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寤來,卻是一地凋敝塵中院。二人不解,乃拾主家箋,上曰:“欲曉今生路,南川告落書。”究其所指,乃向南行,見川而得,二人方依箋而行。
一路來,餓殍遍野,乃傾盡身財,救得不過百千之眾,尚有凄睹于無可奈。故問饑民緣何這般境地,方自饑民之口有得。
雨國之君信巫神,奉巫人,乃下令造百米金釜。因雨國金源匱乏,乃以糧于云國易。然今時雨國糧儲將乏,國君仍信巫人所曰:“待金釜得鑄,巫神乃臨,一切災難皆可盡除。”
見眾人之苦,乃不由忍。那思溟若搜視一番,乃估生身之玉,易金二兩,欲再賈些糧米。然今糧米卻一金不斗,方截沮而歸,只得同眾人剝木皮、拾野肴為計。
三日,雨國之君問政于臣,有曰:“國中糧食若何?”群臣皆告曰:“巫神保佑!吾君圣明!糧食豐腴。”雨國君乃設祭謝巫神,由巫人親司之。待巫人揮劍而舞,一道天雷,直接化為灰煙。雨國君乃知天下疾苦,剝金復食,賑濟黎民,群臣再不敢妄言。
雷擊巫人之時,位于多羅那依天界,七彩琉璃云境,眾神魂皆發出痛苦之鳴。是何由故?中天喜樂之神谷幽嘆道:“寶化乃萬道之源,自是眾神之宰!自是無上潔凈。然吾等主佑諸天世界,若有漏失,皆當受過。”然中天界,凌霄花神釋道:“如此而來!寶化遇惡則眾神魂削,見善則眾神還形。”下火天世界之宰,焰神有曰:“若諸天萬惡,吾等必魂飛意滅!不如?”谷幽知焰神有不善之念,乃笑曰:“萬般皆是冥冥,寶祖自有天命,吾等何必急于一時。”
然溟若二人見民生燎益,乃繼南行,出雨國,遣舟而流,至一茂嶼,見一千丈碑,有字曰道契川。
道契川之碑,左右雕書二有,其一曰:“紅塵一遇兩茫茫。”另則曰:“
夜里敲窗似舊人,潑衣點火出幽宸。”溟宇知是不完之書,自為不完之路,只嘆了一聲霖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