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夜。
整個洛陽城都為之顫動,對大多數人而言,更多的則是喜悅。
翌日。
德陽殿內。
劉辯終于將皇宮內所有禁軍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并且和他預計的差不多,真正與董卓關系密切的西涼軍早已全部離開洛陽范圍,一些曾受到董卓恩惠的家族,劉辯也并沒有立即處死,而是抄收家產。
現在他實在太窮了。
自從董卓進入洛陽城后的這一年里,不光是掠奪國庫,就連洛陽城內百姓的財產也掠奪了大半!
除去一些本就與董卓關系密切,交了好處的一些家族勢力之外,現在的洛陽城根本沒有半點皇都的模樣!
即使抄收了部分勢力的家產,也僅僅只是解決燃眉之急而已。
“兄…兄長。”
這時,一個年幼的少年緩緩來到劉辯跟前。
他的小手顫抖的抓著劉辯的衣角,目光飄忽不定的四處打量,似乎忌憚著什么。
劉辯側過頭一看,臉上的眉頭盡數散去,反倒是多了幾分溫和的笑容。
“徹弟放心,董卓已經死了,現在沒人能威脅到我們。”
劉辯揉了揉劉協的小腦袋,笑著說道。
“董卓……真的死了嗎?”
劉協睜大了眼睛,帶著幾分不可思議的語氣問道。
“嗯!”
劉辯重重地點頭,隨后看向大殿前方。
“今日早朝,我會讓所有大臣知道。”
“董卓并非無敵,漢室,也絕不會在此刻凋零!”
……
董卓伏誅的消息在眾人口中相傳。
德陽殿外,大臣們紛紛議論著此事的真偽,直到上朝時,這才停下了議論,依次入朝。
等到群臣入殿后,劉辯赫然從另一側走出,俯視群臣。
劉辯?
眾人微微一驚。
他們早在外等候的時候,便從一些禁軍口中得知,董卓是劉辯殺的!
如今董卓不在大殿上,出現的卻是劉辯,那董卓伏誅一事就是板上釘釘了啊!
“相信諸位已經聽到了些風聲。”
“董卓私闖西宮,此罪當誅!”
劉辯目光冷冽的掃視一周說道。
“我知道這里某些大臣和董卓有些聯系,不過這次我暫且放你們一馬,若是將來有絲毫不忠于大漢之心。”
“本王,必殺之!”
話落,場下眾人心中一顫,紛紛低頭。
若是放在以往,他們或許不會如此。可今天的劉辯所帶給他們的感覺,就像是換了一個人,一位真正的帝王!
即便沒有坐在龍椅上,所帶來的威嚴,將他們壓得不敢抬頭!
這時,劉辯聲音稍微緩和了些說道:“諸位平身吧。”
“今日本王所述也就這些,希望各位能夠好自為之,忠于大漢。”
說完,劉辯轉身便走。
“王爺!”
“老臣還請王爺停留片刻!”
就在這時,司徒大人楊彪站了出來。
“楊司徒?你可還有什么事?”
劉辯轉過身看向楊彪。
對于楊彪這人,劉辯還是有些印象。
楊彪為人剛正不阿,行事作風也懂得變通。董卓之所以沒有為難劉協,主要也因為楊彪的緣故,算是整個朝堂之上數一數二的忠臣了。
“啟稟弘農王,老臣以為,董卓既已伏誅,王爺當順應天意繼承帝位。”
“如今山河動搖,獻帝年幼,王爺身為先帝的嫡長子,理應順繼帝位。”
“還望王爺繼帝位,再整山河啊!”
說罷,楊彪深深的鞠了一躬,聲音沉穩的說道。
劉辯皺了皺眉。
當皇帝和當王爺可不同,皇帝的每個決定、每個舉動,都牽動著整個王朝!
可現在的局勢來看,若真的讓年僅八歲的劉協處理國家大事,顯然太過牽強。
“還請弘農王繼承帝位!”
忽然。
朝堂上一眾大臣紛紛附和道。
現在的大漢江山早已分崩離析。
看上去各個州郡名義上都是大漢的,實際上他們利用自己的權利擴充兵馬,現在的朝廷根本無法使喚他們!
若是皇帝還是個幾歲的娃娃,就更別想牽制這些野心勃勃的諸侯們。
而劉辯解決了董卓,那就說明現在的劉辯有這個能力重整旗鼓!
更何況,劉辯乃是先帝嫡長子。
更應繼任帝位!
“還望兄長繼承帝位!”
這時,一道稚嫩的聲音從一旁走出。
只見劉協緩緩走出,目光堅定的看向劉辯。
看著劉協的目光,劉辯心中不由一暖。
那可是皇位啊。
天下所有人無不朝思暮想的位置!
“哈哈哈!”
“有此賢弟,大漢何愁不興!”
劉辯暢快的大笑道:“楊司徒!”
“老臣在!”
楊彪當即附和。
“我令你草擬一份詔書,昭告天下,我,劉辯再登帝位!”
“明日,我要全天下的人都知道!”
“不可有誤!”
劉辯命令道。
“老臣遵旨!”
說罷,楊彪退下。
“尚書令何在!”
劉辯道。
“臣在!”
王允出列。
“朕要冊封劉協為陳留王,同時,由你親自找人指導劉協帝術,不得有誤!”
劉辯說道。
“臣領旨。”
王允退下。
“朕的事情吩咐完了。”
“諸位大臣,可還有要事相商?”
說完一切,劉辯座于帝位之上。
一瞬間,所有大臣紛紛肅然起敬!
“陛下!”
“臣有本上奏。”
這時,中部侍郎急忙出列說道。
“陛下,自董卓進京后,整個洛陽都已民不聊生,周邊郡縣的百姓過得更是水深火熱!”
“而黃巾余黨散布各處,加重百姓的負擔!”
“還請陛下剿除余黨,還天下太平啊。”
聞言,劉辯不由得皺眉。
他的目光幾乎鎖定在了中部侍郎身上。
“黃巾之亂,正是朝廷親自派兵出剿,才導致朝廷實力大大削弱。”
“如今的朝廷實力早已十不存一,你如此進諫,可曾想過后果?”
劉辯沉聲道。
“這…”
“臣的確欠缺考慮,還望陛下恕罪。”
中部侍郎大汗淋漓。
“也罷。”
“朕知道你的意思,朕也自然也會處理此事。”
劉辯起身說道:“下令,命各州刺史清繳黃巾余黨,有功者,賜地封爵!”
此話一出,群臣皆為失色。
現在各州刺史所占據的地盤早已能夠威脅朝廷,若是再賜地封爵,所能掌控的權利都能直接做個土皇帝了啊!
到那時,誰還會聽朝廷的話?
“陛下,此事還望三思啊!”
“若是各州刺史權利再番擴大,只怕難以掌控啊!”
“區區黃巾余黨,何必大動干戈啊!”
諸位大臣紛紛站了出來。
“你們不會以為,現在我就能掌控那些刺史吧?”
劉辯冷笑道。
“現在的十三州郡,你們認為還有幾個能聽朕的話?”
“他們既然想要地盤,那朕就給他們!”
聽聞劉辯的決策,群臣心中有很大的顧慮。
可縱使他們心里有諸多不解,也只能遵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