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209年,山陰(今浙江紹興)的春天陽光和煦,暖風習習。84歲的陸游興沖沖出門,打算去山上采藥,多年習武打獵,又注重養(yǎng)生的他,如今還是耳聰目明。他自己說:已迫九齡身愈健,熟視萬卷眼猶明。除了視力好,腿腳也好,最愛的運動是爬山。
誰知今天走到一半,體力有些不支。他的腳步不自覺將他帶到了沈園。沈園面積不大,亭臺樓榭也很普通,園中一個小池子,岸邊楊柳低垂。紹興人每年祭祀大禹時要在此地。自從退休以來,陸游多次獨自游園,不僅是因為喜歡瀏覽景色,還因為這個地方對他來說意義獨特。春季的園子繁花盛開,年年如此,只怕他們都已經(jīng)認識這個老翁了。陸游漫步在沈園,走過孤鶴亭、雙桂堂、八詠樓……這些地方他早已熟悉如得像自己后院。一遍遍地回味往事,他有時露出笑容,有時長嘆不已,有時則淚眼朦朧。
春游
沈家園里花如錦,
半是當年識放翁。
也信美人終做土,
不堪幽夢太匆匆。
不過是很普通的園子,卻讓他流連徘徊了60多年。只因它和一個人的名字有關,那便是南宋才女唐婉。
陸游的父親曾帶著一家老小坐船前往汴京的時候,他當時還在母親唐氏的肚子里。晚上船行在淮水,突然風雨大作,電閃雷鳴。唐氏因為夢見了大文豪秦觀,覺得這是老天爺賜給陸家的文曲星,便用秦觀的字為陸游取名,又取字務觀。
公元1209年,山陰(今浙江紹唐氏從此執(zhí)著地相信,這個最小的兒子將來定是個大文豪,因此對他的學業(yè)嚴厲督促,只盼他早日金榜題名,出人頭地。陸家是山陰遠近聞名的書香世家,一門出了16個進士,曾祖陸珪跟歐陽修是親戚;祖父陸佃官至尚書左丞,是王安石的學生;父親陸宰是知名的學者、藏書家。
出身如此顯赫,陸游理應不愁吃穿,玩具如山的,然而他的童年卻是在逃難和奔波中度過。
陸游2歲的時候,靖康之難發(fā)生了,宋徽宗、宋欽宗連帶后宮妃嬪、宮女、官僚等上萬人被金人擄走,更帶走了宮里成千上萬的金銀珠寶、國寶文物。北方淪陷地被輪番洗劫,百姓慘遭屠殺,流離失所,金軍更是一路追擊宋高宗,直追到海上,皇帝尚且落魄如喪家之犬,更何況黎民百姓。
年幼的陸游跟隨家人四處逃難,常常天還沒亮就摸黑上路。有時候在路上遠遠聽到馬蹄聲,一家人急忙躲在草堆中,戰(zhàn)戰(zhàn)兢兢,不敢出聲,直到金兵的馬蹄聲遠去。這是個沒有英雄的亂世,多的是官兵叛亂、流寇四起、盜賊橫行。
父親陸宰當時擔任京西路轉運副使,負責戰(zhàn)時的糧草補給,不久就被御史徐秉哲彈劾而免職?;氐缴疥幚霞?,陸宰對從政漸漸失去興趣,專心投入對三個兒子的教育。
那時候山陰的士大夫時常來往陸家,說到靖康之難,人人悲憤交加,淚如雨下,連飯都吃不下去。陸游生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中,收復失地,報效國家的理想自小就深深埋在他的心中。
陸游家藏書豐富,陸游從小嗜書如命。陸游在父親的教導下讀書習字,他天資聰穎,又非常勤奮,從小就被稱為神童。陸游的叔父陸宲曾領兵抗敵,他經(jīng)常對陸游講起當年的戰(zhàn)況,陸游向往不已,讀書之余,也練習劍法。長成少年的陸游學問和武藝日益精進,身體強健,斗志昂揚。
16歲和19歲兩次科舉,陸游落榜了。大約是少年不識愁滋味,2次落榜并沒有打擊陸游的信心。青春年少的才子正處在人生中最富朝氣的時期,這一年,一位曼妙佳人踏著輕盈的腳步,被迎入陸家三少爺府中。
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sh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