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萍這人忘性大,十次上學七八次忘帶校卡,每一次都要等上半天,等一群認識的同學一起擁著進去,值日生有時就沒空挨個的看。
她們站在一旁小賣部的門前等,小賣部阿姨和詹萍熟,有一茬沒一茬的拉她聊天。她們聊最近熱播的電視劇,聊哪個突然躥紅的男明星成為她們的新“老公”。倪漫華不想參與,就站在一旁望著來來往往的學生,順便幫詹萍看著有沒有認識的,別錯過了。
倪漫華的主要觀察區域,是公交站臺,挨她們這邊的,還有對面的,一輛輛公交車經停,一波又一波學生跑下來。不過十分鐘,就零零散散湊夠五六個同學。
也還好他們來得早,這會七點五十五,就差五分鐘上課,詹萍和小賣部老板還意猶未盡,身旁同學已經催她們進去了。
倪漫華走過去拉詹萍的手,越過她肩頭,看見不遠處有一個人正慢悠悠往他們這邊走來。
倪漫華的動作霎時停下。
校服上衣的兩顆扣子總是緊緊扣在一起,走路時一只手要插口袋,一只手則拉住書包側旁多出來的帶子,是十六歲的路觀海。他正往她們這邊走來,低著頭,沉浸在自己的世界。
“走了走了,你拉我自己在這發什么愣啊。”詹萍用兩只手包住倪漫華的臉頰搓了搓:“怎么?看帥哥呢?”
“別瞎說,快進去。”在詹萍順著倪漫華目光看去的那一瞬間,倪漫華按著她的腦袋推她往學校里走。
一行人踩著上課點走進教室,倪漫華挨著窗坐好。爬了四層樓,覺得胸口有點悶,她伸手開窗,身旁詹萍一邊拿出課本一邊小聲說:“哎,中午咱不吃食堂,有人請吃飯。”
因為中午午休時間不長,走讀生經常不回家吃飯,在食堂將就吃點,然后往教室桌上一趴。倪漫華和詹萍這樣的藝術生,偶爾還會跑去琴房練琴。
不知道又是誰請吃飯。詹萍在學校玩得開,今天認個哥哥明天收個弟弟,每次有人請客吃飯,都會帶上倪漫華。
但是……她今天又沒帶校卡,住校生中午不能出校門,怕得要找姜嵐借了。
倪漫華這么想著,窗外鬧哄哄的跑過幾個人,林想、吳波、駱擇禮。八班就在他們隔壁,這三個人趕著去上課,經過窗戶時還往里看了一眼,倪漫華不知道他們是在看誰。
詹萍賤倒是突然賤兮兮的笑了:“你看那個衣領翻起來長得跟猴似的小子,周六讓我給踹屁股了。”
倪漫華一愣,轉過頭看她:“你們那天都干什么了?”
詹萍的嘴咧得更開,她眼珠子一轉,想著想著竟然猛地笑了出來。
數學老師帶著怒氣用黑板刷狠狠地敲了下講臺:“詹萍你一早就想去外頭吹風是不是?”
附近的同學都看過來,詹萍連忙閉嘴,用眼神示意倪漫華下課再和她說。
可一整個早上,詹萍一下課就跟班上男生瘋去了,只有最后一個課間拉倪漫華去了趟廁所,像是早把這件事拋到腦后。
打下課鈴,老師離開,同學們在座位上飛快地收拾東西。倪漫華拍了詹萍一下要她趕緊去借校卡,姜嵐收拾東西去食堂搶飯的速度很快。
詹萍擺擺手,從抽屜里拿出一張校卡扔桌上,她今早四處打聽誰不出校門,終于逮著一個眉清目秀和她又幾分相似的人。
只是倪漫華看著那校卡半天才緩過神來:“你拿男生的校卡出去,真當門衛瞎啊?”
“那有什么辦法,你看他這鼻子和我還挺像,我一會就說我進校那會短發。”
“你怎么不找姜嵐?”
“我沒告訴你今天中午是蹭人家請她的飯嗎?”
倪漫華徹底被她繞暈了。姜嵐的時間大都花在追星上,朋友不多。況且姜嵐在食堂辦了飯卡,不像倪漫華和詹萍在學校只是偶爾買一頓,所以通常不會和他們外出。
這會姜嵐已經走過來了,催促她倆快走,為了不讓不認識的人等太久,倪漫華便沒再問。
地方是姜嵐帶著去的,校外一個店面不是很大的小飯館。這家飯館環境還不錯,再要好一點的就得走到五百米外的商場,中午時間不夠。
服務員送菜單過來,詹萍開始看菜了。倪漫華問姜嵐:“今天是誰請吃飯,你帶兩個人不太好吧。”
“八班的,詹萍也認識。”姜嵐抬手撞了撞詹萍,她倆相視一笑。
八班的?倪漫華頭皮一緊,有種不好的預感。她坐在靠里的位置,已經隱約看到玻璃窗外的幾個人影。
沒一會,他們推門走了進來。吳波領頭,才靠近詹萍就站起來揮手:“瘦猴子,你是剛跟人打了一架嗎?”
吳波白色校服領上,沾了一道棕黃色的泥印,倪漫華早上見他的時候還沒有。
吳波看著詹萍揶揄的目光有些尷尬:“不小心蹭到的,我們仨是住校生……”
三個住校生,班里借不到那么多校卡,他們平時又總要出來,在發現學校花園那有一個隱秘的狗洞后,就開始不走尋常路了。
可他們不只三個人,走在最后的路觀海,校服還是那么干凈,前面的人把座位都占了,他就順勢坐在了倪漫華的身邊。
詹萍和吳波是一類人,話多不認生,他們倆你一言我一語的介紹著,詹萍把倪漫華夸得多離譜,吳波就把路觀海吹得有多厲害。
倪漫華這時才知道,除了她,這桌上的其他人都認識了。
周六在商場里,詹萍和姜嵐從女廁所出來,看見一個人鬼鬼祟祟的趴在那里東看西看,詹萍以為他是流氓,一腳就給踹屁股上,沒想到竟是隔壁班的校友。
詹萍那天踹的人是吳波,吳波說他把姜嵐給認成自己表姐,想確認一下。后來他們幾個一起吃了飯,還打了電游。
他們比賽玩敲鼓,說輸了的周一請客吃飯,幾個男生原想著在女孩子面前耍耍威風,沒料到姜嵐學了八年的架子鼓,對付他們小菜一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