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
聽到這個稱呼,唐姬將手中的餌料放在一旁,連忙起身往門口走去。
來到門口后,正好見到在門前賞花的劉辯。
看見唐姬慌慌張張的小跑過來,劉辯看向她,淡淡的笑了笑。
“你來了。”
劉辯聲音很輕。
或許是因為來到這昭陽殿后,他才感覺有種放松。
仿佛自己在這里不再是皇帝,就像是以前作為一名王爺那般,雖說被人監禁,但也無需在意那么多繁文縟節。
“臣妾見過陛下。”
唐姬行禮請安,看向劉辯的眼神,頗有幾分欣喜。
她本來以為最近朝堂事務必然繁多,而且劉辯又剛從長安回來,應該會很忙不會來她這里。
沒想到今天劉辯就來找她,這簡直讓她感覺就像在做夢一樣!
“這些天,讓你擔心了。”
劉辯緩緩上前,拉著她的手說道。
“陛下說的什么話,能聽到陛下安然無恙,臣妾便已經知足了。”
唐姬軟糯的說道。
劉辯點了點頭。
自從在王府每天過著擔驚受怕的日子,他們早已相依為命。也正因如此,劉辯這才想改變這份命運。
想到此處,劉辯微笑著說道:“如今皇宮內安穩了不少,再加上長安已平,今后你也不需要太過擔心。”
“你可是朕唯一的愛妃,也要多考慮下自己才是。”
唐姬微微點頭,想要說什么,最后還是將心思收了回去。
“行了,站在這里像什么話,況且現在也到了用膳的時辰。”
“來人。”
劉辯沉聲道。
“陛下有何吩咐。”
一旁的宮女行禮道。
“吩咐下去,今日朕要在昭陽殿用膳。”
劉辯說道。
“是。”
宮女恭敬的說道。
這時,劉辯閑暇下來,便與唐姬兩人在昭陽殿四處閑逛賞花閑聊。
走了一會兒后,劉辯察覺到有些不對。
雖說現在他沒把心思放在昭陽殿,可唐姬好歹是他唯一的妃子,但是自從他來到昭陽殿后,這里的宮女少之又少,算上剛開始的那個宮女,一共也就看見兩個宮女而已。
就兩個宮女,如何能夠細心照料好唐姬的起居?更何況還要打理這么大一個昭陽殿?
注意到這一點,劉辯看向身旁的唐姬。
“朕記得上次來,昭陽殿還算比較熱鬧。怎么今日前來,宮女只有兩人了?”
劉辯皺眉問道。
唐姬語氣帶有些許歉意的說道:“臣妾不敢隱瞞陛下。”
“只是因為前段時日,父親派人告訴臣妾,家中因遭叛軍掠奪,家財被劫。再加上近段時間蝗災,百姓顆粒無收,臣妾…”
“臣妾便私自派宮女,將自己一半的供給送了回去,還望陛下責罰。”
唐姬低著頭,不敢抬頭看向劉辯。
聽了唐姬的話后,劉辯無奈的搖了搖頭。
“這還真是你才會做出來的事啊。”
劉辯嘆了口氣。
這本不是什么壞事,能夠幫助家人,心系百姓,這本就是非常好的品德。
可現在不同。
這可是在皇宮!
若是讓一些投機取巧的小人抓住這一點,以各種借口來剝削財物和供給。若是他一直沒有打聽,豈不就會一直被那些小人所得利?
好心自然沒問題,可這是在皇宮。
能夠待在皇宮里的人,本事絕非表面上看上去的那么簡單!
可是看著眼前的唐姬,劉辯也不想讓她做出改變。
或許,能夠一直保持這份初心,也是這世間難能可貴的一種珍寶了吧。
正午。
劉辯和唐姬好好的享用了一份午膳,休息了一個時辰后,劉辯則離開了昭陽殿。
聽了唐姬的言語,劉辯也再次認識到這次糧荒有多么嚴重了。
饒是像唐瑁這樣的一方名士都只能遣散家丁,以求自保了。
可想而知這次的糧荒,對于普通百姓而言,造成的災難究竟有多大!
“雨化田!”
離開昭陽殿后,劉辯沉聲喝道。
這時,雨化田宛若一道虛影般出現在劉辯身旁。
“陛下有何吩咐?”
雨化田陰柔的問道。
“監吏閣做的怎么樣了?”
劉辯問。
“回稟陛下,監吏閣已經完成十之八九,若是陛下需要,微臣隨時都能為陛下效力。”
雨化田拱手說道。
畢竟一切設施都是按照皇宮內原有的建設稍加修改,再加上有劉辯給的玉牌,幾乎沒有任何阻礙。
一天的時間,已經十分充足了。
“很好。”
“朕要你去查閱朝中百官的錢糧調動信息,若是有記錄異常的官員,統統給朕上報過來!”
劉辯沉聲說道。
“微臣領旨。”
雨化田接下命令,身形頓時化作一團虛影,轉眼間消失在原地。
劉辯深吸了口氣。
一開始他本不想深究朝中大臣貪污的情況,可現在,洛陽、長安兩地不光被劫掠一通,再加上糧荒蔓延,這兩地只怕早就積攢了許多民怨!
他作為當今大漢皇帝,必然要給出一份滿意的交代!
這種時候,那些曾經貪污錢糧的大臣,他就不得不放過。
哪怕是一些重臣!
…
崇政殿。
劉辯剛回到這里,楊彪便急匆匆的從外面走來,深深的向劉辯行禮。
“參見陛下!”
楊彪恭敬的說道。
“愛卿請起。”
“不知愛卿找我有何事啊?”
劉辯皺眉道。
“回稟陛下,是冀州袁紹今日派人送來糧食三百石,用于犒勞我軍長安大捷。”
楊彪說完,將一份糧草記錄遞交給劉辯。
劉辯一看,倒是滿意的點了點頭。
現在他們錢財確實不缺了,但是糧草方面確實是最為緊缺的。
尤其是當下洛陽、長安兩地糧荒,他本就打算抽出皇宮里的糧食,賑濟百姓。
沒想到袁紹竟然這種時候送來糧食,簡直可以說是雪中送炭了!
看著這份記錄,劉辯先放置一旁。
“朕想問問楊愛卿,你是如何看待袁紹此舉的?”
劉辯看向楊彪問道。
“這…”
“老臣以為,袁氏乃四世三公,其袁紹名望更甚,招攬了天下名士!”
“在此之前,陛下出征長安,袁紹本想發兵前來,卻因種種原因送來一書。如今又送來糧草三百石,也算表明袁紹的忠心吧。”
楊彪想了想說道。
聽了楊彪的見解后,劉辯搖頭一笑。
“這些都只是表面現象。”
“愛卿,朕不妨告訴你。袁紹此人狼子野心,若是我勝還好,若是長安一戰我敗了。”
“此人必圖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