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深了。
用完飯后,差不多已是人定之初(晚上9點)
員外府的飯菜,說實話,并不好吃。
起碼李天平吃不慣。
過于清淡了。
同樣的還有趙金,他也是半吃不吃的樣子。
習武之人,早已習慣重油重鹽。
猛的給人來一堆像是齋飯一樣的東西,誰吃的下?
總言之,李天平是吃點心吃飽的。
但也吃的膩歪。
飯畢,廳外涼亭處。
三人在這里歇息。
“道長,這是我搜尋張老夫人死前衣物時發現的。”
趙金遞上來一張白紙,將其微微展開,動作輕柔。
里面,是一點黃色粉末,毫不起眼,但散發著香味。
李天平聞了聞,這味道有些似曾相識,好像在哪聞過,但是想不起來。
“胭脂水粉?”張員外猜測道。
趙金搖搖頭,用茶杯將紙壓住,用手捏起一些,摩散,香味更濃了。
“這是掩尸香。”
掩尸...香?
李天平不明所以,張員外倒是若有所思的點點頭。
“顧名思義,這香粉,是用來掩蓋腐臭的。并且這香粉味道獨特,與女子用的那些區別明顯。”
“這也就是我知道有這東西,但是不想用的原因。”張員外有些尷尬的撓撓頭。
“女子對這種香味敏感,能分辨出不是胭脂水粉。倘若我母親房里發出這種味道...”
那就有人知道張老夫人死了!
并且可能會一傳十,十傳百!
但...這也是李天平不明白的地方。
“人固有一死,員外,你為何擔心外人知道老夫人死訊?”
張員外嘆了口氣。
“道長你有所不知啊,我母親她...唉。總之是名聲問題,我不想讓外面那些人閑暇時刻增加談資。”
小閻王聽到后不由得撇撇嘴。
“富貴凡人的老毛病。”
李天平也點點頭表示認同這話。
經過這個小插曲,趙金繼續開口。
“我問過了員外,得知青葉鎮藥房就有賣,于是我去買了幾包...”
趙金拿出一個小袋,將里面的東西傾倒出來。
李天平頓時愣住了。
桌子上的,是三包掩尸香。
其外層是方形包裝,褐色草紙,緊緊包裹,散發出絲絲香味。
難怪,難怪這味道感覺在哪聞過。
赫然就是下午在一號街時幫那婆婆撿起來過!
此時回想,竟與桌上的一模一樣!
“而且,我還順道知道最近有哪些人買過,出乎意料的是,只有一人。”
李天平和張員外下意識的看向了趙金,等著他接下來的話。
“一個叫王婆婆的人...”
...
李天平回到房內時,已是人定之后。
道人腦中有些混亂,對剛才得到的信息有些吃驚。
“有意思,白天那個凡人老太為什么要買掩尸香呢,她想要掩蓋誰發出來的腐臭呢?”
小閻王躺在床榻上,翹著雙腿搖晃著。
“她兒子雖死,但已入葬。她雖有丈夫,但也只是臥倒在床罷了。這掩尸香,會是作何用處?”
這也是李天平想知道的問題,明明只是偶然遇到的老婆婆,為什么也牽扯進張老夫人的死亡事件中呢?
只是意外,又或者...她在其中扮演了什么角色?
另外,張員外對于王婆婆這人,印象不太好。
幾次說她壞話,辱她死去的兒子。
讓趙金聽得直皺眉,當下不想再呆。
回到現在,李天平的客房內。
“來分析一下現在得到的線索吧。”
小閻王飄起,坐在了李天平的腦袋上。
后者將門關好,坐在了凳子上,右手枕頭,開始整理。
李天平:張老夫人出于某種原因,死在家門口,背上有三道致命傷用于掩蓋毒牙傷。
小閻王:掩蓋致命傷說明兇手有某種目的。
李天平:張老夫人生前可能去了一號街。
小閻王:這條街發生大火。
李天平:一號街大火時間在一更夜,縱火人疑是當地衙門。
小閻王:所以他這么做是要掩蓋什么嗎?
李天平:張老夫人死前的衣物上有掩尸香,而近期只有王婆婆一人買過掩尸香。
小閻王:所以掩尸香是一種物證。
李天平:張老夫人生前可能接觸過帶有掩尸香的人,也有可能是帶有掩尸香的人殺害了張老夫人。而這個人可能和王婆婆有關系...也有可能是王婆婆本人。
小閻王:現在問題指向了凡人老太了。
李天平:王婆婆的兒子強搶民女,被張家公子阻止,最后死于重活。她的丈夫中風,臥倒在床,需要照看。
小閻王:那張家小子品性如何?
李天平:張家大少與一女子有過某種承諾,而該女子借由這種承諾疑是索要了兩次金錢,在第三次時則被毆打警告。并且張家大少對此事很看重,不愿泄露出去。
小閻王:所以問題又回到了張員外家。
李天平:而張家...老夫人死亡。
“怎么樣,有頭緒了嗎?”
小閻王坐在李天平腦袋上附身與他對視。
后者搖了搖頭,表示仍然無法理清線索。
事情不僅沒有捋順,反而隨著調查越來越復雜了。
繼續調查下去,還不知道會不會有更多復雜的因素在里面。
“也許王婆婆與此并無關聯,她買掩尸香也許是另作他用。”
李天平想到這種可能,畢竟王婆婆那顫巍的身軀實在無法牽扯進這件事來。
“是嗎?換個思路,那張家小子在鎮民嘴里可是名聲很好哦,而那張員外也非常看中名聲。但張家小子的為人卻和你聽來的可不一樣哦。明白我的意思嗎?”
小閻王話中有話,意味深長。
“蠻大人,你想說什么...”
小閻王猛的一敲李天平腦袋,飄了起來,滿臉盡是不可教也的神情。
“你怎么知道凡人老太的兒子,強搶民女,死于重活?你怎么知道張家小子真的阻止了猥褻事件?這一切,你可沒有親眼看過哦,怎可就此下論呢。”
李天平頓時恍然。
對,自己的線索,很多都是從別處聽來的。
無論是縱火,還是作奸犯科,行俠仗義,這些后續得到的線索,全都是他人訴說,自己從未親眼見過!
張員外重名聲,自己親娘死去也不愿外傳。
張家大少囂張跋扈,但外面名聲,卻是一致好評。
王婆婆兒子強搶民女,外人口誅筆伐,自己卻連人都沒看過。
一切需要調查的事,其結果都沒有真正調查出來。
并且...左手刺青的發熱...
也說明了這里面,定有惡靈或者死冊在內!
此時此刻,李天平仿佛走進了一個誤區。
一種人為因素的誤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