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一樣。”甘棠挑了挑細眉,“我那時可不是你的粉絲。”
“哦?”方淮節故意道,“那時不是,那現在是了。”話是疑問句,語氣卻是肯定的。
“完全是看在你今天沒有拖拖拉拉做點評的份上。”甘棠忍不住上升好哥倆的語氣,最近倆人太熟了,課堂上她可是老師,明星距離感現在是直接為零。人氣流量又有實力的男偶像是她的學生,想想就覺得自己了不得。
說到這,方淮節很是幼稚的泛起舊賬,“是誰上次說我欠揍來著?”
“哎哎哎~”瞬間甘竽附體,“我那是是實話實說,好在你現在改了,我還想說呢,你絕對是故意的!”
“沒有。”方淮節維護成熟高冷形象到底,打死不認,“是節目效果”。
“真的?”甘棠不太相信,得到一聲肯定的回答后,繼續清算,“瞞著就算了,還給人甩臉色哦。”
明知她是故意夸大,但還是被她的腦回路打服了,可他才不要承認自己因為嫉妒才生的氣,“想多了,沒有。”
這心口不一的樣子,算了,看在是她學生的份上,維護維護好了。不過,“我剛剛吹《Faded》時,你竟然還想不承認,企圖推三推四。”
“我那是在提示你。”方淮節把凳子拉近,臉被放大,似乎就在面對面,“今天在臺上,我是不是跟你說過要向你請教嗩吶?”
一提醒,她就記起來了。確實是有那么一回事,自己還說了榮幸之至來著。
“嘖,怎么顯得我那么傻。”甘棠嘀咕著,對面的方淮節卻摻著臉,笑得小痣亂顫。
即使直露半張臉,也像極了老天賞飯吃的樣子。
待笑止,方淮節想起了第一次上課的時候,“棠棠老師,你直接算我的賬,是不是也該算算你的賬了。”
甘棠被他問蒙了,她的賬?什么賬?她光明磊落得不行。
“齊集十個小獎杯,可以找你換獎勵。”方淮節很大度的提醒,“現在都快結束課程了,你還沒給我兌換,這債欠得有點久了。”
甘棠:……
獎勵是留給第二個課時的新老師頒發的,具體內容貌似是一張可打印的留念照。
“你說的得你兌,其他人給的我不認。”方淮節繼續循循善誘,“可簡單了,你肯定能做到。”
想他也不會提什么奇奇怪怪的要求,甘棠便應了下來。
“舉辦一場班級活動。”他出道太早,童年缺席嚴重,校園活動接近零,班級活動更是沒有參與的機會。原因全都是自己的身份外出會引起轟動,不然就得帶著助理和保鏢。
興師動眾,不如不去。
好不容易有機會感受沒有故意關注的課堂,他私心里想得到更多。
“后天是我的電影上映,你去買票捧場,就買下午兩點半的場次。”
當然,線下也是不太可能的。要是他和“網友”老師同行,當天就能出頭條。他早就計劃好了,看同一場次的電影,到時候他再挑個甘棠票據上相鄰的位置,也算是隔空參與了一次班級活動。
“看完后你要給我做反饋。”預防甘棠不照做,方淮節又補了一句。
等甘棠當著她的面買好票,報上了位置他才松口上課。
全程配合的甘棠,再次被他這波奇葩的操作折服,這孩子難不成還擔心自己電影收視不好。
她真想跟他說,這部電影可是他打開國際市場,拿去參評,獲得最年輕影帝的作品。
眼角余光掃到剛進門的甘竽身上,頓時無限感嘆,同齡人的差距真的是在倆人身上體現得淋漓盡致。
無論哪個年紀的方淮節,都優秀得讓人矚目。
也不知甘竽能在這條路上走多遠,而她又該走向哪。
影院里,甘棠按指示找到自己的位置。她買的遲,這場電影早早就開始預售,若不是她選的影院位置偏一些,可能都搶不到票。
前天本只買了一張票,甘竽回來時剛好看到她的展開的手機頁面,又給他買了一張。
她的位置在最邊上,左邊是過道,右邊是甘竽。甘竽買了爆米花和可樂回來,覺著自己一會估摸著會來回走動,干脆和甘棠換了位置。
而另一邊,方淮節也全副武裝早早到了現場,他附近一圈,全坐滿了他公司里的人,整場電影下來,只他的左手邊的位置被空了出來。
不知是不習慣還是不自在,公司的人發現,方淮節會時不時往左邊的空位瞧上兩眼。
電影結束后,方淮節發了一條朋友圈,“今日陽光極好,適合參加活動”,配圖是兩張相鄰的電影票。
街舞節目從半決賽起,改成現場直播的形式。為了接上每周的播放檔期,第四期錄制的內容播完后,播放時間也由每周五晚上八點變成了每周六晚上八點。
半決賽是導師組員合作賽,甘竽到現在還沒定下最終的參賽曲目。好在有兩周的準備時間,甘棠很是自信的選擇不擔心,每天兩點一線,日子充實。
看完電影回來,甘竽似是心有所感,第二天一大早,他興沖沖的額給甘棠打電話,說半決賽他要準備個不一樣的節目。
剛聽到時,甘棠有些不相信,想上一次的表演,她一直以為甘竽那套舞蹈是把人家的去難存易,結果是一套她沒見過的廣播體操,唯一的新意就是換了個音樂。
待他說到冥婚題材時,甘棠有些驚詫,不禁想到幾年將紅遍網絡的《囍》,古婚禮題材的舞種著實驚艷,她還記得同時期還曾有高校也曾編過這類的題材,反響極好。
促發甘竽這個想法的,無非是剛剛看過的方淮節的電影,這部電影是校園暴力的題材,貼近現實又極具深省,都是被藏在生活陰暗處的污垢。
心里忍不住再次感嘆,如果不是小時候沒有培養條件,甘竽的發展絕不止這一點點。
甘竽沒有舞蹈功底,編舞一旦離開了他慣用的廣播體操套路,便有些捉襟見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