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假來臨,禧倩和森龍并沒有因為放假而放松對學習和真相探尋的努力。
他們制定了詳細的寒假學習計劃,每天通過視頻連線一起早讀,互相監督背誦古詩詞和英語單詞。上午和下午分別安排了不同科目的學習時間,做習題、整理錯題集、閱讀課外書籍以拓寬知識面。森龍的數學較好,他會在視頻中耐心地給禧倩講解數學難題;禧倩則在語文和英語的學習上分享自己的學習心得和技巧。
在尋找匿名信真相方面,他們利用社交軟件保持密切聯系,交流各自收集到的信息。森龍發現蘇瑤在寒假期間經常瀏覽一些關于校園情感糾紛的論壇,他覺得這可能是個線索,便告訴了禧倩。禧倩則從同學那里得知蘇瑤在假期里和一些其他班級的同學有頻繁的聚會,她懷疑蘇瑤可能在聚會中透露了匿名信的事情。
于是,他們決定在保證自身安全的情況下,嘗試從蘇瑤的這些朋友入手。森龍通過朋友關系結識了一位與蘇瑤有聚會交集的同學,在巧妙的交談中,旁敲側擊地詢問關于蘇瑤近期的異常話題。禧倩則在班級群里發起了一個關于寒假趣事分享的話題,試圖引導蘇瑤或者她的朋友不小心透露出與匿名信相關的信息。
盡管寒假充滿了各種挑戰和不確定性,但禧倩和森龍相互扶持、相互鼓勵,他們堅信只要堅持下去,無論是學業上的進步還是匿名信真相的水落石出,都終會到來。
隨著寒假的推進,禧倩和森龍也沒有忽視寒假作業這項重要任務。他們將寒假作業根據科目和章節進行了細致的劃分,制定了每周的作業完成計劃。
每天在完成既定的學習任務后,就會開始認真對待寒假作業。做數學作業時,森龍會把每一道解題步驟都寫得清清楚楚,遇到復雜的應用題,他會在草稿紙上反復畫圖、計算,還會把自己的思路講給禧倩聽,幫助她理解。禧倩在寫語文作文時,會先和森龍討論作文的主題與立意,然后精心構思文章的框架,她運用豐富的詞匯和細膩的描寫手法,力求讓作文生動且富有感染力。
對于英語作業中的閱讀理解和寫作部分,他們會一起閱讀文章,分析其中的語法結構和詞匯用法,互相交流答案和理解思路。在完成科學作業的實驗報告時,他們會回憶課堂上的實驗過程,結合書本知識,詳細地記錄實驗目的、步驟、結果和結論。
他們還會定期交換作業進行檢查,互相指出對方作業中的錯誤和不足之處,比如森龍會提醒禧倩數學計算中的粗心錯誤,禧倩會幫森龍糾正語文作業中的錯別字和語句不通順的地方。
在緊張的學習之余,他們也經歷了不少寒假趣事。有一次,兩人相約去公園的湖上滑冰。森龍自告奮勇地要表演一個“花樣滑冰”動作,結果剛轉了半圈就失去平衡,一屁股坐在冰面上,滑稽的模樣讓禧倩笑得前仰后合。還有一回,他們一起參加社區組織的寫春聯活動。森龍本想大顯身手,可寫著寫著竟把字給寫錯了,急得他抓耳撓腮,禧倩在一旁又是好氣又是好笑,趕緊幫他補救。這些趣事如同冬日里的暖陽,灑在他們的寒假生活中,讓他們在相互陪伴與協作中,持續增進著感情與信任,也為這個充滿挑戰的寒假增添了許多歡樂的色彩。
春節將至,禧倩和森龍所在的社區舉辦了一場熱鬧非凡的春節集市活動。兩人興致勃勃地一同前往,穿梭在琳瑯滿目的攤位之間。
他們在小吃攤前停下腳步,品嘗著各種傳統美食,森龍被辣得滿臉通紅卻還不肯停下,禧倩則在一旁笑得眼淚都快出來了,趕忙遞上一杯熱茶。接著,他們又來到了猜燈謎的區域,一個個有趣的燈謎吸引著他們的目光。森龍皺著眉頭苦思冥想,禧倩則在一旁輕聲提示,兩人配合默契,成功猜出了好幾個燈謎,贏得了精美的小禮品。
集市上還有套圈游戲,森龍信心滿滿地拿起套圈,瞄準目標用力扔出,可總是差那么一點點,禧倩在旁邊給他加油助威,還親自上陣示范,終于套中了一個可愛的玩偶,森龍興奮地將玩偶遞給禧倩,說道:“這是你給我們帶來的好運。”
在參與這些活動的過程中,他們仿佛暫時忘卻了學校里的煩惱和匿名信的困擾。然而,在不經意間,禧倩發現蘇瑤也在集市的角落里,正和幾個同學在一起。蘇瑤看到他們時,眼神中閃過一絲異樣。這讓禧倩心中的疑慮又重新泛起,她輕輕拉了拉森龍的衣角,示意他注意。森龍看到蘇瑤后,眉頭微微皺起,兩人對視一眼,決定先不打草驚蛇,繼續享受這難得的集市時光,但他們知道,關于匿名信的真相探尋,在寒假結束后仍要繼續。
新冠肺炎疫情突然來襲,又恰逢春節這個特殊時期。禧倩和森龍所在的社區迅速行動起來,開始實施防控措施。原本熱鬧非凡、充滿節日氛圍的街道瞬間變得冷冷清清。
春節的走親訪友計劃全部取消,兩人只能待在家里。森龍每天都會關注疫情的最新消息,看著不斷攀升的確診數字,他的臉上滿是擔憂。禧倩則主動承擔起了家中的一些消毒防護工作,她認真地擦拭家具、噴灑消毒液,還提醒家人要勤洗手、多通風。
社區組織志愿者活動,為居家隔離的居民配送生活物資。森龍毫不猶豫地報名參加,他穿上防護服,戴上口罩和護目鏡,化身“大白”,忙碌在社區的各個角落。禧倩雖然有些擔心,但也為他感到驕傲。她則利用自己的繪畫特長,繪制了一些抗疫宣傳海報,張貼在社區的公告欄上,鼓勵大家共同抗擊疫情,保持樂觀心態。
在這個特殊的春節里,他們雖然無法像往常一樣盡情玩耍、享受節日歡樂,但彼此的陪伴和在抗疫中的相互支持,讓他們的感情愈發深厚。他們也深知,此刻個人的小情小愛與全社會共同抗疫的大愛相比,顯得渺小卻又無比堅定,他們愿意為抗擊疫情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也期待著疫情早日過去,生活重回正軌,繼續探尋那封匿名信背后的真相。
在春節期間,禧倩和森龍除了參與社區物資配送和繪制宣傳海報外,還能做許多事情抗擊疫情。他們可以利用網絡,在社交平臺上分享科學的防疫知識,如正確佩戴口罩的方法、洗手的詳細步驟等,以圖文并茂或短視頻的形式,讓更多的人了解防疫要點,提高大家的防護意識。
兩人還能組織線上的抗疫祈福活動,邀請同學們、朋友們一起參與,通過錄制加油視頻、制作電子祈福卡片等方式,為武漢祈福,為奮戰在抗疫一線的醫護人員和工作人員加油打氣,凝聚起更多的正能量,讓大家在這個特殊的春節里感受到溫暖與力量,在抗擊疫情的后方戰線發揮積極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