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英失去愛人,從少婦成了寡婦。
在去往尼姑庵的路上。往事不能忘不斷的在腦筋里面放電影。
1996年12月2號她和聶飛結婚從此過上了甜蜜的生活。雖然后面為了創業兩人沒有像別的夫妻那樣可以如膠似漆天天牽著手到處旅游,但是他們從創業中感受快樂,做著一對和和美美的創業夫妻。
陳英16歲時到杭州一家印染廠當女工,期間認識了聶飛,兩人墜入愛河。為了更好的未來生活當看到快遞市場的一點點萌芽時,決定雙雙辭職,從此干起民營快遞的業務——送報關單。
當年郵政“一統江湖”,郵寄東西慢得如蝸牛。
陳英與聶飛敏銳地察覺到這里面的商機和利潤空間。1996年,神通快遞公司在HZ市湖墅北路的一間破屋子成立,當時是掛靠在別人名下,創業的艱辛早出晚歸與每天打無數個電話不被人接受甚至被罵成騙子,這些都挺過來了。
正在公司走入正軌開始騰飛之時,意外來臨了。
1998年5月22日夕陽西下的時候,聶飛在去往慈溪看望弟弟出差路上發生車禍不幸去世年僅21歲,陳英才19歲。
現在她成了寡婦,也許是當今最年輕美麗漂亮的寡婦。
俗話說“寡婦門前是非多”,陳英從第一天當寡婦的時候,就承受著這樣的折磨,寫委托書,去尼姑庵靜養都發生在這一天。
陳英想要找一個地方,靜一靜心。哥哥陳軍建議她去杭州天竺山那個地方。
在護送陳英到“尼姑庵”的路上。陽秋天確定把宋時達這個尾巴甩掉以后,他沒安好心的強制與姜茶茶調換車輛,創造與陳英獨處的機會。
沒有姜茶茶在,他可以少一份顧忌。
在支走姜茶茶的時候,陳英沒有反對,因此陽秋天上了車,他膽子更大直接坐在陳英旁邊。
陳英沒有說什么。
陽秋天心花怒放,認為這是老板娘在給他機會,于是加緊攻勢奪取陳英的芳心。
“小英”陽秋天一改以往老板娘的喊法,他想要試探一下陳英的反應。
如果陳英不發火,說明陳英允許他這么叫,可以開始暖愛的攻擊。如果陳英因此而大發雷霆指責他沒尊卑。那就證明陳英對他還沒有興趣,他的火候燒得不夠,還需要繼續加把火,把這塊冰給融化。
其實在陳英得知自己的丈夫去世的那一天,就莫名其妙的允許這個男人幫自己擦眼淚。她也不明白是喜歡這個男人,還是不喜歡這個男人,反正當時她接受了這份關心。所以現在當聽到對方這么喊她的名字的時候也沒有表現出多大的驚訝好像是理所當然一樣。
陽秋天趁虛而入,把握住了第一步。
陳英出乎意外的回應他一聲:“什么?”
陽秋天說道:“我們去的這個地方可是個好地方。”
陳英問道:“哪里好了?”
陽秋天說:“你不是想找一個可以靜心修養的地方嗎?”
陳英說:“對呀。所以我聽哥哥的建議來到這個有古剎的地方,修心養性。”
陽秋天笑著說:“其實這是我的意思。是我提議送你來這個地方的。”
陳英用驚訝的眼神望著他。說:“怎么是你。”
陽秋天說:“我覺得這里更適合你的要求。所以就向哥哥建議,帶你來這里散心。”
陳英問道:“你怎么知道適合我?”
陽秋天回答說:“這里有古剎可清心,有著名三寺“天竺三寺“,均系杭州古代名剎。沿途風景美不勝收,你可以到處走走看看是散心的好地方。我們去的最后一個地方是“天竺三寺“的下天竺寺,那里有很多的尼姑道法高深,她們一定會幫你解去憂愁。同時可以誦經為老板超度,讓他早日回歸天國。”
陳英聽說可以為亡夫超度,頓時覺得選對了地方。在她憂愁的臉上終于露出了笑容。
陽秋天第一個目的達到了。在陳英那里又多了點份量。
“謝謝!我確實需要這樣的地方。為了他。”陳英底下頭往下看,用手不自覺的撫摸著自己的下腹。
陽秋天經常往返于杭州天竺山著名三寺“天竺三寺“,對這里很熟悉。經常來這里上香拜佛求平安。
他知道陳英喜歡這里以后,一路上就滔滔不絕地當起了導游。他首先向陳英介紹“天竺三寺“的所指和歷史由來:
“天竺三寺“分為上天竺寺、中天竺寺、下天竺寺。
都是杭州古代名剎。下天竺創建最早,距今已有一千六百六十馀年,創建最晚的上天竺寺也有千年歷史。
清高宗乾隆命名上、中、下三竺,上為“法喜寺“、中為“法凈寺“、下為“法鏡寺“,并且親題寺額。
陳英聽說有乾隆的題字,更加感興趣。有機會一定要親自去看看。問陽秋天能不能給她介紹一下這幾個寺廟的特色。
陽秋天覺得這是一個好機會,可以在陳英面前展現自己的才華。可以讓陳英對他增加好感。于是拿出自己的所謂才能。談論起這三座古剎的他所知道的事情。
法喜寺,是后晉天福四年(939),僧道翊在白云峰下修建了一座廬,這座廬就成為了現在的上天竺,僧道翊是法喜寺開山祖師。
陳英問:“僧道翊是和尚嗎?”
陽秋天給問著了。他這些知識都是從報紙上搜羅來的。對于這個僧道翊是男是女,是和尚還是尼姑?他沒有去專研過。只好靠猜想來回答。“對,是和尚。”
“哦,那你繼續。”陳英說。
陽秋天繼續介紹:“法喜寺名字是乾隆賜名。光緒二十四年(1898)重修。1985年、1991年進行了兩次大修。你知道嗎?這個寺廟的規模為三天竺之冠。”
“法凈寺呢?”陳英問
陽秋天回答:“法凈寺,由寶掌禪師創建于隋開皇十七年(597)。明代改稱法凈寺。市佛協在此辦了退院養老的安養堂,現有年老僧尼在此安度晚年。浙江佛教協會在寺旁原延壽房址設會址。”
這一次他沒有等陳英問直接說寶掌禪師應該也是和尚聽說來自印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