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臺山下,月牙湖邊,高家村。
天色已暗,村民們陸續回家,疾控一行人找到高家村村口的高亮家。
白墻青瓦的典型龍云市民房建筑,幾間瓦房,帶著一個大院子,兩扇木門虛掩著。
院外停著一輛三輪車,車上有糞跡,還有另一輛較新的三輪車停在靠門位置,車斗里鋪著一床破舊的被子。
“有人么?”楊森敲門喊人。
等了一會兒,沒人出來,楊森又喊了一聲,門從院子內被拉開。
一個六十歲左右的農婦探出頭來,她左眼處有一塊青色胎記,望著門口一群陌生人,神色略顯緊張,問:“你們找誰?”
組長張軍亮出工作證,解釋說:“我們是市疾控中心的工作人員,在調查一起霍亂疫情,請問這是高亮家么?”
女人點頭,“嗯,我是高亮他媽,你們找他有什么事?”
張軍:“我們找您丈夫高成業,據我們了解,您丈夫在月牙湖邊的龍云大學動物飼養基地工作,昨天請了病假,我們懷疑這與基地內一名學生發生霍亂有關。”
高亮媽面色憔悴,“我家老頭子是病了,昨天住院,高亮在醫院陪著,就住在大學城旁邊的濱海區醫院,你們去那兒找他吧。”
高亮媽說完就要把門關上,張軍及時問:“您孫子也病了吧?是不是有腹瀉癥狀?”
高亮媽重新把門打開,疑問:“你是怎么知道的?我孫子最近是拉肚子,在醫院掛了吊水,現在好多了,掛了兩天,醫生給開了三天的量,明天還要去。”
張軍:“能讓我們進去看一下么?我們懷疑您丈夫的腹瀉可能跟這次霍亂疫情有關。”
高亮媽雖然不知道霍亂究竟是什么,但知道讓醫生來瞧一下總沒錯,而且還是親自上門來看病的醫生。
“進來吧,我兒媳婦在屋里照顧孩子,我兒子剛把我們從醫院送回來,他又趕回去照顧他爸,孩子在里屋。”高亮媽一邊說一邊給疾控一行人帶路。
院子內零散放著些農具,兩根晾衣繩從東向西橫穿整個小院,一根晾衣繩晾著幾塊方形紗布,另一根晾衣繩上晾著兩張漁網。
院子東南角放著兩個大水缸,堂屋窗戶外面有一個小花壇,里面種著兩棵月季,紅色和粉色的月季花開得正盛。
張軍在院中心停住腳,對高亮媽說:“我們要對周圍環境采樣,就是采集一些物體表面和土壤的樣品,不會對物品造成損壞,還要采集廚房和衛生間的東西。”
“行。”高亮媽指向其中一間屋子,說:“那是廚房,隨便采樣,都是不值錢的東西。”又指著院子西北角的一處單獨的棚屋,說:“那是茅廁。”
組長張軍給疾控一行人分配任務:“榮榮和李光負責院子,楊森負責廚房,小高負責衛生間,我進去看一下孩子。”
疾控幾人分頭行動。
高小鵬心里直嘀咕,“又把這么重要的任務分給我!霍亂啊,衛生間是傳染重災區,我得做好防護。”
這個衛生間跟旱廁差不多,幾只綠頭蒼蠅在飛舞,高小鵬屏住呼吸快速給幾個糞池、門把手、地面等代表位置采樣。
楊森拎著采樣箱去往廚房,廚房里最明顯的是一處可以燒火做飯的大鍋,鍋臺上堆著幾塊灰色抹布。
鍋臺旁邊有一個大水缸,上面蓋著木板圓蓋,水缸旁邊有一個雙層木架,上面擺放著常見蔬菜瓜果。
鍋臺對面是櫥柜和冰箱,櫥柜里擺滿鍋碗瓢盆,櫥柜上面放著敞著口的電飯煲,里面還有吃剩的半鍋米飯。
打開冰箱門,里面有兩盤剩菜,半盆湯,湯里漂著一張甲魚殼,還有一個小型卡通碗,里面有半碗米粉和一個硅膠軟勺。
楊森給每樣食物采樣,水缸里的水,木架上的蔬菜瓜果,不遺漏一樣,之后小心放進采樣袋里。
院子里,李光注意到在花壇前有一個壓水井,出水口下方是一個水泥砌成的方形水槽,水槽里有水,水里泡著幾個西紅柿。
霍亂疫情中水源是重點檢測對象。
李光從水槽中取了水樣,又重新開啟壓水井,采集新壓出來的水。
白榮榮盯著墻角水缸,里面有兩只甲魚游來游去,大的一只有臉盆大,小的一只有盤子大。
“李光,過來幫忙!”白榮榮輕聲喊來李光,指了指水缸邊上的圓形撈魚網。
李光立刻明白,“白姐,你是要給甲魚采樣?”
“嗯,你幫忙把甲魚撈上來。”白榮榮說著已經準備好采樣棉簽。
李光順利撈出小的甲魚,看著白榮榮在甲魚不同部位涂抹,等白榮榮說“可以了”之后,放了小的,再把大的撈上來。
“白姐,為什么你對甲魚采樣這么仔細?采了不同部位,還分別放了不同管子?”
“我之前看過一篇文獻,有研究發現甲魚可以攜帶霍亂弧菌。”
“哦,原來如此,我之前一直以為人是霍亂的唯一傳染源,多看文獻豐富理論果然能指導現場操作。”李光笑著把甲魚放回水缸,“我以后也得多看文獻。”
張軍跟著高亮媽進入堂屋,大床旁邊放著一張嬰兒床,一個年輕女人正在照顧里面的小嬰兒,嬰兒快滿兩歲的樣子。
嬰兒淺睡,年輕女人做出噤聲手勢,疑惑的眼神看向婆婆。
“疾控的人,給樂樂做一下檢查。”高亮媽小聲說。
“剛睡著,你們輕點。”年輕女人囑咐。
嬰兒面色稍顯蒼白,眼窩凹陷,額頭有掛水留下的針孔貼布。張軍用手輕揑嬰兒腿部的皮膚,褶皺很久不能恢復。
“孩子最近都有什么癥狀?”張軍輕聲問。
“就前兩天突然開始又吐又拉,拉出來的便便像米湯一樣,帶著孩子去區醫院看過,說是細菌性胃腸炎,讓打吊針,打了兩針,快好了。”
張軍眉頭微皺,這些都是霍亂的癥狀。
張軍問嬰兒母親,“孩子打完針之后,還有沒有腹瀉癥狀。”
“有點,剛換了尿不濕,還沒扔,在那個垃圾桶里。”
張軍帶著手套給尿不濕中的水樣糞便采樣。
張軍問:“孩子怎么沒住院?”
“醫生讓住的,可是我們覺得孩子狀態還好,每天就打吊針就行,打了兩天,感覺快好了,要是住院的話,孩子不是受罪么。”高亮媽說。
“這不是……”張軍急了,到了嘴邊責怪及時止住,盡量緩和語氣,說:“孩子是霍亂癥狀,這病進展快,孩子已經出現嚴重脫水癥狀,要遵醫囑盡快住院。”
孩子母親不知所措,看向婆婆。
高亮媽對張軍的話半信半疑,說:“孩子打了吊針之后已經不怎么拉了,應該快好了吧。”
“這是嚴重脫水,拉不來什么東西了,快去醫院。”
年輕女人慌忙抱起兒子,帶著哭腔喊:“三輪車讓他爸開走了,咱怎么去醫院啊?”
高亮媽:“實在不行,讓鄰居送咱們一下。”
張軍:“我們疾控的流調車就在村口,我送你們去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