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靈的驛站
外面的天亮了,我們的心暗了。
—題記
心理學家榮格曾說過一句話,向外張望的人在做夢,向內審視的人才清醒。我個人理解的這句話的大概意思應該說的是一個人,站在本屬于自己獨立的個體之上,對自己心靈的檢討與審視,對外物的辯證思考與判斷。
因為我一直以來,都存在一些情緒上的問題。我常常會看一些關于思維著作。像畢淑敏、林清玄等的散文,北島、汪國真等的詩。我個人特別喜歡畢淑敏的文字。尤其是對她關于對兩性的分析,對人生的感悟,對生命浩蕩、至美的一種崇敬。我很喜歡她的一句話,一個人的心靈如不柔和,所有對柔和外在形式的摹仿和操練,都不過是沙上樓閣。我一直覺得我的個性比較冷冽、粗放,讓人不好親近。實際上也正是如此。在長期母親一人的陪伴下,我很多時候是一種孤獨且傲慢的性格,不懂得迎合人,也不大會贊美或是安撫一個人。似乎住在一個人的孤島,旁邊是一望無垠的海和廣袤的天。很長一段時間里,我會因為沒有一個能走近,耐心吟聽我夢囈,了解我的人而暗自傷感,郁悶無及。
前幾天,刷到網易云一個云圈視頻文案,上面寫著這樣一句話,你的悲傷和快樂都不純粹,所以你痛苦。大概說的是我吧。似乎在很多時間里,我給人的感覺是沉悶,陰郁,無聊,甚至有些怪異。確實,我很少笑,尤其在人前。我媽有一段時間甚至批評我為什么不笑。而每當這時要么我會對我媽說,沒什么好笑的為什么要笑?或者又假以我笑起來比較難看為名。一直以來,我都被母親“管制”著。從小到大,戴著一幅虛偽的面具,頂著一頂丑陋的帽子在母親的“引導”下,扮演和充當著“好好孩子”的角色。很少打架,從來沒有因為曠課或是犯紀律被老師找過,一放學就屁顛屁顛兒的回家寫作業,放假很少和同學在一起玩耍,考試成績差了挨父母數落。這似乎構成了我這17年的日常。
我在qq標簽上備注呆子,對于這個稱號似乎有些冠冕堂皇,屬實至極。我很呆,似乎在任何場所我都放不開。我不會玩,在和朋友的交談、玩耍中,我無時無刻充當著冷漠氣氛的消遣者,話題的終結殺手。我很少主動去和一個陌生人講話。在家里,也常常是我媽說五、六句,我回一句,“哦”,“嗯”“知道了”等。諸如此類,感覺我天生都沒有話題感,存在感也很低。
我喜歡做一些靜的活動,像看書,聽歌,有時也會寫寫字。我的字寫的不好,怎么說呢?沒有一個統一的風格?;蚍秸执蠊ふ蛄什菁氶L散亂。于是我從小到大,語文總是吃了寫字的虧。我干什么都不精,什么都知道一點兒,但又什么都不精湛。去年在武漢住院學了乒乓球,在醫院打得厲害,但一直存在發球上的動作不規范。現在約摸著忘的一干二凈了。我還喜歡跑步,但我因為人比較胖,常常跑的很慢。因此也極少在跑步比賽里獲得過名次。
好像寫的有些跑了。回到正題吧!之所以以“心靈的驛站”為題,是因為現在在快節奏的新的時代浪潮下,我們常常會忘記自己,迷失自己。我們疲憊不堪,勞役,時刻躁動的心常常會辜負我們的熱望,泛亂我們的情感。在這時,你就應該放下一些東西,給自己的心靈放個長假,在一些雜亂無章,荒黢的事情上施個封印咒,讓它暫時封凍起來。去干一些你喜歡的,你感興趣的,能讓你感到心情愉悅、放松的事。不要去想是否可以做成,只是去做。因為去做,這本來就是一件很美好的嘗試。而帶著微笑去做,則更是一種美妙,輕舞至極的舉動。記得有一位名人曾說過一句很有哲理意味的話,世界精彩的不是你個身所完成的,而是你在做這件事情時所享受,所感知到的那種不可言說的浪漫。所以現在在我看來,適當的放浪形骸,無所顧忌,并不意味著你自甘墮落,而恰恰是在尊重你自己,也在尊重這個世界。當你真正的在很多事情上忘乎所以,拋開煩擾你的一切,你的生命也將由此變得晶瑩剔透,光華萬里。
當你把一切苦難都熬過,一切絕望都重燃,生命的火車也將開向你夢境的螢火之森?;蛟S沒有預料的喜悅就掩藏在其中,等著你去找尋。愿你我都能乘千帆,破萬里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