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時候的我總是幻想著能有很多很多好吃的,可以像其他孩子一樣肆意的玩耍,童年對于我來說其實是模糊的。
7歲那年有了妹妹,我的生活發(fā)生了很大的改變,下學了要幫忙哄妹妹,寫完作業(yè)不能去玩耍,等到妹妹睡著了,母親可以休息的時候,我才可以偷偷溜出去玩一會兒。
有了妹妹,因為妹妹小,全家人的精力似乎都在她的身上。以前我可以在爸爸媽媽面前說說笑笑,自從有了妹妹以后,便再也沒有這樣過,不是不想,而是說了無人傾聽。沒關系,我覺得都可以自我調(diào)節(jié)。
后來一年后,又有了弟弟。
父母就把時間與精力都放在了弟弟妹妹的身上。
好多同學都因為接受不了弟弟或者妹妹分享了父母的愛,而大吵大鬧。我卻異常的覺得那沒什么,因為弟,妹也是家人。他們分享了父母的愛,可我同時也并不缺少父母的愛,這就可以了。
可是,為什么還是會不一樣呢?
那一天,是星期天,我印象深刻,那是父親第一次罵我對我說了很重的話。
我?guī)е妹迷诩议T口玩,妹妹拿著繩子不小心抽到了嘴巴,哭的很大聲,父親聽到哭聲急忙沖過來,一把從我的手里把妹妹抱走,罵了我,并質問我為什么不好好看顧妹妹,說我又在玩什么危險的東西,傷到了妹妹。
我氣不過,就直接回懟了回去,那是我第一次同父親吵架,我質問父親為什么不問清楚直接給我安罪名。而父親那時卻愣住了,似乎是沒想到我的反應這么的激烈,也為剛才冤枉我而感覺不安,父親沒有說什么,只是抱著妹妹出去了。后來好長時間我與父親不曾講過話。
從那以后,不知為何,總能因為妹妹同父親爭吵,而父親卻很是護著妹妹,其實我知道原因,因為父親總覺得母親帶弟弟時間多一點,妹妹那么小也需要母親,可是沒有辦法只能先緊著弟弟,因為弟弟太小了,所以父親就心疼妹妹多一點。可我總覺得心里其實很嫉妒。我在父親的心中一直都是個乖乖女,聽話,懂事一直是我的標簽。
父親總覺得我變了,總是和母親提起以前我很聽話,很懂事。我在想那么究竟是誰變了呢?
母親因為生活的事情煩心,和父親也經(jīng)常吵架,可那有什么辦法呢?日子總歸還是要過下去的。從以前放學回家聽見母親喊我吃飯的聲音,變成了現(xiàn)在放學回家的爭吵聲。父親受了委屈可以摔門出去,工作好幾天不回家,而母親受了委屈卻只能自己偷偷的哭泣,她怕孩子們看見她的眼淚,看見她的委屈。
我好想變回從前,可是變不回去。
弟弟一歲多的時候我上四年級,九歲,而妹妹兩歲多了,媽媽要下地干活,處理事情,家務,做飯。總是會把弟弟妹妹交給我照看,我去哪玩耍總會帶上他們,剛開始小伙伴們都很新鮮,后來因為妹妹調(diào)皮,老是哭,而弟弟太小非要吵著回家,導致每一次去玩點什么游戲都以失敗告終。
漸漸的小伙伴們都不愿意同我在一起玩了,說我老是帶著弟弟妹妹,他們太小根本玩不到一塊兒去,不愿意和我一塊玩了。
我因為這個偷偷哭泣了好幾次,我突然覺得有些不喜歡弟弟妹妹了。小孩子想事情總是這么簡單,不想失去朋友,可又不能撇下弟弟妹妹出去玩。回家同母親爭吵,為什么我要帶著弟弟妹妹,他們不用,為什么我不可以像其他孩子一樣自由的玩耍。媽媽沒有說別的,只是告訴了我家里的經(jīng)濟情況,和經(jīng)濟來源,同我講我們也是沒有辦法。那一刻的我好像明白了什么,又好像不明白,便再也沒有問起過這些問題了。
對于九歲的我來說,母親的回答我無法消化,因為我亦是個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