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路叛軍現在在何處?有多少人馬?”
李重俊一到洛陽,便急忙召見狄青,詢問有關叛軍的情況。
“啟稟圣上!逆賊李重福占據山南道后,便留在原地觀望,手中有數萬兵馬!”
“太平公主與七個州的刺史,此刻聚集在酸棗,有五萬兵馬!”
“臨淄王李隆基,現在屯兵于河內,手中有一萬五千人馬。”
“相王李旦,從相州出發,正趕往酸棗,打算與太平公主合兵一處,相王手里大概有一萬兵馬!”
“其余七十余州刺史,也都帶著各自人馬,趕往酸棗匯合!”
“各路叛軍少則一兩千人,多則上萬人!”
“李存孝將軍,已在武牢關據守!圣上不必憂心!”
狄青說道。
“朕倒不是擔憂各路反賊,他們不過是一群烏合之眾,各懷鬼胎罷了!”
“朕的皇兄李重福,無經天緯地之能,卻犯上作亂,自絕于宗廟社稷!其不足為慮!”
“朕的姑姑太平公主,皇叔李旦,雖有實力,卻能力不足,又各自心懷鬼胎,不能同心同德!”
“要解決他們,也不是什么難事,真正讓朕擔憂的是臨淄王李隆基,朕這個堂弟可沒有那么簡單!”
李重俊說道。
如果說,在這些叛賊當中,誰最讓他忌憚!
不是勢力通天的太平公主,更不是寬厚恭謹,擁有中材之資的相王李旦。
而是歷史上,發動唐隆政變,開創大唐盛世的臨淄王李隆基!
一個能夠開創開元盛世的帝王,豈是一個簡單人物。
別看他現在好像沒什么實力一樣,但他身邊圍繞的哪一個不是能力卓越之輩!
“圣上是擔心臨淄王李隆基,會成為心腹大患?”
狄青疑惑道。
“沒錯!臨淄王李隆基的存在,讓朕有些不安!”
“立刻傳令給李存孝,命他率領三萬兵馬,去河內給朕先干掉李隆基!”
李重俊對身旁的余遠恩道。
“奴才這就去!”
余遠恩領命,退了出去。
“圣上!要是讓李存孝將軍去消滅臨淄王,那何人鎮守武牢關?”
狄青問道。
武牢關又稱虎牢關、汜水關,因為避唐高祖的祖父李虎的忌諱,改稱武牢關。
武牢關在東都以東,是東都東邊門戶和重要的關隘。
南連嵩岳,北瀕黃河,山嶺交錯,自成天險。
大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之勢,為歷代兵家必爭之地。
武牢關要是丟失的話,叛軍便能夠長驅直入,直接打到東都。
“令關勝、武松二人領兵五萬,鎮守武牢關便是,何需畏懼叛軍!”
李重俊不以為然道。
現在,他只想先干掉李隆基,至于其他叛軍,他完全不放在眼里。
何況,他手里還有兩張十萬人馬的召喚卡,隨時都能夠召喚出大軍來,根本用不著害怕。
關勝、武松領命而去!
……
次日,相王李旦趕到酸棗與太平公主匯合!
來的還有衛州、定州等河北道八個州刺史。
“臣等恭迎圣上!”
李旦騎馬進入酸棗,太平公主便率領文武官員,迎接李旦到來。
“皇妹,諸位愛卿免禮平身!”
李旦下馬,伸手扶住太平公主,對各州刺史道。
“皇兄,臣妹已在大營設下酒宴,為皇兄接風洗塵,共同商議進兵對策!”
太平公主拉著李旦,走入大營!
“皇妹,為何不見我兒三郎?”
李旦沒有在人群中,看到李隆基,便問太平公主。
“隆基現在屯兵于河內,我早已派人去通知他了,明日一定會到!”
太平公主道。
進入大營,李旦與太平公主坐于主位,其余刺史分坐兩旁!
“逆臣賊子李重俊欺天罔地,弒君弒父;不忠不孝,狼戾不仁,罪惡充積!”
“承蒙諸位相助,擁護朕為新君,今大集義兵,誓要討伐逆賊李重俊。”
“望興義師,共泄公憤;扶持皇室,拯救黎民,望諸公能與朕同心同德,永保大唐江山!”
李旦舉杯,發表感言!
“圣人萬歲!大唐千秋永固!”
太平公主第一個舉杯響應。
“圣人萬歲!大唐千秋永固!”
各州刺史紛紛舉杯響應!
隨后眾人一飲而盡!
“武牢關乃東都門戶,只要拿下武牢關,攻破東都指日可待!”
“如今,需要一人為先鋒,前往武牢關挑戰,不知哪位愛卿愿往?”
李旦看著各州刺史道。
“圣上!臣愿為先鋒!”
濮州刺史孫烈起身說道。
“好!喝了這杯酒,朕為愛卿踐行!”
李旦親自倒了一杯酒,讓宦官送到孫烈面前。
“多謝圣上賜酒!”
孫烈行禮謝恩,接過酒杯一飲而盡!
孫烈引本部兵馬五千余人,朝武牢關殺去。
孫烈來到武牢關下叫陣!
關勝、武松等人登上城頭觀望,卻見只有孫烈這一路人馬,在城外叫陣。
“亂臣賊子,安敢張狂!待我下去取其首級!”
關勝捋胡須說道。
“拿酒來!”
武松見狀,命人斟一杯熱酒,遞到關勝面前:
“哥哥喝了這杯酒再出戰,我再次祝哥哥旗開得勝!”
“酒且放下,待我斬了那廝,回來再喝也不遲!”
說罷轉身下樓,提到飛身上馬。
武牢關大門洞開,關勝策馬飛馳而出。
城頭上,武松親自擂鼓,為關勝助威!
“來者何人?報上名來!我刀下不斬無名小卒!”
孫烈見來的是一位身高八尺五六,細細三柳髭髯,兩眉入鬢,鳳眼朝天,面如重棗,唇若涂朱的漢子,大聲喊道。
“汝不配知我姓名!受死吧!”
關勝大吼一聲,拍馬上前,朝孫烈殺了過去。
孫烈被關勝的氣勢嚇的大驚失色,急忙調轉馬頭逃離。
關勝則窮追不舍,很快便追上孫烈,只見關勝手起刀落,干凈利落的將孫烈斬于馬下!
孫烈手下將士大驚失色!見主將已死,紛紛四散逃離。
關勝見狀哈哈大笑,撿起孫烈的頭顱,轉身返回武牢關。
“哥哥果然神勇,這杯中之酒,還有余溫!”
關勝伸手接過武松手酒,一飲而盡。
隨后,打發人去東都,將這里的情況,告訴李重俊,并將孫烈的首級一并送給李重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