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澈有一個稀奇的“癖好”——
他酷愛閱覽一些先賢游記,或是地貌紀要、山川圖錄,諸如此類的卷冊。
也不知這是因何而萌生。
或許,是十歲那年,伏羅派那位老氣橫秋的童子的緣故?
一個自幼告哀乞憐,從未見過人間美好的少年,陡然得以翔游九天,瞰見名山大川、江河勝景,如此沖擊,想也是永難磨滅。
不管如何,這總歸讓不得修煉的李澈有事可做。
之后的數日,他閑時閱覽書卷,消磨工夫,倦悶了,便出府游走,打探消息,過得極為清閑。
期間,前回紅塵殿內一事,悄然傳了開去,巔云峰上不少耳目靈通之人,都知曉了李澈的出身。
蕭博易也不例外,他還火急火燎地上門,專程來問了一回。
李澈對此“供認不諱”,他本就沒再打算繼續掩飾這個身份,只是交代了一聲,“有人知曉了,便就知曉了,卻不須逢人就提起。”
蕭博易自是聽過嘉駿李氏的聲名與風聞,但看李澈漠不關心,不欲多言的神色,只當其與宗族間還真有那些傳聞所說的齟齬。
莫看他如今粗放的模樣,內里卻還是有讀書人的細膩心思。
為不致“自家哥哥”尷尬,他也沒再多問什么,一梗脖子,拍著胸脯,喝了句,“哥哥放心,我自有數!”便就離去了。
倒把李澈腹稿的一堆說辭給鯁在了喉嚨。
……
日子忽忽的過,轉眼便到了十五這一日。
因為先前的定計,李澈對這升云會其實并沒有多少熱枕,卯初時分,他才悠悠起身,不緊也不慢地趕往山頂。
往常這個時候,絕大多數弟子方才收功,正是憩息的功夫,少有人在外走動。
今日卻不同,他一路走來,棧道上人來人往,熱鬧非凡。
李澈順遂人潮,匯入浮云觀,沿著長廊,穿行過岐黃、古今、正德三座主殿,在升云殿外報到登記后,退到了東南一隅。
此處雖然靠后,卻勝在不需與人熙來攘往,更可將百丈開外的升云殿盡收入眼。
卻見整座升云殿外,泊浮著一層疏淡的云霧,遠遠望去,隱隱綽綽,飄渺虛幻。
任李澈如何好奇,如何端詳,都不能究其全貌,盯久了,反而有些頭暈目眩,胸悶氣短。
他登時收回目光,不敢再看,在原地閉目養神,平復心緒與呼吸。
一旁有人見李澈模樣,以為他出身淺白,沒甚見識,輕笑一聲,好心提醒道:“兄臺,此是升云殿獨有的護陣,莫要定睛細看,否則易傷心神。”
李澈自是知曉,不過卻也沒有多說什么,只是回以一笑,道了聲謝。
叮——
叮——
卯正,升云殿內傳來一陣清脆而悠揚的玉磬聲。
沸沸揚揚的廣場瞬時靜謐下來,一干門人弟子紛紛循聲望去。
只見升云殿外的云霧淡去了幾分,“咣噹”一聲,兩扇寬沉厚重的大門徐徐而開,走出來一個英武男子。
此人高八尺,點漆眸,寶劍眉,鼻直口方,頭戴束發銀白兇獅冠,身著獸面吞頭銀玄甲,肩披云紋袍,腰系青纓帶,器宇軒昂,鋒銳難當。
他在殿前玉階上頓住腳步,環顧一圈,緩緩出聲,“列隊。”
聲音冷冽,如九天霜寒。
場內眾人面面相覷,都有些不明所以。
下一刻,所有人卻不自主地挪起腳步,干凈利落在廣場上分成五列長隊,整個過程有序劃一,沒有半點聲響。
銀甲男子好似在校場審閱士卒,復又環顧一圈,這才返身回了升云殿內。
旋即,一名面容姣好、身材曼妙的宮裝女子出得殿外,素手輕捧著一卷竹簡,就開始宣讀起升云會的規矩細則來。
直至這一會兒,廣場上才有人開始竊竊私語,無人不驚嘆于方才發生的那一幕。
這位松良稷,松前輩,顯然是動用了甚么神通道術,以言語來揮使他們列隊,端的玄奇。
李澈分列在最東面的隊伍,卻只有滿心驚駭,腦海里來回閃動著一個念頭——若有人以此來喝令自己,道出他混入宸虛的企圖,該怎么辦?
思索了一陣,他眸光黯淡下來。
卻是又突然想到,宗門那邊,也從未明確說過,究竟要打探到甚么具體的消息,或是達成甚么目的,總之就是讓他很無數。
那自己這舉前曳踵、戰戰兢兢的日子何時是個頭呢?
他在伏羅派時,就已是化元三重的境界,距離筑基也只差臨門一腳。
來宸虛前,他聽從那位安排,服下了一種藥草,無傷無害地化去了一身修為。
而今他復又將入化元,若此間事了,難道還要再化去一身功力么?
說得再夸張些,若屆時他已是筑基修士,那又該怎辦?
李澈思緒萬千,一時走脫了神,也沒發覺,宮裝女子已然宣讀完畢,正在大殿門口調度,每五人、每五人地安排進殿,所有隊伍都開始緩緩朝前移動。
直到身后有人喚了一聲,他才反應過來,亦步亦趨地行進。
……
升云會源遠流長,乃是自宸虛立派時起,就定立下的遴選后進之舉。
歷經萬年的變遷,其形式也不知改換了多少次,如今留存下來的,乃是最為簡略,卻也最具實效的一種。
所有參會的弟子,在殿前登記后,將會被送進一處由宸虛派先輩開辟、煉制而出的須彌小界之中。
這小界自成天地,內有一座郁郁古森,不過與凡俗相左的是,除了種種繁多的飛禽走獸,內里更有數十種兇獸。
入內的弟子,須得設法狩獵這些妖獸,一日滿后,以個人成果得益,分前后高低。
此中的難點在于,這處小界在煉制時,被打入了一道特殊的禁制,能夠壓散入內修士的真氣。
換而言之,所有人,都將等同于未曾入道的凡夫俗子。
不過,宸虛派自然也不會平白讓門下送了性命。
升云會伊始,所有人都能夠領用到一件兵器,藉以護身、狩獵。
其次,小界內的兇獸,道行都極為低末,只數種要比獅虎熊豹強上一線,余者甚至還不能及,絕非是什么龍潭虎穴,權看自家是否應對得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