禧倩在疫情期間承擔起了歷史課的教學任務。她本想全情投入,為孩子們開啟一扇通往過去的知識大門,然而,蘇瑤的一番話卻如同一顆巨石投入她平靜的心湖。“禧倩,我聽到一些不好的傳言,有人說森龍出軌了。”蘇瑤的聲音在電話那頭有些猶豫,但話卻清晰地傳進了禧倩的耳朵。
禧倩瞬間愣住了,她怎么也無法相信森龍會做出這樣的事。但這個謠言就像陰影一般開始在她腦海中纏繞。在給孩子們上歷史課的時候,她明顯分神了。原本流暢的講述變得磕磕絆絆,她的目光時不時地游離于屏幕之外,心里亂成了一團麻。孩子們似乎也察覺到了老師的異樣,課堂的互動變得不再熱烈。
禧倩努力想要集中精力,她深吸一口氣,試圖將那些雜念暫時拋開,繼續講述著古代文明的興衰交替。可是,那幾句謠言就像咒語一樣,不斷在耳邊回響。她想起和森龍相處的點點滴滴,那些曾經的甜蜜與信任如今都受到了極大的沖擊。她不知道該不該去質問森龍,還是當作沒聽見繼續堅守在自己的崗位上。一邊是對愛情的堅守與信任,一邊是難以忽視的謠言帶來的困擾,禧倩在這兩難的境地里掙扎,而歷史課也在她的心不在焉中艱難地推進著,她只盼著這堂課快點結束,好讓自己能有時間和空間去好好思考應對這突如其來的狀況。
好不容易結束了這堂煎熬的歷史課,禧倩獨自坐在房間里,內心陷入了深深的糾結。她反復回想著與森龍在一起的每一個瞬間,那些一起度過的溫馨時光,森龍看向她時溫柔且堅定的眼神,都讓她難以相信出軌的謠言會是真的。
但蘇瑤的話又像一根刺,狠狠地扎在她的心頭,讓她無法釋懷。猶豫再三,禧倩決定還是找森龍談一談。她撥通了森龍的電話,手卻不自覺地微微顫抖。
森龍很快接起電話,聲音里帶著一絲疲憊:“親愛的,怎么了?現在不是在上課嗎?”禧倩沉默了片刻,鼓起勇氣說道:“森龍,我聽到了一些關于你的謠言,說你出軌了。我知道不應該相信這些,但我心里很亂,你能給我一個解釋嗎?”
電話那頭的森龍明顯愣住了,隨后傳來他焦急又無奈的聲音:“禧倩,這絕對是謠言。我在抗疫一線忙得不可開交,心里想的全是你,怎么可能做出這樣的事。你一定要相信我。”禧倩聽著森龍的話,心中的大石頭稍稍落了地,但仍有一絲疑慮:“可是,為什么會有這樣的謠言傳出來呢?”
森龍嘆了口氣:“我也不知道,但在這個特殊時期,可能會有各種不實信息滋生。親愛的,你是最了解我的人,我們一起經歷了這么多,你應該知道我對你的感情。”禧倩的眼眶漸漸濕潤:“我知道,只是我當時聽到的時候,真的慌了神。我還在給孩子們上課,結果整個人都亂了。”
森龍輕聲安慰道:“別擔心,我們不要被這些謠言影響。你在教學上也很重要,那些孩子還需要你。我會盡快查明謠言的源頭,澄清這件事。”禧倩點了點頭:“好,我也調整好自己的心態,相信你。”
掛了電話后,禧倩深吸一口氣,努力將注意力重新集中到教學工作上。她開始認真備課,思考如何在接下來的歷史課中讓孩子們更好地理解歷史知識,同時也暗暗告訴自己,要堅定地相信森龍,不要被謠言輕易左右。而森龍也在抗疫一線一邊忙碌著工作,一邊著手調查謠言的出處,決心守護好他與禧倩之間的感情。
禧倩努力調整自己的狀態,以重新建立與孩子們良好的關系。她在接下來的課堂上,真誠地向孩子們道歉:“同學們,上次老師狀態不好,是因為老師個人生活中遇到了一些困擾,但這絕不是借口。老師希望能得到你們的原諒,我們一起繼續愉快地探索歷史的奧秘。”
她開始更加用心地設計課程環節,增加互動游戲,比如歷史知識搶答競賽,讓課堂氛圍變得輕松活躍起來。對于孩子們在課堂上提出的各種問題,無論簡單還是復雜,禧倩都給予耐心且詳細的解答,眼神中充滿鼓勵與關注。課后,她還會主動與一些學習有困難或者性格內向的孩子視頻聊天,了解他們的學習進度和心理狀況,為他們提供個性化的學習建議和心理疏導。
當孩子們分享自己在疫情期間的生活趣事或煩惱時,禧倩也會像朋友一樣認真傾聽,給予溫暖的回應和支持。她組織孩子們開展線上歷史文化展示活動,鼓勵他們通過繪畫、演講等方式展示自己對歷史知識的理解和感悟,進一步拉近了與孩子們之間的距離,漸漸地,孩子們與禧倩之間的關系更加親密信任,課堂上充滿了歡聲笑語和積極的探索欲。
森龍結束與禧倩的通話后,眼神中透露出堅定與決然。他深知,若不及時處理這惡意謠言,不僅會傷害到禧倩,也可能影響到抗疫工作的士氣。
他首先找到自己最信任的同事阿強,將事情的來龍去脈告知,兩人開始在有限的業余時間里排查線索。他們從身邊的工作人員入手,逐個詢問是否聽到過類似傳言,是否知曉謠言的傳播路徑。森龍一邊忙碌于抗疫任務,一邊見縫插針地收集信息,不放過任何一個可能的蛛絲馬跡。
在一番艱難的探尋后,他們發現原來是一名被森龍批評過工作失職的志愿者心懷不滿,蓄意編造了這個謠言并在志愿者群體中悄悄散播。森龍找到那名志愿者,看著他,目光嚴肅而冷靜:“我知道是你散播了關于我的謠言。在這個特殊時期,我們大家都在為抗疫努力,每個人都很辛苦,我批評你是因為工作,絕不是針對你個人。但你這樣造謠中傷,不僅破壞了我的家庭,也影響了團隊的團結和抗疫工作的開展。”
那名志愿者滿臉愧疚,低下頭不敢直視森龍的眼睛:“森龍,我錯了,我當時一時沖動,沒有考慮后果,我愿意向你和禧倩道歉,并且盡力去消除這個謠言的影響。”森龍微微嘆了口氣:“希望你能真正認識到自己的錯誤,我們現在的敵人是疫情,而不是彼此。”
隨后,那名志愿者在抗疫團隊的內部群里公開道歉,承認自己編造謠言的事實,并呼吁大家不要輕信謠言,要專注于抗疫工作。森龍也在自己的朋友圈和社區抗疫工作群里發布了聲明,表明自己與禧倩感情堅定,會一直堅守抗疫一線,同時也希望大家不要被不實信息干擾。
處理完謠言后,森龍感到如釋重負,他更加全身心地投入到抗疫工作中,他知道,只有抗疫勝利,才能真正守護好他與禧倩的未來以及整個社區的安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