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呢,林源自己覺得,自己應該也不算是什么壞人吧?
看我人畜無害的樣子,你覺得像是一個壞人嗎?
咳咳
沒過多久就從小易文明皇帝手中得到了,關于蟲族腦蟲的十幾篇詳細資料,詳細到什么程度呢?這里面的每一個字林源都認識,但是這些字連在一起宛如天書一般。
晦澀難言,根本就看不懂。
專業的東西,還是需要留給專業的人去做才行。
自己一個外行看這種科研資料,完全就是在折磨自己。
要研究腦蟲林源還得等一等,要先讓虛擬現實技術突破之后,才能夠把科研資源空閑出來,讓給腦蟲。
因為有著《星際帝國》這款游戲的科研中心加持,研究進度是不可逆的。
如果一旦取消任務,那么下次研究將會是從0%開始。、
所以現在要是取消了,那就有些得不償失了,在加上蟲族腦蟲現在距離自己還是有一定的距離,只不過需要防患于未然。
畢竟以后的事情,誰有知道會發生什么呢?
......
顧明帶領的勘探艦隊,發現了一個有意思的東西。
他們在一個名為KB-542的星系柯伊伯帶邊緣,發現了一個極為有意思的東西。、
那是一塊巨大的石碑,方方正正的立在柯伊伯帶邊緣,就好似文明的守護者?
至于為什么說他有意思,因為經過翻譯上邊的文本得知,這并非是一塊簡單的石碑,應當說是一塊文明的墓碑才對。
上邊寫到【文明始于此而終于此,在母星爆炸的余暉下我得以逃脫,卻已知文明之火無法傳遞,特立此碑祭奠凱闊文明?!?/p>
其余的還有一大串內容。
大致的意思是講述了一個文明的故事,故事的主人公是一名出色的科學家,獲得了該文明很多獎項及榮譽一身。
在一天的對母星地核的研究,他發現了一個驚天秘密。
那就是母星的壽命只剩下了十年!
他在一次成果發表會上,萬眾數目!在這里他告訴了文明,母星的災難即將來臨,并且列出了各種資料加以證明。
但所有人都嘲笑他傻了,因為其余的科學家研究地核,根本就沒有發現任何不穩定的因素。
這只是一個錯誤!
但主人公并不認為自己錯了,他變賣家產制造飛船,一步一步在外太空組裝好了自己的飛船。
完成這些他用了十年的時間。
而后他在飛船上面,見證了母星的炸裂,并母星爆炸的畫面記錄下來,最后一同保存在了文明墓碑上邊。
而他只剩下了自己一個人,一個人的時間是有限的,他想用這有限的時間去看看無限的宇宙。
不過林源并不認為他此生,能夠真正走出該星系。
以他的航行速度走上幾百年都出不了該星系,毫無疑問的這是一個悲慘的故事。
石碑上面的影視資料被拷貝了下來,然后通過人工智能AI伊莉斯的處理,將二維的畫面轉化為了三維的全息投影。
接著深身臨其境的體驗了一番,星球爆炸。
一個文明,就如此消散于宇宙中了,只是留下了這樣一塊石碑,作為他們最后存在的證明。
也不怪這個文明,生命星球的結構都是十分穩定了,更不可能存在生命地核加速老化,然后“bang!”的爆炸這種情況出現。
所以,會不會是人為?
但顧明的艦隊在一路探勘過來,并沒有發現有任何的文明存在!周圍一片死寂,沒有一處生命星球存在。
不過最終是不是人為,這些經歷都會被保存到諾希文明的數據庫里。
該文明,也算是換一種方式,繼續延續下去了吧。
只是感慨一下,顧明的勘探艦隊并沒有在意什么,宇宙中的生死別離多了去了。
蟲族前線戰場,每天都會有數以億計的生命死去,不過你又能做些什么呢?
勘探艦隊繼續前進大概還有三百七十光年的距離,就能夠抵達標記生命星球的第一個點。
不知道,這顆星球適不適合作為我們諾希文明的起點呢?
在宇宙中,時間成了最不值錢的東西,稍微一次遠一點的星際旅途,在沒有亞空間引擎之前,所需要消耗的時間都是數以千萬計。
好在自己諾希文明的科技是從游戲里面帶出來的,這個亞空間引擎技術就很厲害。
從一個星系到另一個星系,一天不到就能夠抵達,實在是逆天!
相信自己憑借著《星際帝國》里面的科技線,一定能夠成為這一片宇宙頂峰的那一小撮文明。、
......
顧明的勘探艦隊已經抵達了第一個目標點,艦隊進入到了該星系內部。
這個星系的恒星是一顆橙矮星,圍繞著這一顆橙矮星公轉的行星一共有五個,其中有一顆行星位于該橙矮星的宜居帶里邊。
并且這顆恒星,也是本次探勘任務的目標點。
“艦長,我們終于到了,這里會不會有文明存在呢?”
“我看夠嗆,雷達上并沒有發現周圍有什么人造飛行物。”
“誰教你用有沒有人造飛行物來判斷,有沒有文明的啊。”
“文明?文明的誕生可是千挑萬選的,幾十顆生命星球里面也不見得有多少真正意義上的文明!”
眼看著艦橋內部的人員,就要為了這點小事吵起來了。
顧明冷著臉說道:“吵吵鬧鬧,把帝國軍紀放在哪里了?是不是這些天我對你們太好了???”
“不,不是的”
“抱歉,抱歉艦長,我只是一時沒忍住。”
兩個人分別道歉道。
“哼,這個月的信用點扣1000,有沒有意見?”
顧明說道。
他們低著頭,哪里敢有什么意見啊,真要按照軍紀來可是會皮開肉綻的。
懲罰不是目的,只是希望這一件事能夠喚醒其他人心中的那一份軍紀!
若不然在以后探勘艦隊經歷什么危機的時候,豈不是得亂成一片,到時候連后悔都沒得后悔的地方去。
“按照勘探程序,先讓放四艘科考船下去,把其余的四顆行星勘探了?!?/p>
“然后,讓艦隊進入生命星球的高軌道,行動中保持警惕,懂了嗎?”
“明白!”艦橋內的人一致回答道。
接著顧明所在的這一艘游明號,釋放出了四艘科考船,前往除去生命星球的另外四個星球,探明這顆星系的資源價值到底如何。
如果生命星球可行,但資源又過于匱乏,對于星系的建設倒是有些麻煩。
不過到也不是不能解決。
辦法總比困難多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