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瑟知道這個消息的時候,燕澤卿正在她身邊哈哈大笑著。
經過上次的事情后,兩人的關系密切了不少,燕澤卿是個自在的性子,常常會去姜府看望姜瑟,不過當然是偷偷的。
知道他辛苦找來的月下仙子被姜瑟養的極好,對這個小姑娘的好感又提升了不少。而且姜瑟說話很對燕澤卿的胃口,常常感嘆與她相識太晚了。
“我這師弟倒是真的有本事,居然能讓皇帝吃這等啞巴虧。”
姜瑟在修剪花枝,這是她常做的事,燕澤卿也是見怪不怪了。
“我倒是覺得你可以在民間多宣揚宣揚,畢竟百姓們也有權利知道他們跟的是什么樣的君主。”
燕澤卿聞言,丹鳳眼笑的瞇了起來:“這個主意好,果然干壞事還是得你來。”
姜瑟手起刀落,一些殘敗的枝葉就被她剪掉,剩余明媚的花嬌艷欲滴。
“我看你那尋櫻閣生意不錯啊,就是店鋪小了點,要不要我來助你一臂之力啊?”
姜瑟沒有看他繼續手里的事:“不用,鋪子所賺的能供養起我府內開銷便成。”
其實她心里不是這么想的,畢竟有誰能不愛錢呢。只不過她不想麻煩他罷了。
“你放心,這事交給我。做人嘛,還是要有些志氣的。”燕澤卿挑眉看她,看來他是勢在必得了。
姜瑟也不與他爭辯,左右她吃不到什么虧,隨他去吧。反正他不會害自己。
姜瑟時常在夜里問自己,為何會如此相信燕澤卿。上輩子他們雖然認識卻沒有交集,這輩子原本也是想抱一個金主的大腿。可是那日,姜瑟居然把自己的打算都與他說了。
姜瑟想了許久,她不理解。索性不去想,反正如今這樣也挺好的。
這幾個月,姜瑟派元禾出去打探了不少關于常蘇兩家的事。
看似兩袖清風的大官,其實背里骯臟的交易可不少。
姜瑟就是要這樣潛移默化的,將自己的人安插入常府和蘇府,最后的致命一擊就是要他們的心腹給出。
祖父受過的氣,總要一一討回來。
……
“你們聽說了沒?”
“這事鬧這么大,怎么可能沒聽說過。”
街頭巷尾都是在議論淮鄔關大捷一事。
“你說咱們陛下這事做的不地道。”一灰衣男子道。
一旁的藍衣男子附和他:“誰說不是呢,連我們這些平頭百姓都能瞧出來的事,人家北燕王能不知么。這樣作踐人家寶貝兒子,當老子的能咽下這口氣么。”
灰衣男正吸溜著陽春面,嘴里含糊不清的:“人家北燕王遠在天邊,自身難保,那還管得了從小不在身邊的兒子啊,只怕身邊妻妾環繞,孩子多的連名字都記不清呢。”
“這話可就說的不對了,北燕王鐘情北燕王妃,一生只娶了這么一個妻子,連通房小妾都無,更別說孩子了。這世子殿下可是北燕王的獨苗。”
灰衣男不可置信:“居然還有這樣的皇宗貴族,難怪世子苗根正紅的。這次又立了大功,可見這君家從根上便是好的。”
“誰說不是呢,可惜了功高蓋主,陛下容不得他們。”
灰衣男連忙打斷了他:“這種話你也敢說,你不怕被砍頭嗎?”
藍衣男知道自己失言了,連忙住嘴。
京城百姓口口相傳,將淮鄔關一戰宣傳的沸沸揚揚的。
燕澤卿還專門請了說書先生在廣益樓里連說了三天三夜,現在大家都對那位生的好有本事的北燕王世子十分敬佩。
畢竟人家老爹打的南楚落荒而逃,兒子年紀輕輕的就能以少勝多,這樣一比,那位領著二十萬精兵的李將軍就顯得十分平庸了。
這事越演越烈,承德帝知曉此事心絞痛了三日,深刻體會到什么叫做偷雞不成蝕把米。
失了自己的威望,反倒成全了君珩,連帶著整個君家在百姓心中都上升了一個臺階。
冬月在京城悄然而至,一早起來,外頭已經是銀裝素裹,天地一片白茫茫。京城除了百姓還在安居樂業,各個官員可都是夾起尾巴做人。
姜伍在徐尚書的幫助下,短短幾月便在京郊修筑了一條連接護城河的水渠,這讓農耕的百姓更加的便捷。
承德帝近幾月民心所失,依靠著這個給京城百姓謀了福利,所以破格將姜伍連升三級擢升為工部郎中。
姜瑟知道這件事情,只感嘆姜伍的命實在太好了,若是普通官員做了這件事,先不說會不會被上級冒領了功勞,就算是他有功,最多也是嘉獎一些金銀,普通官員要做出多大的成就才能爬的如此快。
他遇上了有懷才之心的徐尚書,而且此事做的漂亮,加上陛下有心在百姓心中重新建立威望,對于為百姓有功的官員進行褒獎。
天時地利人和,全讓姜伍趕上了。
這幾月云宛央常常來與謝溪和作伴,謝溪和終于完全放下對她的偏見。
姜硯書常常泡在翰林院,因為花燈節得罪了太子,六皇子安王又為了討好如今一蹶不振的太子。背地里沒少使壞,眼看著溫月笙不日也要擢升了,連薛北羽也已經超過他的官職,如今也是能出門會客的人了。
只有他,每日就在翰林院,有抄不完的書以及做不完的雜活。
不過他本人倒是無所謂,畢竟安王的刁難不會持續一輩子,姜伍如今是朝廷新秀,翰林院學士雖然顧及著安王,卻因為姜伍的面子上,這幾日倒沒有多加刁難他了。
趁著幾月的抄書,姜硯書更是閱讀了以往根本讀不到的書,手抄一遍更是加深了印象。旁人都在為他著急,只有他自個每天傻樂個緊。
今日他早早的散衙,回到姜府正瞧見云宛央正與謝溪和一起繡花。云宛央面容姣好,臉上不施粉黛卻依舊清麗無比,正專注的繡著眼前的荷包。
這還是謝溪和心血來潮要教她做的呢。
“硯書回來了。”謝溪和看著兒子站在門口的身影喊道。
云宛央這才仰起頭看著他,微微點了點頭示意。
姜硯書的耳尖微微發熱,阿航為他卸去狐皮大氅。
謝溪和放下手中的繡墩,為他添置一杯熱茶:“今日回來的倒是早,今日翰林大人們可是沒有為難你?”
姜航笑瞇瞇的解釋著:“這可不是呢夫人,今日的書與以往一樣多,只是少爺今日格外勤奮的抄寫,連午膳都未曾用過。緊趕慢趕才寫完的。”
姜硯書輕咳一聲:“就是今日冷得慌,我想著早些寫完早些回來,也暖和些。”
云宛央拿著荷包繼續繡著,左右她在姜府已經見怪不怪了。府里的下人也對她畢恭畢敬的,都拿她當貴客來看待。
“云姑娘這是在繡什么?”
云宛央見他在叫自己,便迎著他的目光亮了亮她手中的荷包,那是一個月牙白底,牡丹花樣的荷包,不過可以看出繡的人針腳生疏,應該是不擅女紅。
“繡的不好,讓姜公子見笑了。”
謝溪和沒注意到兒子不自然的舉動,笑著說:“沒事,第一次繡都是這樣的。”
不一會云宛央便起身告辭了,因為畢竟姜硯書回來了,她也不能多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