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位少年的引領下,劉愿等人在草原上疾馳,雖然草原上沒有路標,可這位少年早就對方向道路十分清楚。
劉愿等人隨著此人不斷跨過蜿蜒河流,馬蹄所過之處水花濺起,時而馬的嘶鳴聲響徹天空。
疾馳了大約半個時辰后,劉愿看到前面有些氈房,稍后少年指著那些氈房道:“大人,這就是我們的住所,上京距離這里不過是片刻的路程。”
而后少年將劉愿一行人帶到氈房內,劉愿命人將馬拴好后,眾人便走進了氈房內。
此時氈房內并無人等,而后劉愿圍著一張羊皮桌坐了下來,之后少年將家中的好酒都拿了出來,并且又給眾人找來了碗。
待酒滿上后,劉愿等人對著少年表達了感謝之情,可是少年卻依然很是熱心。
他看著劉愿等人享用了些酒后,便開口道:“諸位大人要去上京拜見我皇,在下以為可以先找一人,此人既是熟悉漢地,又在遼國當職的寵臣劉六符。”
聽少年這么一說,劉愿明白了此行要見到遼皇,完成出使大事,首先要和此人疏通關系。
當然劉愿也早就知道劉六符是個什么人,此人在慶歷年間迫使宋朝方面割讓關南之地,讓大宋君臣蒙羞,在劉愿等人的眼中,此人是不折不扣的漢賊。
于是聽少年將話說罷后,劉愿便點了點頭。
而后富弼對著劉愿道:“劉大人,這劉六符本是漢人之后,雖在遼國為官,可我覺得其也不會故意為難我們,不如我們就去找此人,疏通一下關系,讓此人幫我們早日見到遼皇。”
富弼雖然這樣說了,可劉愿卻有些左右不定。
不過稍后劉愿只能點了點頭道:“好吧,我們先去會見劉六符,從此人的口中細細地問一下遼皇捺缽的情況。”
而后氈房外突然走進來了個遼人大漢,看到許多的宋朝官吏齊聚一堂,不覺用遼人口音對著少年說道:“這是怎么回事?”
接著少年上去解釋了一番,而后他又道:“這些都是宋朝使者,出使我大遼來了,我總得禮數周全。”
而后在少年的示意下,此人隨著少年走出了氈房內,此時秦宣對著劉愿等人道:“劉大人,我看此處不安全,剛才的那個牧民對我們有些不悅,我們不如在夜中離開,直往上京去。”
富弼此時卻搖搖頭道:“如今天色漸晚,直往上京已是不可能,我們只能在此地過夜了。至于夜中,我們可以讓幾個弟兄輪流守夜。”
接著富弼說罷,眾人都一致以為可以。
接著不久后,那個少年又走了進來,對著眾人拱手施禮后,開口道:“剛才那個人是我家鄰里,讓諸位受驚了,今夜諸位就在這氈房里面住吧。”
此時劉愿沖著少年微笑道:“十分感謝你,不過既是鄰里,我們也沒有意見。”
而后少年看到富弼等人都是安心地住下來了,便一人去氈房外牧羊。
不久后,劉愿與秦宣也走出了氈房,去外面來透透空氣。
劉愿此時看見少年就在羊群的旁邊坐著,于是他走過去對著少年道:“你父母呢?我怎么沒有看到你的父母啊?”
此時少年也就是心平氣和地說道:“我父母在兩年前被人誣陷致死,如今已經是孤身一人了。”
接著劉愿不禁也深感惋惜,而后他也安慰道:“我雖然不知此事的詳細過程,不過還請你不要就此悲傷過度,你應該振作起來。”
聽到劉愿這番話后,少年便也道:“已經兩年了,我早就走出了陰影。”
而后少年指著遠處上京的方向道:“我父母就是在上京遇害,因此上京這個地方,我此生再也不會涉足。”
少年說罷,劉愿也是嘆了口氣,而后他看著遠處的牧民趁著夜色也將牛羊趕回來。
而后秦宣又走了過來對著劉愿道:“劉大人,這里天冷,我們回去吧,見劉六符一事你得再和富大人商量商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