傍晚,姜瓖叫上兩人吃晚飯。
軍中不能喝酒,姜瓖暗中叫人上了一壇酒,親自給兩人倒酒。
姜瓖道:“我姜瓖雖打了一場勝仗,也只是后起之秀,黃兄和周兄,早已是戰功赫赫。兩位仁兄能征善戰、有骨氣、不與賊人為伍,姜瓖能認識兩位,不勝榮幸!”
姜瓖站起,舉起酒杯道:“姜某敬兩位一杯!”
聽到這些話,黃、周二人都很高興,能認識姜瓖,兩人何嘗不感到榮幸。
兩人同樣站起,舉起酒杯,一同干杯。
姜瓖再給三個空杯倒滿酒。
他面向周遇吉,道:“周兄先后在河南、湖廣、鳳陽討伐逆賊,屢立戰功,打得賊寇聞風喪膽。特別是在去年十一月,周兄在楊柳青與清軍血戰,這才是軍人楷模。來,敬周兄一杯!”
在去年冬天,當時已接圣旨由楊柳青調往山西任總兵的周遇吉,本來已帶兵開拔,后來他聽說清兵要過境楊柳青,遂率騎兵返回楊柳青,利用地形痛擊清軍。結果,清軍戰死近兩千人(八旗騎兵五百余人),受傷三千余人。
當然,這只是有效利用地形作戰,才獲得勝利,自身也有不小損失。
后來,周遇吉繼續跟清軍作戰,連續兩場敗于八旗騎兵,又折損了不少人馬。
說起這些,周遇吉就熱血澎湃,又對后面的失敗嘆息。
姜瓖敬酒,兩人碰杯干杯。
姜瓖再次倒滿酒,面向黃得功。
“黃兄多次討賊,戰功赫赫,鎮守廬州,接到朝廷命令后,火速趕來京師馳援,血戰清軍,姜某佩服。來,姜瓖敬皇兄一杯!”
兩人碰杯干杯。
姜瓖再次向酒杯倒滿酒。
“說實話,明日跟清軍決戰,我只有六七成勝算!不管勝算幾何,我等身為軍人,遇上建奴入侵,就該與敵人拼死到底。明天,我跟清賊拼死一戰,不是他死,就是我亡!”
姜瓖說話時,慷慨激昂,這一半是故意做作,亦有一半是真。
明天跟清軍血戰,他沒有退路,必須成功。
至于勝算有多少,九成還是有的,剛才只是故意把勝算說低一些。
黃、周二人都深受感染,對鐵骨錚錚的姜瓖更是認可。
“能與兩位并肩作戰,我姜瓖深感榮幸。若黃兄、周兄不棄,以后就叫我‘賢弟’。”
這是拉近相互之間的距離、加深交情的有效手段。
當然,這并非是結拜兄弟,很多交情好的人,常以“張兄”、“李兄”之類稱呼。
黃得功、周遇吉兩人聽后,沒有絲毫猶豫,都同意了。
隨即,三人再一起干杯,均為之高興。
隨后,兩天討論明天作戰問題。
對于虎蹲炮這類武器,在戚繼光時期就已廣泛裝備,黃得功、周遇吉部隊中亦有虎蹲炮,黃得功有13門,周遇吉有15門。
姜瓖三個營當中,每營配備40門虎蹲炮,直轄炮兵配備有60門。
這樣一來,總共有虎蹲炮128門。
至于紅夷大炮,每個營炮兵配備10門6磅紅夷大炮,15門3磅大炮,直轄炮兵有15門6磅大炮、25門3磅大炮。
3磅大炮好幾百斤,6磅大炮達到上千斤。
6磅大炮并不是最大,在北京城墻上還有幾門重達三千七百斤的神威大將軍炮,姜瓖暫時沒有鑄造這種大炮。
無論是3磅還是6磅大炮,在行軍時,都有配備有4個輪子的車、用螺馬牽引。
明天對付的清軍人數眾多,姜瓖打算把紅夷大炮也派上用場。
經過商量決定,兩人明天把所有的虎蹲炮交給姜瓖統一使用。
黃得功、周遇吉都不甘心只做看客,強烈要求參與到作戰中,經過商量后決定,兩人的部下作為預備隊,如若出現火銃兵無法完全抵擋清兵時,兩人率領部下一同參與到跟清軍的短兵相接。
————————
四月二十三。
今天一早,兩萬余大軍集結起來。
其中,大同軍一萬七千,黃得功部四千余人,周遇吉部三千余人。
姜瓖站在高處,發表戰前講話。
“弟兄們,我帶著你們來京師,就是專門來打清賊的。在東邊,有兩萬清賊,我帶著你們,跟清賊決一死戰!”
全軍士氣高昂,每個官兵都摩拳擦掌,要跟清賊血戰。
“狼煙起,江山北望,龍旗卷,馬長嘶,劍氣如霜………”
一萬七千大同軍,齊齊高唱著軍歌。
軍歌的歌聲和歌詞,令人熱血澎湃。
黃得功、周遇吉兩人,佩服姜瓖的高明之處,這樣的軍歌,能有效激勵士氣、凝聚軍心,讓將士們奮勇殺敵。
監軍王廉,自從跟隨大同軍以來,明顯感受到大同軍跟其他明軍的不同,聽著這歌聲,看著那齊齊唱歌的官兵,王廉對大同軍更有信心,盼望著大同軍勝利,勝利對大明朝廷大好,自己亦能從中撈好處。
隨后,姜瓖帶著大軍,雄赳赳、氣昂昂向東邊而去。
在大同軍中,有軍需隊、后勤部、總務部、炊事隊等人員,這些人雖然要參與操練,有一定作戰能力,但終究并非一線作戰人員,并未跟隨出征。
這部分人加上兆輝三營兵力,共有六千余人留守營地。
三個總兵率領一萬八千余人,浩浩蕩蕩向東邊而去,目標十分明顯,很快被清軍斥候發現。
————————
平谷城以北,圖爾格正帶著部下北行,聽到斥候來報,明軍約莫有兩萬兵力,正向這邊而來,很有可能是大同軍。
圖爾格笑了笑,這批明軍配備大量火器,看樣子就是來找他的,既然明軍敢來,他就將之消滅。
他把部將召集一堂,有費揚武、卓布泰、吳守進、吳世俊等人。
圖爾格朗聲道:“自松錦一戰,我們大勝后,就再也沒有明軍大部隊公然向我們而來。今天不一樣了,西邊約有兩萬明軍,堂而皇之向這邊趕來了,很有可能是大同軍?!?/p>
懷來衛一戰,四千清軍被殺,由于無一漏網,清軍中無人知曉這事。
部下們一聽,頓時來了精神。
費揚武道:“聽說松錦一戰,大同總兵王樸帶兵逃跑,后來被崇禎處死,由姜瓖接任大同總兵。”
圖爾格道:“去年出發前,皇上曾說過,姜瓖在大同干了許多大事,殺了很多人,操練新兵,或許跟王樸不一樣?!?/p>
卓布泰道:“那又如何?要是遇上周遇吉,或許我們要小心點,其他明軍都是慫包、軟蛋,只要我們騎兵一沖,明軍只能乖乖逃命?!?/p>
圖爾格并不否認這個說法,自從在黃崖關入關后,這數月來,就只有周遇吉和黃得功敢于跟清軍血戰,白廣恩部稍微有點戰力,其他明軍只能遠遠躲開,或龜縮在城內不敢出來。
正因為如此,清軍才肆無忌憚。
圖爾格和部將們都不把大同軍放在眼里,既然來了,那就是送上門來的開胃菜,把他們全部干掉。
圖爾格傳令下去,隊伍停止前進,迎戰前來的明軍。
得知有明軍前來,清軍中無論是滿八旗、還是漢八旗,都興奮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