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歸于好的葉安和熊橋,似乎不是兩個人的事,而是一群人的事情。
就連李楓知道后都莫名的松了口氣,一時間理科三班再次回到了先前的狀態。
大課間時,教室里一眾班委圍在一起,愁容滿面的商量著對策。
“只有我們彈鋼琴嗎?四手聯彈?問題是我們已經好久沒彈過了,都不知道技術怎么樣了。”熊橋蹙著眉,有些發愁。
“嗯,八班已經有人報了鋼琴,人家還是專業的。”葉安也點點頭,先前報上去后李楓就給了他一份名單,彈鋼琴的加上他們都三四個人了。
“走吧,我借了學校的琴房,你們不如先去試試?”楊郁從教室外走進來,晃了晃手里的鑰匙,朝眾人說道。
熊橋有些意外的看了他一眼,已經怎么不覺得楊郁是這么熱心的人。
眾人一起來到琴房,葉安坐在凳子前試了試音,朝熊橋點了點頭。
“等一下。”熊橋剛剛走到鋼琴旁,就被楊郁出聲打斷了。
只見他拿起一架小提琴拉了拉,似乎是有些不滿意,開始調起音來。
“好了,你們要彈什么。”半晌終于滿意的楊郁拿著琴走到了二人身邊。
眾人都詫異的看著他,先前也沒人聽說過他會拉小提琴。
“風居住的街道吧。”這是熊橋最喜歡的一首曲子,而且不算難。
葉安和楊郁點點頭,當第一個音符響起,楊郁、熊橋和葉安周身的氣氛都變了,平日里看著或親和或淡漠的三人此刻像個貴氣的少年。
等一曲結束時,眾人還久久沒能回過神來。
熊橋眼里帶上了一絲喜悅,幸好她和葉安還能順利的彈下來,忍不住笑了起來。
楊郁此刻卻好似想起了什么事情,一聲不吭,摸摸的撫摸著小提琴的琴身。
“真厲害!”
“你們配合的也太默契了,根本不像是第一次合作。”
回過神來的眾人都忍不住開心,他們班的節目有盼頭了,從未想過葉安和熊橋連鋼琴都彈得這么好。
“嗯,本來也不是第一次。”葉安和楊郁聽到那人的話,順口接了一嘴,默契的對話讓眾人都是一愣。
熊橋疑惑的看著二人,“什么時候彈過?”她怎么想不起來。
但楊郁和葉安似乎都不想繼續這個話題,沒有回答,只是一個依舊沉默,而另一個復雜的看向楊郁。
“那咱們班就暫定鋼琴小提琴合奏了?”文藝委員高興的說道。
熊橋搖了搖頭,“但就這樣也沒什么看點,70周年的校慶,還是要有些看點才好,必須再加點別的。”
“嗯,但適合的東西太少了,復雜的東西想要完成也很難。”葉安點點頭,他們本身就是學生,又不是特長班的學生,大都只有小時候報過興趣班而已。
忽然葉安、熊橋和楊郁一起抬頭,三人看著彼此,眼睛都是一亮,脫口而出“話劇!”。
熊橋風風火火的將消息告訴了全班同學,得到了大眾一致的支持,接著又用了一天的時間選了幾個不太難的劇本。
最后挑挑揀揀,根據他們班的情況選了一個比較簡單的話劇類型,算是半旁白,半朗誦,半演繹,故事是關于晉商文化的,《走西口》。
節目一定,熊橋趕緊把消息告訴李楓,李楓拿到劇本的時候,徹底放下心來,果然啊這樣才是他們班的熊橋同學啊,連著幾天都心情極好。
話劇《走西口》臺詞較多,但動作比較少,所以相對來說比較好表現。
挑著空閑時間排排練,背背詞,很快就到了節目海選的那一天。
海選進行的很快,選擇唱歌跳舞的人最多,但因為節目的重疊度太高,刷掉了好幾個,而熊橋他們的節目比較特別,讓人眼前一亮。
接下來的幾天時間里,三班的人都在準備道具,準備服裝,先前還沒參加海選,所以沒有準備,得知被選上后,眾人就開始緊張的準備著。
服裝還好,專門租賃服裝的地方有很多,但道具就比較麻煩了,費了不少的力氣,李楓都參與進來,還有其他班的幾個班主任,也幫了不少的忙。
彩排當天,因為是全妝彩排,熊橋葉安和楊郁穿著一身中山裝,他們是伴奏,負責配樂,位置在于舞臺的后方,而前面才是演繹劇目的同學。
結束后有專門負責的老師提了幾個建議,眾人便打算離開,回去還得刷卷子呢。
理科三班的人剛從臺下下來,就看到了正坐在準備間情緒低落的原四班的幾人,四班算是變化最小的班級,除了藝術生和體育生走了,其他人都在他們班,他們現在是文科七班了。
熊橋看著正在哭的人,正是崔美麗,只見她此時正抱著手里的玩偶,默默的哭。
“咋了這是?”經過一系列的事情,理科三班和文科七班的關系已經緩和了許多,畢竟都過去很久了。
崔美麗看到熊橋,情緒依舊很低落。“我們班的道具壞了,節目上不了了,我們準備了那么久。”
說著忍不住哭的更厲害了,文科七班的其他人也頓時更加難過了起來。
熊橋從崔美麗手里接過道具,只覺得越看越眼熟,回頭看了葉安一眼,只見葉安朝她點了點頭。
頓時就樂了,將玩偶塞回崔美麗手里,拍了拍她的肩膀,“能解決,你留個電話給我,明天不是周六么,明天上午吧,我聯系你,你叫幾個你們班的男生一起來找我。”
說完就離開了,徒留下一群有些發蒙的文科七班的同學。
熊橋當然不是為了逗她,剛剛拿起來的時候就覺得眼熟,直到葉安肯定的點頭她才確定。
這個大玩偶之前葉安家的商場做活動的時候買了不少,后來不用了就一直在庫房扔著,前兩天還聽葉爸葉媽說要怎么處理來著。
二人一回家,第一時間就找葉爸葉媽說了情況,幸好他們還沒處理這個,一聽是同學要,二人立刻打電話安排。
第二天一大早就送到了家里來,熊橋前天晚上就拿到了崔美麗的電話,看到玩偶都回來了,就給她打了電話。
不多時崔美麗就帶著他們班的男生過來了,臨走前崔美麗高興的抱著熊橋的手臂,說等校慶結束了請她吃飯。
校慶活動還來了不少的優秀畢業生,萬博文正穿著一身得體的正裝和其他人站在一起,余光卻在四處搜尋著熊橋的身影,不過此刻的熊橋正在后臺做著準備。
領導致辭又過了幾個開場節目,很快就到了熊橋他們班的節目。
舞臺上的燈光暗了下去,幾個同學動作迅速的將舞臺布置好。
“清朝末年,富甲天下的晉商以其勤奮、敬業、謹慎、誠信的信條為行商理念,創造了匯通天下的偉業。一代代山西人憑著一股韌勁兒,用汗水、淚水,甚至是血水在西北的草原荒漠中走出了一條條百年商路。我常雨橋正是憑著信念鋪出了半身路,才奠定了晉徳裕這巍巍商號。而今天,一塊兒“欺世盜名”的大黑匾卻立在我晉徳裕的客堂之上。”【摘自《走西口》】
一個男聲響起,其聲音很雄厚,根本聽不出年紀,而臺詞間的情緒也飽滿充分。
話音剛落,小提琴和鋼琴的聲音響起,舞臺上的燈光漸漸亮了起來,之間舞臺中央放著一張桌子和兩部椅子,而桌子上正立著一塊兒寫著“欺世盜名”的黑色匾額。
一名女生穿著旗袍走上舞臺時,所有人都覺得眼前一亮。
“抬上來。”
隨著女生的話音,兩個伙計打扮的同學抬著一個巨大的油壺出現在舞臺中央。
先前那名女生上前一步,指了指地上的東西,“常先生,這胡麻油?”【摘自《走西口》】
隨著劇情的推進,鋼琴和小提琴的聲音接連響起,不時的變換著伴奏的聲音,讓整個情景顯得更加真實。
臺下李楓看著自己的學生們,臉上帶著自豪。
一旁的趙智宇看了看沒有被燈光照到的鋼琴旁,戳了戳旁邊的李楓,“誒,你們班這幾個愛出風頭的學生,怎么這次每當主角啊?”
誰知李楓卻給了他一個不屑加嫌棄的眼神,一把拍開他的手,略帶不滿的說道,“你以為她為什么招人喜歡,自然是有她的人格魅力在的,不然你以為這群半大的孩子為什么這么服她。”
“是啊,這個孩子,能照亮別人,也能將光芒讓給別人,明明耀眼的很,卻能好好地藏起來,充當配角。”趙智宇看著隱藏在暗處的三人,頗有些感慨的說道。
“嗯,沒有誰是既定的主角,他們一直都做得很好。”李楓驕傲的說道,看著優秀的孩子,與有榮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