水腫。”
視神經乳頭水腫是顱內壓增高的體征,與頭痛、嘔吐并稱為顱內壓增高的“三證”。
陳齊修點了下頭,“這種方法僅見于四分之一患者,所以不能簡單地以眼檢查陰性而排除腦瘤的可能。”
“除此之外,還有什么方法?”
沈凌剛松了口氣,就聽到下一個問題,愣了一秒,答,“還有腦電圖檢查,頭顱X線射片、腦部CT,還有MRI和生化測定。”
陳齊修挑了下眉,“問題回答得還行,思考時間太久了,這都是大學課程吧,哪怕現在在急診,不常用也不能還給老師了。”
“我知道了,”沈凌舔了下唇角,“但是這些檢查基本都做了,如果不是腦瘤,陳醫生,我表姐這到底是什么情況啊?”
“目前還不知道,我會去找腦科的李主任,和他探討一下。”陳齊修拍下結果后遞給沈凌,“現在,你可以回到自己的工作崗位上。”
沈凌面帶愁容,還沒開口就聽到陳齊修再次出聲,“等會去看看那個小女孩的情況,還有你要知道人生病是沒辦法避免的,但只要是疾病,就會有治療的方法。”
可不是所有疾病都可以痊愈。沈凌心想,恐怕這句話才最重要吧。
陳齊修來到腦科,將檢查結果發給李主任,旁邊還有他帶的幾個醫生。
“我剛剛聽到一句特別有意思的話,想不想知道?”
只要有人的地方,最不缺乏的就是八卦,無論哪里,都是這樣。
“什么話?說來聽聽。”
“我剛剛碰到一個醫生在和另一位醫生說,聽到馬蹄聲,不要只想到馬,說不定是斑馬。”
“什么意思?”有醫生不理解。
李主任瞥了他們一眼,“怎么,學校里學的都還給老師了?”
在醫學課程上,老師會舉這個例子,大多數人聽到馬蹄聲,首先會想到馬,而不是斑馬。
因為,馬上最常見的,聽到馬蹄聲很常見,但斑馬就不同了,很少能看到。
老師們就會說,遇到問題,要先考慮常見的情況,然后再考慮罕見的,以后遇到病人,看到某種癥狀或者體征時,要先考慮常規的疾病,但也不能忘記和不考慮罕見的疾病。
陳齊修笑了起來,“這是很有名的馬蹄聲法則,原文是如果聽到馬蹄聲,先想馬,不要猜斑馬。”
“但是那位醫生說的是不要只想到馬,說不定是斑馬啊?”說話的那位醫生開口,“和我們聽到的完全不同嘛。”
“也不是完全不同,而是考慮的方式不同,馬常見,而斑馬不常見,人有慣性思維,對于少見的東西,印象會更為強烈,但事實馬蹄聲法則告訴我們的是優先考慮大概率事件,再考慮罕見因素,這樣可以避免因為慣性思維做出的錯誤決定。”李主任冷冷出聲。
“所以,那位醫生說陷入慣性思維了?”
陳齊修挑了下眉,“如果常見的疾病無法對應檢查結果,那么,考慮罕見的疾病沒什么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