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荬菜的長勢讓陳殊感覺到驚喜,他知道自己的實驗成功了,他相信自己肯定可以闖出來一個不一樣的出路,他說不定可以成為一個盤踞在鄉村的農牧業大戶。
只是在灣領這個地方,陳殊也覺得實在是地方有限啊,基本盤不夠大、土地的面積也比較有限。想要做大做強的話,這可能也是有點費力氣。
最簡單的,其實就是現在的灣領村幾乎沒有水田,想要種植水稻等作物都是沒有可能的事情。
張秀榮也覺得比較驚喜,看著苦荬菜說道,“這苦荬菜長得好,就是稍微少了一點。要是有著半畝地,不要說再養一頭豬了,我看兩頭豬也都能養。”
這么說也沒有什么問題,苦荬菜的話正常的來說年畝產量達到一萬斤并不需要大驚小怪。
陳殊則立刻說道,“那我們把這旁邊的地再開出來一塊,小豬要吃點飼料。我們現在要是再種一塊地的苦荬菜,大概能夠趕得上小豬稍微長大一些。”
這也算得上是錯過了最佳的養豬階段,絕大多數的農村人家都是在過完年就逮來小豬養著。差不多十個月的時間,也就可以殺年豬了,過一個還算稍微肥一點的年。
陳四清則搖了搖頭,有些惋惜,“先看看吧,這些苦荬菜到底能長成什么樣子還難說。”
逮來一頭小豬也是要花些錢的,要是這些苦荬菜沒有長起來,到時候家里可就很難養得起兩頭豬了。還是再等等,現在可不能冒險。這樣的一些農民們,也沒有太多的資本去冒險。
要不然的話,很有可能就是傷筋動骨了,一家人就要更加苦哈哈了。
就在陳殊有點惋惜的時候,陳四清繼續說道,“再開一塊地倒是可以,這個苦荬菜的種子好像挺好。苦荬菜多一些的話,我們也少出去打豬草,能夠省點功夫。”
陳四清這樣的做法也沒什么問題,這些苦荬菜到底能長成什么樣,是誰都難保證的。現在就去買頭小豬崽,誰知道這些苦荬菜會不會只是現在長的好,接下來就不長了?!
再開一塊地也沒多少關系,家里到底還是養了一頭豬的,就當是給家里的豬準備的豬食好了。
有著父母再開地,效率就快了很多。至于這個時候的陳殊,自然也沒有閑著。
“你好好的非要在前面栽棵竹子干嘛?”陳四清皺眉,覺得陳殊就是在幫倒忙,“你不是不知道,竹子這東西根太厲害了,一下子就鉆的到處都是。”
竹子的根系確實發達,但是陳殊有他的想法,“不要緊,它就在外面,不會搶營養。我按照格局做的,要不然我的苦荬菜也不會長得那么好。”
陳四清樂了,覺得陳殊這傻小子還是在做夢,“那好,那塊田的苦荬菜長得好是你在奇奇怪怪的擺弄。那我就要問了,這兩塊地看起來也不一樣,外頭的擺設不一樣。”
“因地制宜、因勢利導。”陳殊實話實說,這就是事實,“主要還是這兩塊地不一樣,方位、環境不一樣,所以布置當然不一樣了。說了,你也不一定能懂。”
由著這個不省心的兒子作妖吧,這個年齡段的孩子確實不好對付,一個個的都不省心。
在挖著地的張秀榮問道,“其他人馬上要放暑假了,你到底是怎么個打算?要復讀早點說,我們去初中找老師說說。真的要說不讀書了,我們也得給你找個事情做。”
陳殊想了想,說道,“我好像有種田的天賦,打算在家里種田。我弄一塊地,綠色有機蔬菜很受歡迎。”
陳四清就問道,“什么綠色有機蔬菜我不知道。我就問你啊,現在種菜的能賣幾個錢?我們這邊家家戶戶都有菜園,鄉里倒是有個菜市場,有多大你也心里有數。”
去鄉里,走路都要四十分鐘。這要是去市里的話,從鄉里搭中巴,沿著崎嶇的山路開過去得一個半小時左右。這里,確實有些交通不便,但是這就是事實。
更何況現在的宛陵,不要說現在只是一座破落的小城市了。就算是未來,都只是四線城市。
現在就去搞種植,難度可能有點大。畢竟現在的很多農村家庭都是自給自足,起碼蔬菜是自給自足的。除非是比較‘特殊’的蔬菜、水果了,尋常人家不會栽種,這樣才有一定的市場空間。
陳殊想了想,說道,“那要不,我們承包一個魚塘,我們搞養殖好不好?”
陳四清指著村外,說道,“我們村底下有一個小水庫,得有五十畝。你去承包看看,你能拿的出來承包費了?”
水塘的話,村里其實倒是也有幾口水塘,但是基本上都是‘名花有主’了。基本上都是村民在年初的時候放進去一些魚苗,年尾的時候抽干水,到時候也就可以逮魚了。
鰱魚、草魚、鳊魚這些家魚為主,除了可以過年的時候吃,也可以賣點錢。
陳殊心動了,說道,“我們村上的塘,沒說是哪家的吧?”
“這倒沒有,又不是山場,基本上也就是哪個放了魚,基本上算是那個人的塘了。”張秀榮這個時候開口,說道,“都是有本事的,長友、小勇和你小表叔、老四子,他們幾個都是能人,把塘給占了,都好幾年了。”
這一下看起來想要搞水塘養殖都不成了,這水塘也是搶手貨啊。
畢竟放進去一些魚苗成本不算太高,想起來了扔點水草進去當魚食。基本上沒有太多的養殖成本,也不會太費事,自然也就比較搶手了,畢竟還可以有一些產出的。
種植計劃還沒開始,這就發現好像沒前景。不只是市場的問題,也因為灣領這邊的農田等等太少了,根本沒辦法做大做強、形成規模啊。
養殖計劃同樣也是胎死腹中了,成本不夠是一回事,也是沒有什么用武之地。
“其實真的要是養魚的話,好像還行。”陳四清這個時候也說道,“董村、劉村,那邊都有大塘,都給人承包了在養魚,好像還不錯,要不然也不會養這么好幾年。”
張秀榮笑著說道,“那是,不賺錢、沒好處的事情,你看誰愿意做?”
種植計劃展開看起來不順利,養殖計劃似乎也是要無疾而終了,這讓陳殊有點受打擊。
不過他或許也沒有意識到,就算是有田、有池塘,他的父母未必就會支持他去搞養殖。說到底就是陳殊沒有做過這個行業,誰知道到底能不能成功呢。
如果是億萬富翁的家庭,家長們或許不介意拿出個幾百萬給孩子練練手,虧了也沒什么大不了的,就當作是買個教訓。
但是對于一些經濟條件比較拮據的家庭來說,每一分錢都要精打細算,他們可經不起什么損失。
陳殊覺得自己的前途,好像是有點渺茫啊。看似是得到了金手指,只是這第一桶金想要得到,這看起來也不是什么容易的事情。
得仔細想想看了,陳殊覺得自己還是需要仔細考慮一番才行,他絕對不能就這么認命了。要是不努力爭取一下,那么他會看不起自己。現在看起來各種條件都不成熟,但是這也沒什么關系。
要是能那么容易就成功,那就不會有這么多的失意人了!
還是得發揮出來自己的優勢,還是的利用好現有的一切資源,可以先搞些簡單點的、規模小的。投資小、見效快,這也是為了能夠更好的積累資本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