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同和暗中松了口氣。
他原本非常擔心李荀擺個臭臉不配合,畢竟之前鬧的挺僵。
還好,雙方的這次見面非常順利,廠里的老油條沒有再端前輩高人的架勢,李荀也沒有記仇,得理不饒人。
想到這里,朱同和不得不佩服李荀的靈性,這真是個妙人。
學識高深,能得到領導的重視。
不卑不亢,面對老油條時半步不退。
不驕不傲,面對自己等人的賠禮道歉,能迅速一笑泯恩仇,打成一片。
“李工,我可真是老糊涂了,之前竟然沒有發現你的過人之處。”
“李工不僅一表人才玉樹臨風,說話也幽默風趣,長江后浪推前浪啊!”
“過獎過獎,前人種樹后人乘涼,我不過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花花轎子人抬人,李荀見對方說的這么好聽,他也不吝嗇甜言蜜語,順耳之言張嘴就來。
氣氛如此融洽,朱同和趕緊掏出手機給領導匯報結果。
“嗯,是的,同志們都認識到了自己的錯誤。”
“李工就在旁邊,很開心的和咱們的人聊天呢!”
“感謝領導信任,必不辜負領導和廠里的信任。”
“好的,請您稍等。”
朱同和拉了拉李荀,遞過手機,小聲道:“李工,這是我們希柴的領導,想和你說幾句話。”
李荀眉毛跳了跳,想不通對方一個大領導要和自己說些什么。
他接過手機,放到耳邊正色道:“您好領導,我是李荀。”
溫潤儒雅的中年男聲從電話另一頭傳來:“嗯,李荀啊,聽聲音果然年輕有為,這次要感謝你,挫了挫我們廠這幾個老師傅的傲慢氣焰,讓他們恢復冷靜。”
“不敢不敢,都是您領導有方,我年紀輕輕,哪里有這么大的本事。”李荀客氣道。
“這么謙虛,可不符合你清汽利劍的名頭啊,哈哈,這次邀請你來我們希柴的目的有兩個,一個就是大致講解你們清汽研發的水溫傳感器,我聽說正是你一手辦成的,是吧?”
“嗯,對。”李荀應道。
“另一個就是電控系統,現在各個汽車廠的廠長書記已經得到相關消息了,希柴因為背靠易汽老大哥,所以知道的東西要更多一點,于是我就趁著這個機會把你給請來了,讓你給希柴的部分技術骨干講講,你小子可不要因為之前的誤會藏私啊。”
“哪兒能呢?能得到希柴這么大的重視,我高興還來不及呢,您放心吧。”
“哈哈,那就好,和你起沖突的那幾個人,尤其是那個發際線老高的那個,人其實都不壞,在技術上都很有兩把刷子的,剛開始聽到能學習新技術新概念,都激動的睡不著覺呢!你們說開了我就放心了,慢慢相處吧,我就先掛了。”
“好,領導再見!”李荀掛斷電話。
“果然英雄出少年啊,清汽利劍,這名頭響亮啊!”旁邊有人迫不及待的贊嘆,身為希柴的人,他們知道自家領導很少說不著邊際的場面話,既然領導都承認這個名頭了,那說明是真有其事。
如果說剛才的商業會吹還有幾分領導壓著的成分,現在就是徹徹底底的服氣了。
自己這些人,在二十來歲的時候,可沒有這樣的本事。
這么一比較,真是江山代有人才出。
李荀無可奈何的笑笑,清汽的利劍這個名頭,其實是以前的時候他王婆賣瓜自賣自夸,只有少數朋友開玩笑的時候這么稱呼,屬于自封。
上一世一直到最后,這個名頭也沒有真正闖出去,就是自娛自樂,年紀大了都覺得不好意思說出口。
這一世也不知道怎么回事,可能是電控系統太超前太驚人的緣故,竟然陰差陽錯的闖出來了,連希柴的領導都知道了。
這可真是苦心栽花花不開,無心插柳柳成蔭。
李荀客氣道:“朋友們抬愛,當不得真。”
有兩把刷子的高發際線中年男人微笑:“李工不驕不躁,謙虛謹慎,真的是當頭一棒,喝醒了我,雖說丟了些面子,但老實講,這次不虧!”
“沒錯,這次不虧!”
其他人也紛紛附和。
不少之前在食堂見過他們的人再一次見到他們,不由好奇的打聽消息,想知道究竟發生了什么。
“這是什么情況?”
“看不懂啊!好像連飯都沒有一起吃啊,可是看起來這么和諧!”
“可能是要恰飯的緣故吧!”
……
“水溫傳感器大概就這么個情況,很簡單的一個小東西。”
李荀在一塊小黑板前寫寫畫畫,大致的講了講水溫傳感器。
“直接安裝在缸體上嗎?會不會溫度太高了?”高發際線的中年男人開口提問。
李荀心中點頭,此人確實有點東西,接受能力各方面都很強,往往能舉一反三,此次提問就問到了點子上。
“這正是水溫傳感器的材料要求,耐高溫。”李荀講解道:“我最初的設計是制造一個分水管,把水溫傳感器安裝在分水管上,但這么一套東西下來改變的又太多了,大漠剛剛生產就大改,有些得不償失,所以最終決定提高原材料的品質。”
水溫傳感器理解起來沒什么難度,沒費多長時間這個交流項目就結束了。
剩下的就是交給生產車間生產制造,制造完畢后裝車,對于有著成熟工業生產鏈的希柴來說,這是小意思。
“接下來要講的是這次的重頭戲——電控系統。”
李荀擦干凈黑板,寫下四個大字。
聽到這個名詞,眾人下意識的挺直身體,集中注意力,連不搞技術的朱同和也不例外。
“電控系統,第一個關鍵點是電,不同于現在車輛的設計構造,這套新系統需要的電器件非常多,整體線路更加復雜……”
“第二個關鍵點是控,利用電腦程序邏輯,實現真正意義上的電腦自動控制,降低損壞大件的概率,節約維修成本,提高駕駛體驗……”
電控系統已經講過多次,李荀非常熟悉,滔滔不絕的講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