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旦假日開始的第一天,肖雅5點便醒了;久違的興奮感沿著血管直達大腦。
她開始像往常一樣準備早飯,給沐沐蒸雞蛋、熬粥,當然也順帶加上了張陽的份。
七點鐘,家里靜悄悄的。肖雅拿著收拾好的行李,還有隨身帶的手機、錢包、身份證。出發客運站!
楊妙,是張陽的發小,剛離婚,孩子留給了媽寶男的前夫。目前在附近城市工作。前段時間剛出來工作的時候來家里住過一段時間,結婚后的女人似乎聊天的話題有些共通性。不是公婆之間的關系,就是伴侶之間的關系,又或是親子教育的關系。
《安娜·卡列尼娜》里對于家庭的描寫“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肖雅覺得:兩個人的關系走到這一步,雙方都有問題。只是從楊妙的講述中,她們了解到了媽寶男的可怕。家里有個強勢的婆婆,工資全上交;絲毫不顧及剛生了孩子的楊妙。婆婆不給孩子買奶粉,孩子生病了也不管不顧。
總結出來就是“貧賤夫妻百事哀”!
七點三十分,肖雅到達客運站,用身份證兌換了紙質汽車票。八點二十分檢票上車,她將行李放到行李架上,找到自己的座位坐下。拿出手機,聯系楊妙。
“妙妙,我剛上車。你開始走了嗎?”肖雅給楊妙發了一條微信。
楊妙很快回復道“我這會正在車站,也馬上要上車了。說是一個小時就能到揚州。揚州見嘍~”
肖雅開心地回復“好嘞!”
五分鐘后,大巴車開始啟動。
揚州,古代多少詩人沉醉于揚州的美。肖雅不是詩人,選擇揚州作為旅游地點,除了想在古城里平靜,也想看看揚州是否有詩中描述的那樣美?
肖雅坐在大最后一排的靠窗位置,左邊是個女學生,隔壁是位老先生。
由于時間較早,大多數人上車后開始補覺。
肖雅放好手機,將背包放在腿上,兩手按壓著背包;身體靠著座椅后背,雙腳向前伸開。調整好舒適的姿勢,拉上遮光簾開始閉目養神。
車子靜靜地開著~偶爾聽到小孩子的吵鬧聲、某人的呼嚕聲、女人小聲接電話的聲音……
在嘈雜的聲響和汽車規律地搖晃中,肖雅迷迷糊糊的睡了。
“媽媽,我要吃東西。”一個清脆的聲音響起。
小女孩的媽媽立即輕聲道“噓~叔叔阿姨們在休息,我們小點聲。你等下,媽媽給你拿吃的。”
肖雅沒有睜眼,她靜靜地聽著車里的動靜。
隔壁的老先生正和鄰座的女學生說著什么。
“你在哪上學呀?”老先生問道。
“上**大學,放假了回家看看。”女學生說著。
“你平時在家都做什么?”老先生問。
“在家待著,回家想吃干絲,上學的地方也有賣的,總覺得不是家里的味道。”女學生回答道。
……
接近目的地的時候,有不少乘客已經半路下車。鄰座的女學生也開始給家里人打電話。
“爸,你在家嗎?來車站接我嗎?”
……
“行吧,知道了。”
過了一會,聽到司機師傅喊了一聲“進站了!”
等車停穩,人們拿著行李依次等候下車。
肖雅走在最后,似乎她的謙讓能讓回家的人早一分鐘到家。
打電話給楊妙“你這會在哪?我到了喲!”
楊妙說她坐出租車到了關東街附近,上次來玩那里最熱鬧。
肖雅看了看地圖中的公交車線路圖,怕楊妙等的著急,肖雅叫了一輛出租車。希望兩人盡快碰面!
司機師傅很熱情,半小時后到了關東街附近。肖雅讓師傅靠邊停車,她想著楊妙在附近走兩步也就找到了。
誰曾想兩人微信共享位置,二十分鐘才得以見上彼此的面。
兩人相視一笑,達成共識。“找賓館,先休息一下。”節假日出來游玩的人太多,很多賓館都是客滿狀態。
兩個人騎著共享單車開始找住的地方,要求不高“只要有房就行了!”
最后,找了一家離何園很近的賓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