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翻電腦里的文件,你們覺得這個提議怎么樣?”
“正有此意。”
“那等人都走完了,我們就去看電腦。”
“還要預防有人告狀,必須把門鎖起來!”
“如果一不小心被發現了怎么辦?”
“你傻啊,隨便找個理由唄,比如幫忙關電腦,節省電費。”
“完美。”
“人還有點多,我們先開幾局?”
“我手機快沒電了。”
“那你就在一旁看著。”
簡槿聽到有人在說悄悄話,原計劃結束就走,但聽到那些話,她要是走那就說不過去了。
一小時后。
“怎么教室里還有一半的人?”等了那么長時間,那個一直看著朋友打游戲的人有些坐不住了。
“可能,大家都想到一處去了?”一開始提議的人猜測道。
“不會吧?我的天。”有人忍不住哀嚎起來,激動中忘了自己拿著手機,手一松懈,手機頓時掉在地上。
在其他朋友的幸災樂禍中,他撿起手機,定睛一看,再次哀嚎出聲,“就這么點高度,怎么就繞過鋼化膜把屏幕摔碎了?!”
聲音不小,引得一部人往著他的手機屏幕看去,還有幾個人小聲笑了起來。
簡槿沒跟著看熱鬧,而是查起了1346年的那次改革。
玄國歷史上,前后有過六次高考改革,1346年的改革是第二次,也是維持時間最短的一次。
那次改革進行文理分科,題目中也加入了難度較大的題,硬性規定占比20%,這項改革一直沿用至今。
出問題的是關于報考學校的部分。
原先報考學校是所有批次一起填報,然后寄成績單,最后學校發錄取通知書。
改革后變成了分批次填報,填報的時間也大幅提前,由學校發放錄取通知書和成績單,沒有被錄取的人也會收到成績單,但是是由教育部門郵寄。
第一年準備不足,聽說是出了很多岔子,錄取通知書送到考生手中的時間普遍較晚,靠后批次的考生有些甚至在開學后才收到通知書。
后面幾年雖說出現的問題不那么明顯,但在第三年的時候又再次傳出了改革的小道消息,后來在年底確認,第五年迎來新改革。
雖然第二次改革只持續四年,但根據之后的報道和網上的留言,這期間很多人被調換了人生。
當時估計也是發現了這個問題,所以才會再次進行新的改革方案。
馮淑媛學的是古文學,與舍友聊天時聽說了心理學,便起了好奇心,正好她的學校是當年為數不多開設了心理學的學校,她便在沒課時去蹭課。
大二那年,她在蹭課時認識了同樣在蹭課的陸鴻影,二人迅速發現成戀人關系。
大四的寒假,她去陸鴻影家見家長,在幫忙整理物品,她發現了一本薄薄的小冊子上面,上面寫著她不認識的文字,她曾問過陸鴻影的父母,但兩人都轉移了話題,直到兩人結婚后,她才得知了小冊子的來源。
那是陸家祖傳的小冊子,與此對應的還有文字的發音方法,婆婆將自己知道的讀音與文字全部傳授給她,她學習后,開始了對小冊子的研究。
不過多年的傳承下來,部分文字的讀音已經失傳,大部分文字的意思更是無從知曉。
經過兩年的研究,她認為小冊子上的文字很可能是一種尚未被發現的古代文字,便向導師說了此事,希望導師能夠創建一個新的課題。
她的導師知道后,以為她是想急功近利,編造了那本小冊子,就拒絕了她的請求。
此后她多次向不同的人反應,都未得到答復。
學生時代沒有辦法,她就決定在自己能夠帶學生后再進行申請,但就算她成了導師,所有的嘗試依然失敗,無奈之下,她選擇了辭職。
在通訊靠吼、交通靠走、治安靠狗的年代,想要獲得同樣文字的文獻,無疑是大海撈針。
好在丈夫對她十分支持,她得以不用考慮其他,用了將近十年的時間,走訪了全國各地,終于找到了家中有相同文獻的人。
這些人中,愿意陪她一起研究的,只有十四人,關豫便是其中之一。
那些不愿意的人,她也不強求,只是跟著學習,查缺補漏。
以十六人為基礎,馮淑媛與丈夫成立了文獻研究所,并購買了兩套商用住房用作辦公場地,為了不讓其他人因為研究失去經濟來源,由其丈夫給其他人發放補助,讓他們能夠維持正常生活。
經過十六個人的努力,他們總結出了一套完整的文字、讀音、意思對照表,然而在他們進行破譯文獻時,卻發現翻譯過來的意思太過天馬行空,不少人都覺得只是先祖的奇思妙想。
已有文獻全部破譯完只用了一年時間,沒有新文獻的補充,研究無法再進行下去,只能停擺。
馮淑媛等人也曾試圖手機其他可能存在的文獻,但沒有進展。
年輕時忙于奔走,疏忽了對女兒的陪伴,她心中很是愧疚,為了補償缺失的時間,夫妻倆一直和女兒住在一起,女兒生育的龍鳳雙胞胎,也是他們一手帶到大。
孫子從小身體不太好,經常生病,夫妻倆三天兩頭就要帶著他上醫院。
馮淑媛一直在想辦法提高孫子的免疫力,除了吃藥外,她首先就想到了強身健體。
思來想去,想起了破譯的文獻中就有差不多的拳法,雖說不靠譜,但那是自己辛苦的勞動成果,再加上打拳確實能算是運動,便讓孫子試著練了練。
沒想到練了差不多半年,孫子的身體好了很多,不再動不動就生病,孫子也養成了習慣,一有空就喜歡打幾套拳法。
孫女看弟弟練得開心,也跟著練,逢年過節姐弟倆打拳也成了傳統節目。
高中之后,孫子選擇在大學學習搬磚,孫女則是進了知名的體育大學,成了一名職業運動員,他們專門改造了一個房間,用于存放孫女獲得獎牌和榮譽。
她本以為日子就這么平淡過去,卻沒想到兩個孩子一直惦記著她的興趣,自互聯網興起,他們一直在電腦中存著小冊子的一頁照片,發在各個論壇。
當互聯網走進千家萬戶,姐弟倆終于等到了一張圖片。
根據對此已有文獻,他們可以確定,那個人發的圖片正是外婆尋找多年東西。
而在九個月后,孫子日常練拳,感覺比以往要輕松很多,無論是出拳還是移動,都十分流暢,甚至還感覺到了拳風。
拳到深處自然出,他輕喝一聲,集中全身的力氣,打出一拳,前面的大樹應聲而裂。
這便是后來公認的靈氣復蘇之始。
馮淑媛知道后第一時間聯系其他人,想重啟文獻研究所,隨后將情況上報。
期間她發現以前拍攝的文獻照片中,里面的文字都不見了,網上的圖片也是同樣的結果,就連原件的復印件也只剩一片白紙。
經過多次嘗試,她發現了令人震驚的事實。
文獻原件只能通過肉眼才能觀察到。
文獻研究所停擺二十多年,十六人中大部分人漸漸都斷了聯系,馮淑媛也已到了耳順之年。
這一次,她上報的情況終于得到重視,文獻研究所重啟,項目申請也終于批了下來。
文獻的尋找開始由專人負責,更多的文獻被送到他們桌前。
十六人的前團隊,最后聚集起來的只有三個人,其他人經過調查,已經全部死亡。
研究重啟兩年后。
特調局成立。
“哇,我的手機屏幕啊,你走得好慘啊!”
聲音打斷回憶,簡槿關掉手機,看著一群蠢蠢欲動又不敢動的人,走到電腦前停下。
她的動作有些突然,其他人一瞬間收了聲音,正在為手機屏幕哭喪的男子還沒反應過來,教室里頓時只剩他的鬼哭狼嚎。
他趕緊閉上嘴,和其他人一起朝著簡槿投去了渴望知識的目光。
眼睛跟著鼠標移動,眾人已經迫不及待看電腦里哪些資料。
下一秒,只見簡槿熟練點了開始,一鼠標扎進游戲:
《黑心大戰》。
……
逗夠了教室里的眾人,簡槿心滿意足離開。
來到食堂,里面沒有多少人,她看了眼時間,晚餐時間還沒過。
打開手機,有一個新的好友申請。
[我是陸吾,今晚十點綜教樓601見]
簡槿通過好友申請,發了一條信息。
[外賣品鑒專家:哪里出事了]
[我是MVP:卿松古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