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全場的注意力都集中到了自己身上,盧滿強心理微微有些得意。
他雖然也拿過青歌賽通俗唱法組的金獎,也曾經(jīng)是紅極一時的著名歌手,但壞就壞在曾經(jīng)兩個字。
現(xiàn)在的他就是個過氣歌手,已經(jīng)很少觀眾知道他,聽他的歌了。
他也不甘心就這樣靠著老歌吃一點殘羹冷炙,想瘋了想再次翻紅。
所以當有人找到他時,他明知道對方是想把他當槍使,但他還是毫不猶豫地答應(yīng)了。
且不說找他的那個人在圈里的地位,隨手給他漏點資源都夠他吃飽了,還有這個蘇倫本身就是現(xiàn)在的當紅人物,找他蹭一蹭,那流量不就流過來了嗎?
至于說會不會有爭議?他怕的就是沒有爭議,沒爭議他靠什么博熱點啊。
“這其次呢,就是你唱的這首歌,煽情過度,不文不白,我想夸你有文采吧,但又好像差點意思,我要說你不行吧,但又好像有點那味兒,反正就是很奇怪,讓我心里不適。”
這話一說出來,臺下又是一片嘩然,觀眾們都在議論紛紛,直播平臺上竟然還有些人認為他說的有道理,發(fā)彈幕評論道:
“我也覺得蘇倫對古詩詞的化用,破壞了古詩原有的含義和美感。而且用的還不倫不類,這簡直就是對古詩詞的侮辱和對古人的不敬!”
“還菊花插滿頭,簡直可笑,誰會滿頭插菊花啊!”
雖然有一些這樣的論調(diào),但慢慢地就不對勁了,有很多彈幕和評論直接攻擊蘇倫本人了。
針對蘇倫本人的批評和謾罵開始瘋狂出現(xiàn),一開始還有很多網(wǎng)友自反的維護蘇倫,反駁網(wǎng)上黑子的言論。
但很快,他們就頂不住黑子有組織的爆破,又一次被打的潰不成軍。
比賽現(xiàn)場,在一片嘈雜的議論聲中,盧滿強繼續(xù)說道:
“這最后一點,也是最關(guān)鍵的一點,你這首歌叫《中華民謠》,你不覺得名字起太大了嗎?你這首歌配叫《中華民謠》嗎?”
盧滿強一番評論說得張兵、胡偉、唐琉英等評委十分不滿,都想發(fā)聲出來反駁對方。
沒想到,陳思竟然把點評權(quán)交給了監(jiān)審組的陳光海陳老。
陳老不僅是華國文聯(lián)副主席、華國音樂文學(xué)學(xué)會主席,他自己本身也是一名從業(yè)近50年的詞作家。
從他年輕時開始創(chuàng)作,一生中寫了1000多首歌,其中紅遍大江南北、群眾知名度很高的歌曲足足有46首!
這是絕大部分音樂人一輩子都難以企及的數(shù)字,在很多群眾耳熟能詳?shù)囊魳啡丝恳皇赘枘艹砸惠呑佣际浅B(tài)的情況下,這份成績單可見陳老的成就是多么令人震撼。
即便是到現(xiàn)在,陳老的歌曲依舊活躍在各種晚會、合唱比賽、重大節(jié)日等場合的文藝演出之中,不斷地有歌手翻唱他創(chuàng)作的歌曲。
更別說這50年來,他一手捧紅的歌手就有十幾個,帶過的學(xué)生、弟子更是遍布圈里,在音樂圈里可謂是首屈一指的人物。
盧滿強見陳老要點評,臉色頓時一變,他怎么也沒想到陳老會出來點評!
陳老可是監(jiān)審組的!
從青歌賽到現(xiàn)在,陳老在臺上可是一句話都沒有說!
現(xiàn)在突然要點評,其他評委老師都有點詫異,盧滿強更是有種不妙的預(yù)感。
陳老看都沒看盧滿強一眼,拿起話筒說道:
“既然小盧剛剛說了三點,那我也說三點吧。”
一句話,盧滿強頓時冷汗噔的一下就出來了,這下糟了,他成靶子了!
“首先,我個人認為,這是一首不可多得的好歌。朝花夕拾杯中酒,寂寞的人在風雨后;醉人的笑容你有沒有,大雁飛過菊花插滿頭。這一段歌詞,古典韻味十分濃厚,沒有深厚的古典文化基礎(chǔ),是寫不出這樣的句子的。”
“我們來看看開頭幾句濃縮了多少句詩詞,朝花夕拾香如故,晨鐘暮鼓人初定,這是一句;桃李春風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燈,這是第二句;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這是第三句。”
“這短短的四句話,化用了三首詩詞的典故,可見蘇倫的文學(xué)功底有多深厚。更別說后面還有化用了唐朝李白的‘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王昌齡的‘忽見陌頭楊柳色,悔教夫婿覓封侯。’和南宋林升的‘山外青山樓外樓,西湖歌舞幾時休’等等,都是大家耳熟能詳?shù)脑娋洹!?/p>
“雖然大家都背過這些詩,但有幾人能這樣化用,寫成這么好聽的一首歌呢?”
通過陳老的解讀,大家才驚訝的發(fā)現(xiàn),這么一首歌里,竟然藏有這么多的古典詩詞,還是吃了沒有文化的虧,只知道別人寫的好,卻不知道到底好在哪里。
陳老又對最后一句菊花插滿頭,給大家進行了一番科普。
唐朝時期,人們每到重陽節(jié)的時候,都有賞菊、喝菊花酒、插萸簪菊的習(xí)慣,到了宋朝時,重陽節(jié)頭上戴菊花更是成為全民風尚,后面逐漸演變成宋朝人不論男女都人頭上戴花的習(xí)俗。
“那其次,像這樣帶有古典文化韻味的歌曲,其實這首并不能算是首創(chuàng),從上世紀六、七十年代開始,就已經(jīng)有人開始嘗試這樣的創(chuàng)作,但是,小蘇的這首歌,應(yīng)該算是目前這一類結(jié)合古典文化創(chuàng)作的最好的一首歌曲。”
這句話說完,盧滿強早已是坐立不安,如坐針氈,本就有些熱的大廳里,盧滿強更是臉紅耳赤,滿頭大汗。
此刻的他,恨不得抽自己幾個耳光,真是腦子抽了跑這來蹭熱點!
也不看看這是什么地方!這遍地都是大佬,沒有一個善茬啊!
“這最后,我也來說說這歌名,中華民謠,中華民謠,這首歌一字一句里,唱的都是咱們國人留在血液里的故事,唱的都是先民傳承千年的文化和風俗,那么叫中華民謠又有何不可?至于說名字太大?”
陳老說到這里頓了一下,瞥了盧滿強一眼,說道:“我認為咱們創(chuàng)作歌曲,取名時只有合適不合適之分,而沒有大或者小之說,這種大或小的觀念,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是封建等級觀念。就像是古代的龍袍,只有皇帝穿得,其他人穿都要殺頭的。但是現(xiàn)在,你就算是天天穿龍袍都沒人管你。”
“說到這里,我希望小蘇你記住偉人說的一句話,那就是,我們的文藝創(chuàng)作,最終都是要為人民群眾服務(wù)的。”
蘇倫被陳老的點評深深感動,沒想到陳老這么厲害,只聽著一邊就把這首歌剖析得差不多了。
特別是陳老最后的那句話,更是讓蘇倫產(chǎn)生了深深地敬佩和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