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寧跟在夏文同身后,停車場地道盡頭掛著幾盞照明燈,機器在水泥和一些木方之間轉動,發出嗡嗡聲。
六七名身穿工服的施工人員見到兩個人揮揮手:“這里在施工,兩位不要再靠近,有事嗎?”
夏文同指指林寧:“我找你們負責人李師傅,約好今天過來。”
聽說是熟人,一名工人關閉了機器,進去臨時板房找人。
停車場安靜下來,也沒那么塵土飛揚。
林寧好奇地問:“咱們這工程得干多久?”
“不好說,得兩個月吧。”夏文同看著機器轉輪若有所思。
這時李師傅從板房里走出來,沖著夏文同和林寧招招手。
“小夏來了?昨天城建和物業都聯系我了,是不是看方案?就按你說的辦吧,不好整,這事拖到現在也沒人管,我要再拖,這事就黃了。”
夏文同非常客氣:“李師傅,辛苦你了,這事我牽頭,也想有始有終,費用物業和城建那邊都已經談好了,差不了。”
李師傅五十多歲,態度親切:“看你說的,你辦事我放心,我這邊找的人不多,經驗卻很豐富,讓你們業主放心,保證干好。”
李師傅看出林寧一頭霧水,笑著解釋:“你是林記者?我是施工單位,手下有一批人,這種完工后的建筑問題,城建也不愛管,物業更不懂,你們小區這件事來龍去脈我都清楚,你和小夏真厲害。”
林寧不好意思:“我什么都沒做,從開始就是夏工在張羅,說老實話,我們都是小區租戶,真是比業主還上心。”
李師傅:“幸虧你們啊,這種事投訴無果,相關部門都推來推去,你說維護吧,維護不了,重建吧,根本不可能,屬于燙手的山芋。”
話題說到這,林寧接著問:“建筑的事我不懂,我聽夏工說應該是建設初就有問題,咱們這樓盤,開發商是誰啊?”
李師傅似有似無地看向夏文同,用非常隨便的語氣道:“這還真不知道,無良建筑商,等我打聽打聽,下次告訴林記者?”
林寧無意一問,點頭答應了。
白驍南的車剛駛進警局大院,陸川的電話便打進來,聲音很急促:“老大,你在哪?楊軒宣的尸檢報告出來了。”
“馬上,我在門口。”
所以白驍南走進會議室的時候,陸川,方遠,法醫已經做好傾聽和匯報的準備。
白驍南問法醫:“尸檢結果怎么樣?”
白驍南做刑偵隊長以后,養成了習慣,每次案情研討會都會邀請法醫組的同事。
法醫們也喜歡參與案件分析,享受大家一起抽繭剝絲的過程。
今天來開會的法醫是刑偵隊的老搭檔。
聽到白驍南的問話,法醫點點頭:“白隊,我先來說吧,案發當天我值班,后續尸檢也是我負責,兩天時間,基本檢查完畢。”
白驍南謝過,把室內燈光調暗,隨便找了一把椅子,坐在投影屏幕前方。
法醫把楊軒宣正面照片展示出來,緩緩說道:“死者女性,25歲,身高1.62米,體型勻稱,沒有慢性病,身體健康。”
法醫翻開面前的尸檢報告,繼續念道:“2021年9月7號,死者在龍湖里小區120號樓墜樓身亡,現場勘察沒有機械性損傷,毒理檢測陰性。”
法醫接下來把現場照片投影到屏幕上,幾個人不自覺都低了一下頭。
法醫:“現場勘察符合高空墜亡,死者楊軒宣從十樓直接落地。腦漿迸裂,全身胸腔,腹腔,顱腔不同程度粉碎性骨折!”
在場四個人都看過現場,法醫沒再贅述,繼續說下去:“尸檢確定,死者死亡時間在24點20分左右,符合報案時間,死者墜亡時衣著完好,沒有其他外傷。”
法醫翻到報告第二頁:“另外,我們在現場沒有發現腳印,非常讓人費解,如果說兇手抹去了痕跡,那么兇手具有極強的反偵察能力。”
法醫緩緩語氣,繼續道:“還有最后一點,也是白隊強調過的重點,死者沒有性經歷,除此,現場其他取證還在分析中。”
法醫說完,合上尸檢報告遞給白驍南,隨后看向眾人:“大家看看,還有什么疑問?”
白驍南:“毒理陰性,說明楊軒宣死前沒服藥,身上除了粉碎性骨折沒有其他機械性外傷,說明楊軒宣死前沒有與兇手發生沖突。”
白驍南沉思片刻,繼續道:“從這兩點更加確定楊軒宣系他殺,并且兇手有預謀,兇手已經想好了用這樣的方式結束楊軒宣的生命。”
白驍南站起身接著道:“目擊者林寧提供了一個細節,楊軒宣遇害時關閉了臥室和客廳燈光,這讓我百思不得其解,你們說說,有什么想法?”
方遠和陸川面面相覷,白驍南踱了幾步分析道:“這說明楊軒宣與兇手非常熟悉,現場我們勘察過,沒有扭打,楊軒宣遇害前沒有呼叫,什么理由能讓楊軒宣身處黑暗面對兇手?”
陸川一直盯著白驍南,脫口而出:“親人。”
白驍南點點頭:“還有情感,只有面對喜歡的人,女孩子才會毫無防備,不過剛才法醫說了,楊軒宣沒有性經歷,這點又讓我猶豫了。”
“會不會是感情萌芽階段?”陸川問:“還沒發展到親密接觸的階段?”
白驍南略沉思,搖頭:“我們走訪調查,并沒發現楊軒宣身邊有這樣的人。”
白驍南又道:“我一度認為兇手可能與楊軒宣一起回家,但是小區的視頻監控我反復看了,當晚楊軒宣一個人走下出租車,身后并沒有其他人。”
方遠:“白隊,我覺得我們方向沒有錯,昨天我和陸川二次走訪周圍鄰居,案發時,沒有任何人聽到聲音,出現在現場的圍觀者都是聽到聲音才下樓看熱鬧。”
白驍南:“楊軒宣母親那邊呢?”
陸川:“來警局那天詳細問過,沒提供任何有價值的線索,楊軒宣與母親關系親密,但是兩個人平時不再一起,楊軒宣每日具體生活,楊母并不清楚。”
白驍南沉下臉:“我們還是按照熟人這個方向排查,兇手入室,門鎖沒被破壞,楊軒宣認識死者,接下來我們重點排查楊軒宣的社交平臺。”
聽完白驍南部署接下來的調查方向,法醫道:“我昨天看過一篇時事報的新聞,感覺可笑,你們知道嗎?輿論一邊倒,年輕女孩遇害,大眾第一個想法就是小三,這是怎么了?”
法醫的話說到白驍南痛處,陸川卻搖搖頭:“老大,那條新聞肯定不是林記者寫的,林記者不是那樣的人。”
白驍南疑惑地挑起眉看向陸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