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看的言情小说推荐_女生小说在线阅读 – 潇湘书院

首頁我有一張萬能票

第六章熟悉的小院

李向東吃飽喝足后,才想起來查看左臂上的能量百分比。

(即便只是六七成飽)

電池圖形中顯示的百分比是1.1%,比上次喝了一碗熱水后的0.1%,提升了1%。

早餐吃了兩次,一共是兩碗粥和六個袖珍地瓜,從補充的能量來看,是十碗熱水的量。

這還只是他吃了六七成飽的情況下,如果吃飽喝足了,每頓飯應該能提升1.5%的能量。

按照一天三頓飯來看,他需要23天才能將能量充滿。

半個多月。

李向東想到此處,這才覺得自己找到了回去的路,臉上便不自覺的露出了笑容。

畢竟不需要像他之前一開始想的那般,需要熬三年才能過上好日子。

現在只要他挺過二十三天,就有可能回到四十年后的2020年。

這二十三天,在他想來,忍忍就過去了。

即便吃不飽穿不暖。

但現在畢竟是夏天,只要解決食物問題,挺過二十三天便不是什么難事,所以李向東并沒有感覺多么困難。

況且,他還是一個二十四五的大小伙子,即便每頓飯只能吃六七成飽,也沒什么。

就當減肥了。

吃完飯的這會功夫,李嬸去廚房收拾碗筷了,李來福則是從里屋取出一小袋東西。

“向東走,我先帶你去看看房子。”

出了門,李來福一馬當先的在前面領路,李向東則是在后面東看看西瞧瞧。

雖然猜測這1980年的李家村就是李家屯的前身,但作為現代社會培養出來的大好青年,當然知道想要確認一件事情,必須得經過多方驗證。

如他猜測自己穿越到了1980年,李來福家那種老舊的日歷,和李家村所在沈城的大概位置只是一方面,李向東現在要做的便是進一步確認。

通過觀看李家村的情況,李向東發現他面前的一切是那么的陌生,臟亂不說,房子大多數也都是土屋,和四十年后的二三層磚瓦房有著天壤之別。

唯一有些熟悉的恐怕就是房屋的布局了,即便四十年后的2020年,村里的主要道路上修建了馬路,但小道的布局卻是變化不大。

還有便是村南邊的那條小河,雖然上面的橋是舊社會建的老橋,河邊的樹木分布也都不同,但河道的大小走向卻是讓他有些眼熟。

加上這些驗證,李向東基本上已經確定:自己真的是穿越到了四十年前的1980年。

接下來便是努力挺過二十三天,將萬能糧票消耗光的能量充滿后,他就有可能返回2020年。

“向東,你看這處房屋怎么樣?”

“這是俺們李家村空閑房屋當中最好的一處了,雖然因為這兩年沒住人有些破舊,但拾到一番后,住人還是沒問題的。”

“你先進去看看,我去叫幾個人過來,幫著一起收拾收拾。”

將李向東領到村邊緣一處靠近湖泊和大山的小院,李來福將手里領著的小布袋交到了他手中道。

小院是個正方形格局,長寬都在二十米左右,將近四百平米,不說在四十年的2020年,就是現在的1980年,也是一處大宅子。

因為年久失修的原因,院墻普遍都不到一米五,甚至有些地方都不用爬,成年人便能直接跨過去。

大門用的是幾根小孩手臂粗細的木棍組成,上面訂著幾塊破爛的木板。

在李向東打開門的過程當中,門差點沒散架。

院子里面空蕩蕩的,除了靠北的位置有三間連在一起的土屋外,便沒有了其他。

李向東不用看就知道,三間土屋的中間肯定是客廳,一邊是住的房間,一邊是做飯的廚房。

之所以知道的這么清楚,是因為這處宅子不是其他人的,而是四十年后他自己住的小院。

在他小時候,甚至還見過這三間土屋,即便記憶有些模糊,但還是能依稀看出熟悉的模樣,這讓他有種回到家中的感覺。

“真是緣分啊!看來這小院注定要是我的。”

李向東感慨了一番后,才想到了關鍵問題:如果現在這小院成了我的,那么爺爺又該去哪?

會不會他穿越的這個1980年只是一個類似的平行世界,壓根就沒有他爺爺?

想要驗證也很好辦,等他安頓下來后,可以在村里打聽下有沒有他爺爺這號人。

按理來說,現在是1980年,他爺爺應該早就在村里生活了。

不過這個事情不著急,現在首要任務是先安頓下來。

“哐當!”

只是輕輕推了一下房門,就直接向里倒了下去,砸在地上,濺起了大片塵土。

等塵土小了,李向東才踩著倒在地上的門走了進去。

客廳除了一個缺腿桌子外,什么也沒有。

右側房間里面有一個巨大的土炕,左側房間內只有一個殘破灶臺。

這就是房子的現狀,真正的家徒四壁,從被子、鍋碗瓢盆到吃的,不但什么都沒有,廚房還塌了一角,這不由得讓他對之前很容易挺過二十三天的想法產生了動搖。

這個時候,李向東才想起來查看手中的小布袋。

只有四五斤的分量,從嘩啦嘩啦的聲響來判斷,肯定不是米面,這不由得讓他有些好奇。

在李向東看來,這小布袋的東西多半是吃的,不是米面,一時之間他也想不到是什么。

等他有些費勁的將口袋上的繩子解開后,才看清布袋中的物品。

地瓜干。

以前倒是聽爺爺說過,早年間沒有米面吃地瓜干的事,沒想到現在卻讓他給趕上了。

有的甚至還會講地瓜干打成面來吃。

李向東以前挺喜歡吃地瓜的,小時候家里不富裕的時候沒有炒菜,都是喝地瓜粥。

之后,隨著生活變好,地瓜粥里便多了少量大米。

但地瓜干卻是一次都沒有吃過,李向東非但沒有感覺苦,反而還有些小小的期待。

又簡單查看了一番小院,李向東緊緊的抓著小布袋,眉頭微皺,額頭上都快成了川字。

好在他這一番查看用了十幾分鐘,還沒等他多想,注意力就被返回的村長李來福所吸引。

“快點,將大鐵鍋放到廚房的灶臺上,木條放在院子里就行。”

他身后跟著五六個村民,不但扛著大鐵鍋和十幾根木條,還拿著鐵鍬等工具。

“向東,這小院還滿意不?”

雖然是問李向東,但還沒等他說話,李來福就自顧自的又道:“不滿意也沒關系,俺這不給你弄來一口大鐵鍋和一些木條,等下將塌了的屋角修補一下,再添置些生活必須品就應該差不多了。”

即便知道對方看上了他會看病的本事,但李向東還是對李來福這么上心自己的事情,感受到了久違的溫暖。

“李叔,謝謝啦!”

“客氣啥,你能留在俺們村,以后就是一家人,俺不幫你幫誰!”

話雖如此說,但幫忙的多少還得看人的主觀意識。

身上穿的雖然是補丁落補丁,但總比剛開始的光屁股要強。

再加上幫助他弄新的身份證明,找房子和送吃的用的,現在又來幫他補屋頂和收拾小院,這肯定超出了一般幫助的范疇。

反正作為現代人的李向東,還沒有見過如此全面的幫助。

后世的一些大城市倒是有人才吸引計劃,只要是碩士或博士這種高學歷的人才,都會有送錢和落戶的政策,這可把普通大學畢業的李向東羨慕壞了。

為什么不把普通大學畢業的也加入其中,要知道我們也是人才啊!

一個城市那么多人,普通大學畢業的光是沈城就占了將近三成,而碩士和博士連大學生的十分之一都不到。

可以說,大學生才是一個城市的主流人才,中堅力量。

李向東不由得為和他一樣學歷的大學生明不平。

現在好了。

他也享受到了一把這個待遇,即便只是一個貧困村莊,但給他的卻是比后世的那些碩士和博士都要好。

落戶?

不稀罕,我這黑戶都給落戶。

給錢?

不稀罕,哪有免費給一座小院來的實惠。

將近四百平米的大院子,比去城市高樓大廈中那幾十平米的小房子好太多了。

還給送吃的用的,關懷備至,根本不是后世那種人與人之間沒什么感情關系所能比擬的。

無非就是條件差了點,生活艱苦了點,但這對本來就是農村出身的李向東來說,并不算什么大事。

關鍵這座送他的小院,本來就是他后世生活的小院,讓他一下子有了歸屬感。

只不過他光想著四十年以后大學生遍地走不值錢,并沒有想過現在1980年大學生的地位。

從1977年開始恢復高考以來,三年來考上的大學生都還沒有畢業,他這個大學生可是比后世的碩士和博士都要金貴的存在。

……

通過簡單介紹,李向東知道這些被李來福叫來幫忙的都是村干部,如村里的會計,生產隊的隊長。

別看村里的官小,他加入李家村后,這些可都是管理他的村干部,可不能像對待四十年后的村干部相比,因為他早就聽爺爺說起過關于一些八九十年代村干部的權力有多大。

甚至有一些還在村里橫行霸道,作威作福。

現在看著他們有的幫忙修補屋頂,有的修補桌椅和門窗,連五十多歲的村長李來福都幫他打掃院子,李向東就沒敢閑下來,也跟著忙活起來。

沒過多長時間,等村里人大多數都吃過早飯后,李嬸也領著幾個三四十歲的婦女過來幫忙。

手里也沒空著,有的抱著被褥,有的拿著鍋碗瓢盆,有的拿著掃把……也有拿吃的。

用的多,吃的少。

即便都是一些破舊東西,但李向東卻是感受到了這些村民淳樸熱心的一面,讓他感受到了一股濃濃的暖意。

田馨爸爸 · 作家說

上起點讀書支持我,看最新更新 下載App
推薦
舉報
主站蜘蛛池模板: 长治市| 邵武市| 青阳县| 随州市| 博客| 霍山县| 崇州市| 长顺县| 清远市| 丹棱县| 洛川县| 通海县| 额敏县| 曲沃县| 深水埗区| 陵水| 贵南县| 潼南县| 江永县| 萍乡市| 义乌市| 阿拉尔市| 象州县| 灵丘县| 丹寨县| 乌兰察布市| 寿阳县| 册亨县| 龙南县| 武鸣县| 潞城市| 烟台市| 无极县| 大悟县| 托克逊县| 黄浦区| 水城县| 青海省| 苗栗县| 屯留县| 绍兴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