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然間翻到一個學姐的暑期生活分享。
從6月28日到8月4日,她分享了八次她在旅游沿途的風景。
她們在麗江四方聴音歡笑合影,在玉龍雪山成功登頂,在云南藏族自治州看日漫金山,在大理感受不同的風和日麗。
她們去深圳聽五月天,去濟南見夏企,去煙臺體驗養馬島迷笛。
她的文字里有海河的晚風、島城的夏日、落日的海邊。
美好而生動的分享,給我枯燥的暑假加了些調味劑。
我心底也產生一個想法——去看看這個世界。
我以前從未有過這種想法,因為我總覺得旅行不論是一個人還是一伙人都不太適合我。
一伙人,我總擔心爭執。
一個人,我更擔心安全。
一個絕對熟悉、絕對安全的地方最適合我。但事實上我不是一個“安分”的人。新鮮感與好奇心正如我青春的年紀一般,不知分寸的肆意生長。
想這個字,就這么掛上心頭,讓我魂牽夢縈。
可是在這之前呢?我會以為年齡太小而告訴自己做好現在該做的事,自己的“想”就被遏制在搖籃里,甚至于可能我到現在都沒發現它存在過的痕跡。
很抽象,說不清楚吧。
畢竟這是一種虛無縹緲的感覺。
事實上,到今天為止,我始終不清楚,自己想要的是什么。
因為看到了別人的旅行日記,所以我也想背上行囊去看看世界?
確定不是一時的沖動嗎?
不清楚。
我曾經想過要去做很多很多事情。比如,花千元去學一項技能,假想著能堅持,卻只是假想。比如,認為自己很想很想擁有一臺屬于自己的相機,去記錄生活中美好精彩的瞬間,但在到手后又發現自己的熱愛是如此寡淡如清水。
太多太多次,以至于,我確實會懷疑自己的想要,是真的想?還是假的呢……
不過,我已經得到了的,實實在在、摸得著碰得到的,一定是真的吧!
人這一生只有出生不能由自己決定。其它的,后天來看,或多或少都有一點幾率可以去調整或者改變。
而我的出生,不就意味著我的得到嗎?
在我的世界里,得到作為人的資格,其實是無限幸運的。
那么那么多的可能,那么那么長的年歲,那么那么多的未知。像游戲一樣趣味橫生,像劇本一樣引人入勝。
想要而不得的愁緒是否會因為已經得到的而消散呢?
或者,想與不想帶來的困惑更勝一籌?
是守著過去看未來?
還是守著現在看未來?
又或是,先別看未來,多看看現在。
思考其實是一個很有趣的過程。想法與想法的辯論,當然是爭不贏的。
讀別人的想法時,時時產生自己的想法。聽別人說的同時,也要記得聽聽自己怎么說。
誕生你的時代、家庭等各個條件都是特殊而唯一的,其他人只能近似。所以完整而特別的自己,在感知外界的時候,能聽清自己真正的聲音嗎?
不知道,所以我選擇記錄。直到在某一天,或許……
我能回首看到我這略顯尷尬的內心獨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