殺豬這樣的事情,基本上也都是集中在年關。陳殊家也要開始準備殺豬了,家里養了兩頭豬,足夠膘肥體壯了,這個時候可以宰了。
腌些臘肉、灌點香腸,這都是在年關需要做好的事情。
陳四清心情很好,對陳成說道,“老三,等下拎兩條肋條回去,自己收拾一下。”
陳成笑著點頭,“那我等下把錢拿給你。”
“錢你留著,你手頭上還有錢吧?”陳四清作為哥哥,還是很關心弟弟的,“開年后給房子刷一刷,再找人幫你說個媒。一個人過日子不行,亂糟糟的。”
陳成就有點為難了,要說不著急那也是假的,“手頭上有錢,現在人家也看不上我。”
“怎么看不上了?!”陳四清沒好氣了,自家弟弟還是很好的,“開年跟我們一起養蝦子,你一個月拿個一百塊錢,你看看能不能找到人!旁的事情你也不要管那么多,踏踏實實的跟我養蝦子。讓你二嫂、讓你姐幫你說人。”
對于未來的生活,陳成以前其實也是有些迷茫的。
就那么一點山場,種些茶葉也賺不了幾個錢。這么些年來也確實想要找人說媒,只不過基本上都是覺得他家里窮、看不上。而現在的話,陳成多了些期待和底氣。
大概也是這半年來幫著養蝦,要說一下子賺到了多少錢肯定不至于。可是陳成也知道,自己賺的錢比起絕大多數村民還是要多一點。如果明年繼續幫忙養蝦,說不定賺的更多。
有期待,自然是再好不過的事情,未來的生活還是需要過好的。
有著美好的期待,自然是再好不過的事情了。畢竟就算過完年,虛歲也就是二十六。在這個年代的農村,這個年齡還沒有結婚確實是比較晚了,但是也不算特別晚。
陳殊對此還是樂見其成的,如果能夠力所能及的幫助到親人,那當然是再好不過了。
殺豬湯很熱鬧,也是因為陳殊家今年的經濟狀況比較好。如果是以前,殺了豬之后肯定是要賣掉一點豬肉。但是今年不需要這樣,可以省著點、可以幾乎將豬肉全都留下來。
“燉點排骨湯。”陳殊饞得厲害,說道,“好長時間沒喝排骨湯了,可惜沒苞谷或者冬瓜。”
張秀榮就沒好氣說道,“就你會吃!排骨湯多麻煩!”
事實就是現在很多的人還真的不喜歡排骨,沒有肉不說,也熬不出來什么豬油。這排骨頗有一點雞肋的意思,不是特別受歡迎。
“等下給你姑送點豬肉過去,她家沒養豬。”張秀榮開口了,分配著任務,“給你大姨家也送點豬肉,就你兩個老表總是來幫忙。”
陳尚川連忙說道,“媽,我去大姨家!”
家里的這些親戚當中,就是小叔家也大姨家是最親近的。當然大舅和姑姑家也算走動的比較頻繁,只是也各有各的難處。現在大家都是在苦哈哈的過日子,所以有些事情也就精打細算的厲害。
至于大伯家雖然看似不大特別親近,倒是也沒有特別遠。要說真正比較遠的親戚就是小舅家,主要原因就是小舅母有點勢利眼,三個女兒要么考上了中專、要么考上了大專,看不上窮親戚。唯獨和大姨家走的近,也是因為大姨家的小表哥學習成績很好。
陳殊拎著豬肋條出發了,還帶了一大塊板油。
一邊走著山路,陳殊一邊嘀咕,“買不起四個輪子的,這邊的路也沒辦法開。兩個輪子的總行吧,買個摩托車現在夠嗆,買個自行車應該沒問題!”
艱難跋涉一個小時左右,陳殊這才到了小姑家。
“表哥。”王歡歡就在門口,看到了陳殊很開心的打招呼。
陳殊笑著點頭,“我姑呢?”
“在河里洗衣裳。”陳殊拎著豬肉和板油走向灶屋,“今天殺了豬,送點豬肉和板油過來。過幾天去我那,撈幾斤蝦子回來過年吃。”
就在這個時候,王兵從房間走出來,“怎么曬的這么黑?”
看著表哥,陳殊忍不住樂了,“都近視了啊?要是考不上大學的話,養蝦子我都不帶你。”
“帶我,我去養蝦子!”王歡歡連忙開口,這也是個學渣,“我馬上就畢業了,不知道做什么。我去養蝦子,肯定能行!我還會水!”
王成林這個時候也從鄰居家回來了,看到陳殊也笑了起來,“真的稀客,半年沒看到你了。”
“姑爺,我天天在養蝦子。”陳殊連忙解釋,對于這個有些古板的姑父說道,“今天家里殺了豬,我媽喊我送點豬肉和板油過來。”
王成林立刻‘埋怨’起來,“來了還帶東西干嘛?養個豬也辛苦。”
“去給你老表泡杯茶啊!”王成林轉頭,對女兒說道,“你老表大老遠的過來送東西,連杯茶都沒有啊?!”
陳殊也沒拒絕,反正也都是同輩。
坐在門口曬著太陽,端著茶杯喝口茶,這也是挺愜意的。
“晚上在我家吃飯,我早點燒飯。”王歡歡開口了,說道,“早點吃好了還能回去,要是不要看蝦子,晚上就在這睡,明天再回去。”
想到什么一般,陳殊連忙說道,“你燒飯我不敢吃,太辣了!”
陳殊吃不了太辣的食物,但是他姑姑一家都特別能吃辣,這讓陳殊有點吃不消。
“我少放點辣椒,炒兩個不辣的就是。”王歡歡很有信心,她的家常菜做的挺好,“你要是不在這吃飯,你姑能說你好幾年。”
也對,放下東西匆匆就走,估計確實是要被姑姑嘮叨很久。
陳光貞拎著籃子回來了,看到了陳殊很開心,“你還真的是稀客了,我還以為不認你姑姑了!”
站起身的陳殊立刻說道,“姑,旁人不知道,你還不知道啊。我一直在養蝦子,那邊都離不開我。你是不知道,我在小壩都住了大半年了,就這幾天稍微閑點。”
“再忙,也要到姑姑家來。”陳光貞將籃子遞給女兒,笑著打量著陳殊,“本來還說你爹媽不容易,就屬你最讓人操心。哪曉得你這么爭氣,養蝦子養的這么好!”
就在這個時候,姑姑家隔壁鄰居也過來了,“光貞,這就是你娘家那個大侄子?”
“就是這個,以前總是過來,和你家洋洋還干過架。”陳光貞很得意,笑著說道,“就是養蝦子的那個,你曉得吧?”
鄰居立刻接口說道,“怎么不曉得,都說灣領出了個大能人,是你娘家兄弟。”
“我兄弟有點本事,我這個大侄子更有本事,蝦子基本上就是他在弄。”陳光貞滔滔不絕的說著,驕傲無比,“對了,上次跟你說的那個事情你記得催一下。我家老小現在也跟著養蝦子,一個月得有五六十塊錢。”
陳殊一下子明白了,趕緊幫忙說道,“不止,今年養的少,一個月也有六十了。明年養的多,我小叔一個月最少一百。”
鄰居眼前一亮,但是也有些懷疑,“真的假的?一年能賺一千多啊?這事你能做主?”
“都說好了的,我家小叔的事情我爸媽都說了的。”陳殊也知道嘴上沒毛辦事不牢,只能這么說道,“我小叔家今年下半年最少賺了三四百,還有一些山場,一年怎么也能弄個七八百。”
鄰居這一下是真的心動了,說道,“光貞,那我回頭去找我大舅子說一聲,真要是這么個情況也好。我家小姨子你也曉得。”
陳光貞連忙說道,“就是知道才上心啊,我家老小現在也出息了,旁人想要來說媒我都不答應。旁人也不認識,你家小姨子也是知根知底的。”
陳殊覺得自己就在旁邊喝喝茶、吃吃瓜就好,這些事情輪不上他發表太多的觀點。
還是去灶屋吧,辣椒醬沾鍋巴,絕對是一種美味零食。
王兵看著陳殊,開玩笑說道,“馬上要吃飯了,你還吃這么多鍋巴!”
“就是,說不能吃辣的,沾辣椒醬沾的這么多!”在炒菜的王歡歡也跟著說道。
陳殊一邊嚼著鍋巴一邊說道,“我家里留不住鍋巴,都能吃。對了,晚上燒鍋巴湯,香。”
在添柴的王兵明白,說道,“那我留點底火,鍋巴炕的厚一點,燒鍋巴湯也香。”
莫笑農家臘酒渾,主要也是只要會吃,還是有很多美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