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的月考,留給讀理學生的復習時間還是十分充裕的。周一的整個下午加晚上,他們都沒有什么考試了。
比如【大佬】,就在下午看起了最新一期的科幻世界。
不過,李文還是會認真復習的。物理多選漏選了兩道,實驗錯了一小空,最后一大題可能要扣掉一半的分數.......
李文感覺自己這一次還是發揮的挺不錯的,物理考成這樣,比上不足,比下有余了。
“大佬,你物理的最后一題是怎么做出來的啊?”李文忍不住問道。
物理的最后一大題涉及到了一個非線性的電磁學中多種狀態的分析,李文怎么思考都毫無頭緒。
“可能會有一些非常巧妙的方法來做吧,不過我用微積分的知識就直接做出來了?!贝罄谢卮鸬?。
“微積分?”李文感到疑惑,“這不是高等數學里的內容嗎?”
“和你們數競不一樣。”大佬擰開了自己的藍色水杯,喝了一口水,回答道,“我們物競反而是要學微積分的。”
“而且我們學得還是比較深入的,各種公式,技巧,競賽老師都有講過。平時的題目里也嘗嘗要用到?!?/p>
“原來如此.......那我以后有時間也要自學一下微積分了。”,感謝過了【大佬】,李文又回到了自己的復習節奏中。
明天下午的化學,是李文唯一沒有什么把握的學科。不過,之前也定下了這次的復習策略?;瘜W成績能保底,不被別人拉開太多就行了,李文也不強求。
所以,接下來的時間,李文打算先簡單復習一下化學,然后把剩下的時間都留給數學。
........
“呼......”,合上最后一本化學選修教材,李文一看時間,已經過了一個半小時了,但也算是勉勉強強把化學內容過了一遍了。
“這樣復習,保本是夠了?!崩钗男睦锉P算著,接下來要進行數學的復習。
先把明天數學考試中,有可能用到的公式整理到一張紙上。明天早上,在出發去考場前,還可以再看一遍。
再把之前在【提升班】里學到的知識好好回顧一遍,各種奇妙的技巧,方法,在考試中可能派上大用場。
“第二次看,我又有了新的理解和體會?”李文看著提升班的講義,喃喃自語。
第一次看,還是太快太趕了,沒有注意到一些頗為精妙的細節。有些步驟,看似簡簡單單,可讓李文自己寫都不一定寫得出來。
再一次重讀講義,能讓李文有大收獲的,一共有三處地方。通過這里,李文也感受到了自己數學思維的一些缺陷。
思維僵化,不夠靈活,這是李文對比競賽老師的解題過程得到的結論。
不過,和普通同學比,李文已經甩開他們太多了.......
?!?,鈴聲響起,周圍的同學紛紛起身。“已經過去這么久了嗎?”李文感嘆。沉迷在數學的學習中,李文不知不覺就忘記了時間。
“數學上能做的工作都已經做了,晚自修的時候,再寫一張卷子來保持一下手感。”李文也確定了晚上的學習內容。
接下來的晚自修,李文就按自己的節奏學習著。
晚自修的中間,15班的數學老師還出現在了教室里,回答了一下學生復習時產生的各種疑問。不過,李文倒沒什么要問的東西。
第二天早上,出現在考場里的李文,已然是信心滿滿。沉浸在數學的世界里的他,已經屏蔽了環境中嘈雜的聲音。
拿卷——寫題——交卷,這是他現在,在心中唯一想到的東西。
【考試開始】冷漠的女聲響起,李文迅速的做起了題目。
數學的考試時間一共是兩個小時,李文這一次,要快速寫完選擇和填空的題目,為后面的大題留下充足的時間。
三十五分鐘過去,李文已經做完了選擇和填空里幾乎所有的題目。
不過,李文還是不得不放棄了一道大計算量的題目。畢竟,李文的計算能力和頂尖高手比起來,還是差了一點。
前面的幾道大題,還是為了區分普通學生和數學比較差的學生所設的簡單題和中檔題。
這些都被李文輕松的一一解決。
目光來到了倒數第二道大題上,這時,離考試結束還有一個小時,而最后兩題的分值是13分和14分。
也就是說,李文接下來即使一分不得,數學成績也大概率能超越班級的中位數。
倒數第二題是一道大計算量的函數題,這題一共三個小題,分數按2,4,7分配,計算量一題比一題大。
李文硬著頭皮計算著,各種字母,數字,符號,黑壓壓的占據了答題卡。更可怕的是,雖然理論上用任何一種方法都可以算出正確的結果。
但如果找錯了計算的方向,很有可能算到一半就因為式子太長太復雜而做不下去了。
不過,物競的學生倒是很喜歡這一類題。畢竟,他們平時要做的物競題目也是高計算量的。
“呼........”,伸展了一下自己的身體?;俗阕愣宸昼?,中間還換了幾種方法,李文也只算出一二兩問罷了。
“算了,繼續。”李文也不強求,把精力投入到最后一題。
還有三十五分鐘,李文感覺自己對最后一題還是很有把握的。不過,在做出一道難題之前,誰也不敢保證自己一定能做出來。
懷著緊張又期待的心情,李文看向了最后一題的題干。
最后一道題目是數列題,一共兩小問,每問七分,題目難度比上一次的小測要大多了。
不過,數列題,對剛進行過這一方面的強化訓練的李文來說,卻是正中下懷。
回憶類比了一下自己刷過的數列題,找了一個特殊的切入點,第一小題就這么的被解開了。
第二問......是數列和不等式結合的一道證明題,對學生水平的要求極高,證明過程也略微復雜。不是靠什么【數學歸納法】就能解決的。
不過,通過反復的思考和嘗試,李文還是一步一步的解開了最后一題。
抬頭一看考場里的鐘,離考試結束還有五分鐘。
“不錯?!?,李文對自己的發揮非常滿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