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合派主峰。
此地風景秀麗,白鶴昂首,更有劍光四起,靈植無數,正是仙人居所。
若是往日,紅梧肯定興奮無比,便是每一樣東西都要認真的瞧一瞧,可她現在卻是滿臉愁容,兩手托著下巴郁悶無比。
距離聶恒進天機閣已有一個月,自己與李公子去了三四趟皆是毫無用處。
若是聶先生出不來,自己哪還有臉回去見寨主呢?
正想著,李繁推門進來了。
只見他一臉怒色,開口道:“這天機閣真是厲害,連我父親出面都不愿意解釋一句,我服了。”
“李公子已經盡力,不用這般生氣。”紅梧趕忙給他倒茶。
自己等人與他相識不過兩三日,期間還有些誤會,可李繁卻是極為仗義,連天合派的掌門,也就是其父親都說動了。
“唉。”李繁接過茶杯,說道:“你還是不愿意跟我說聶恒的來歷嗎?”
紅梧低下頭,用沉默表示一切。
聶先生的事,未經允許,她死都不會說。
“唉。”
李繁又嘆了一口氣,心想怎么沒發現自己以前那么愛嘆氣的?
靈氣豐沛的高峰之上,兩人看著窗外默然無語。
過了許久,紅梧突然開口道:“李公子,你能教我……修煉嗎?”
“修煉?”李繁訝異道:“你想打進去救聶恒?”
紅梧沒說話,卻是很堅定的點了點頭。
“好吧。”
李繁看著她的眼睛,看了很久很久,那種純粹的堅定沒有絲毫松懈。
可兩人都知道,憑她想打進天機閣,那是絕無可能的。
天機閣一州雖只一人,可沒有絕對的實力,誰能做到?
就連天合派也不敢聲稱自己一個門派能打下云崖州的天機閣。
不過,人活著,總要做些事的。
李繁一抬手,拿出三粒淬體丹以及一本基礎的靈氣法訣遞了過去。
“你非我天合派弟子,我不能教你。”
“這三粒淬體丹分三十次服用,你年紀不小了,骨骼血肉基本定型,因此會很痛苦,撐不撐得過去看你自己。”
“這份靈氣訣自己看自己悟,我只能指點你三次。”
說罷,他又嘆了口氣,離開了。
紅梧對著他離開的方向行了三次禮。
……
……
一間院子里,倔驢和尚穿著滿是補丁的麻衣,正在分發糧食,一大批雞鴨鵝老老實實的排隊等著。
剛開始的幾天,倔驢和尚為了收服這些家禽費了很大一番功夫,衣服上的洞也是被它們給啄的。
進天機閣已經一個月,除了最開始的那天他再也沒看到那扇門開啟過,自己一直睡在院子里的草棚下。
雖然每天只是陪著這些亂七八糟的雞鴨鵝,負責喂食以及打掃,但他卻能明顯感受到體內秘法反噬的效果在不斷的減退。
以他四品的眼光竟是根本看不出其中的玄機在何處。
每天做完相應的工作,他就愛靠著大水缸,一動不動的看著那扇門,就連有只雞爬到他頭頂弄了個金雞獨立他也毫不在意。
就算我恢復四品的實力,估計也還是救不了聶先生。
倔驢和尚在心中默默計算著,他已經明顯感覺到天機閣的不正常。
或者說是那位老婦人對聶先生的態度有些不正常。
他雖然是倔驢,但不笨。
聶先生肯定是被下套了,而且還沒法跑掉。
既然聶先生為了救自己陷入這般境地,那自己就應該想辦法救他出來。
什么既然我犧牲了那你就要好好活下去的思想在倔驢和尚腦中根本不存在。
佛,要無愧于心,那便不能有愧于人。
“阿彌陀佛。”
倔驢和尚看著滿天星光,緩緩閉目。
不遠處的天機閣內,老婦人坐在閣樓中,她的面前是一塊石頭打造的巨大圓盤。
上面光滑無比,什么痕跡都不存在。
圓盤表面被割裂成無數的細碎小塊,那些小石塊在星光照耀下不斷變化移動。
像是拼圖迅速湊在一起又快速分開,每一分每一秒都存在著變化。
沒有人能夠完全看懂這塊圓盤的變化,就連她也不能。
她只能短暫的看到自己想看到的某一些東西。
她看到在圓盤的右下角部分,有一道極其細微的縫隙。
這道縫隙肉眼瞧不著,軀體不可觸,只能憑借強大的神識一寸一寸的掃描過去才能發現。
而且是有意識,有目的,有針對性的掃描。
若是聶恒在場,肯定會說這裂縫的寬度僅有原子大小。
縫隙雖小,但仍然存在。
而且圓盤不是老舊的院墻,無法重新填補,更不能推倒重建——那是很危險的事。
老婦人不眠不休的盯了這塊圓盤一個月,她眼底的深邃漸漸凝實,不再顯得那么幽暗。
不過已經確認裂隙不會再增加,那便是好事,那就是值得的。
老婦人斂回目光,收回神識,滿頭華發好似更白了幾分,滿臉皺紋變得更加擁擠。
她卻沒有什么表情,仍舊淡然離開。
在她離開后,那條窄小無比的縫隙又延伸出幾道淡淡的裂痕。
這裂痕很淡很淡,淡過世上所有清湯掛面,甚至你無法感知其存在。
這是生與死的交界,虛幻與真實的分界。
也是聶恒此時的狀態。
自半月前那名金身僧人出現后,他的意識就一直處于虛幻與真實之間,就好像一條海岸線,時而被海水淹沒,而后又退去。
那名僧人沒有五官,渾身金色,聶恒知道那是佛門的功德之力。
有大功德者可塑金身。
那名僧人出現后往他身上的高山一拍,便有無數星石滾落。
這般動靜卻沒驚動那位老婦人。
在這一掌之后,聶恒覺得自己的精神輕松大半,不過仍舊動彈不得,
接著那僧人朝自己眉心一點,一道佛門術法傳了過來。
隨后金身便直接潰散,在這天地間再無痕跡。
聶恒不確定這名僧人是體內舍利所致還是紅梧的那串念珠。
身上外掛太多,都分不清型號了。
不過他傳來的功法卻是極為有用。
《苦海輪回》。
佛說世間有苦海,無數人溺于其中不得救。
于是脫苦海,便只有入輪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