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云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主樓會議大廳。
新員工入職培訓會正在這里舉行,中心主任講話,講話內容是歡迎新職工入職,介紹市疾控發展歷史,接下來中心副主任重點講了目前疾控科室分布情況及主要職責,最后宣布新職工科室輪轉的名單。
“李光,職業衛生科......”
坐在靠后位置的李光心里嘀咕:“還以為會最先去應急辦公室的,沒想到是相對比較清閑的職業衛生科。”
在這之前,李光已經通過同校的學長打聽過疾控內部的情況,除了應急辦公室,其他科室加班的次數相對少。
坐在李光旁邊的兩個男生開始竊竊私語,“沒想到今天的歡迎會在挺隆重,中心領導幾乎到齊了,新職工也多。”
“聽說是因為之前的疫情,疾控擴編,所以今年找人特多,有三十多人吧,你沒聽剛才中心主任講今年招人是歷史之最嘛。”
“你在哪個科?”
“慢傳科,你呢?”
“健教科。”
“都是好科室,只要不去應急辦就行。”
“你也聽說啦,應急辦是最忙的,有疫情的時候能累成狗。”
“現在咱們新職工是在各個科室輪轉,每個科室都有可能去,業務能力不行的話,人家也不留你。”
“咱們每個科室的輪轉日期是一個月吧,這么多科室,輪轉完豈不得一年?”
“我聽說有的科長看中哪個新職工,會直接跟領導要人定崗,去其他科室的機會就少了。”
“還能這樣?”
“制度是死的,人是活的,進了這個單位,當然是按照單位的具體情況來,我還聽說去年市疾控招了幾個新人,結果沒兩個月就辭退一個,辭退理由是試用期內發現能力不滿足崗位需求。”
“啊?咱們又是筆試、又是面試,還有技能考試,一輪輪下來還有試用期啊。”
“當然有,不過我聽說那人被辭退是因為輪轉到應急辦參加疫情處置時犯了錯誤。”
“啊?!應急辦這么不近人情?”
李光下意識地望過去,那人也察覺到自己說話聲音大,立刻噤聲。
會議結束后,李光準備跟其他幾個新同事一起去職業衛生科。
從會議室出來,穿過一條長走廊,在拐角處遇到白榮榮。
“學姐!”李光主動停下腳步打招呼。
白榮榮愣了一下,下意識地左右張望一下,壓低聲音問:“什么事?”
李光覺得白榮榮的反應很可愛,她不會以為他會透露兩人的合租關系吧?
“如果學姐不忙的話,想請教學姐一些專業性問題。”李光笑盈盈地說。
跟李光同行的人見他遇到熟人,打了招呼便離開,只剩李光和白榮榮兩人。
四下無人,白榮榮聲音大了起來,語氣略帶質問,“你究竟想干什么?別忘了昨天答應我的,不準透露咱倆的關系!”
“明白,沒人知道咱倆住在一起,這次是真有專業性問題找你。”李光目光誠懇。
“注意用詞!什么問題?”
“學姐,剛才迎新會上我聽別的同事講你們應急辦公室會辭退實習期的新同事,是真的么?”
“誰在散布謠言?沒有的事!辭退員工要中心領導和上級衛生主管部門同意,單我們一個科室哪有權利辭退員工。”
“可剛才的同事說得言之鑿鑿,說有一個去年新同事輪轉到應急辦,結果活沒干好,被辭退了。”
“去年?哦,我想起張主任之前說過這個事,是去年濱海區發生一起集體食物中毒事件,我們我們應急小組前去調查,當時帶了兩個剛入職的新同事,結果在后廚采樣時,一個新同事碰翻熱水桶,把他自己手給燙了,住了幾天院,中心給他按照工傷處理,但他出院后自己提出了辭職,張主任特意問了他辭職原因,他說不是因為燙傷,而是因為流調時被罵傷心了。”
“被罵?被誰罵?”李光疑問。
“被涉事餐廳的負責人罵。”白榮榮微嘆一口氣,說:“我們流調時遇到講理的還好說,遇到不講理的被罵是常事,有時還被打呢。”
“啊?!”李光覺得不可置信,在他印象中,疾控部門的工作還是比較受人尊重的,怎會被罵?還挨打?
“啊什么?我說得都是真的,以后你就會有體會,疾控工作不好干。”
白榮榮最后拍拍李光的肩膀,安慰說:“你也別太擔心,這種情況還是少數,而且學姐會罩著你的。”
望著白榮榮離開的背影,李光有些發愣,疾控工作似乎跟想象中的不太一樣,都說臨床醫生經常受患者的氣,疾控工作也有這么憋屈的時候?
不管怎樣,既然來了,就要繼續下去,先跟新同事一起去衛生科學習。
實驗樓辦公區,職業衛生科辦公室。
李光跟幾個輪轉來的新同事正在看資料,這是科里老同事找來的質量手冊和程序性文件。
“這些資料很重要,大家要仔細研讀,咱們疾控中心的運轉方式就是按照程序性文件里的內容來的,這些文件就是以后你們工作的準則。”職業衛生科的姚科長語重心長地傳授經驗。姚科長是一位四十來歲的中年男人,留著短胡須,說話甕聲甕氣。
“我們什么時候可以進實驗室?”新同事中有人著急地問。
“急什么?等你們吃透了文件,有很多事情等著做。”
“這么多文件,要看好久吧?”
“多么?這些文件我半天時間就看完了。”姚科長語氣輕松,“看完文件要理解透徹,當然再結合咱們的實際工作,理解會更深刻。”
李光認真看著文件,發現疾控工作環環相扣,各個科室分工明確又緊密聯系,這么推測所有新同事輪轉的科室雖然不同,但第一件事都是學習這些體系文件。
手機微微震動,李光掏出一看,是張振學長發來微信,張振比李光大兩歲,是龍云大學的校友,張振學的是臨床專業,大學時兩人宿舍緊挨著,經常一起吃飯自習,所以關系比較近。
張振微信上說要約李光吃飯,約飯地點在云臺山醫院附近一條小巷子內的一家新開業的小餐館。
李光在微信上回了一個“OK”的手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