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澤此言一出,朝堂一片嘩然,其原因有貳:
其一是朝廷指派賑災的欽差大臣,一般都派閑散王爺或者朝中位高權輕的大臣前往,若派個什么梁王朱棣或者太子少保兼太常寺卿班彪,是最為合適不過的了。
可趙匡胤是正兒八經長安城禁軍一把手,實權在握,讓他出京去賑災,確實有些說不過去了!
若其一是明面上的“不合適”,那其二則是暗地里的了。
趙匡胤麾下能調動的所有兵馬只在長安城,最大的政治優勢就是有能力迅速控制長安城,如今若把他調到北地去,就猶如武人被斷了一臂,如騎兵沒了兵器。
所謂一衛或兩衛人馬,就只有五千到一萬人,什么概念,邊郡守軍就有三萬人,邊關大縣的守軍有的能到五千人,你讓趙匡胤帶兩個縣的兵馬離了根據地,那不是任人宰割了?
呂澤是誰?他不是楊堅、霍光、劉裕,他是外戚!是小皇帝的親舅舅啊!身后是呂雉,是朱熾的老媽!莫非這呂澤的意思,也是呂后意思?或者說是小皇帝的意思?
若說小皇帝是個昏君,只想著吃喝玩樂睡女人還好,可如今朱熾一派明君之相,早就有削弱權臣勢力的模樣,等若趙匡胤離了京,除他帶走的兩衛兵馬,剩下還有十二衛大將軍是趙匡胤的親信,估計等他回來,連一半都剩不下,大概率全員洗牌!
甚至...甚至趙匡胤都回不來了!
群臣能明白這一點,趙匡胤自然也會明白,便要張嘴拒絕,可總有人比他嘴還快。
霍光:“臣附議!”
楊堅:“臣附議!”
戶部尚書高颎、吏部尚書長孫晟、刑部尚書裴世矩、工部尚書宇文愷、禮部尚書富弼、太仆寺卿張安世、光祿寺卿丙吉、鴻臚寺卿魏相、太常寺卿班彪共九個朝廷二品大員全都站出來附議。
除了以太尉劉裕為首的武官陣營不支持不反對,文官們幾乎全都站出來支持了,趙匡胤還能說什么呢?跟滿朝士大夫作對嗎?
他面色氣的通紅,卻不能發作,只覺得憋屈,喉間有些腥味,“咳”的一聲,竟噴出一口老血來!
給坐在上首的朱熾嚇了一跳,趕快道:
“快傳太醫!趙將軍!你沒事吧!”
可關心歸關心,他并不知道為什么趙匡胤吐血,只當他覺得朝堂上丟人,所以羞的吐了血,他心里還是希望趙匡胤帶隊出京的,為什么?因為他知道趙匡胤當年陳橋驛黃袍加身的故事!
你劉裕頂著“六位帝皇完”的名號我都敢給你禪位,你居然還要拒絕!不識抬舉!
你朱棣叔侄相殘我給你禪位,你也不要!不識抬舉!
趙匡胤可是出了名的善待先皇,丹書鐵券、免死金牌、金銀財寶咣咣的發!要不是看在他不是軍方一把手,我第一個就禪位給他了!
聽文官系統竟然全員支持趙匡胤出京,只覺得如今機會來了啊!便下令道:
“朕以為,眾愛卿所言有理極了!趙大將軍有善于用兵,有維穩之能,可以負責本次賑災,只是,朕深體民心,哀百姓之多艱,知百姓之苦,恐夜不能寐,朕欲御駕親臨北地,親自主持賑災事宜!”
嘎......!?
群臣都懵了啊!什么啊!?我們幫您鏟除“權奸”鞏固皇權,怎么您還跟著“權奸”跑了呢?
呂澤臉都綠了!感覺自己大外甥腦子壞掉了!自己都給他把路鋪好了,你就啥也不說、啥也不做,這事就成了啊!現在趙匡胤已經不得不走,等他一離京,隨便找點罪名把他那些親信扯下來,不就可以由大外甥親自掌控京中全部禁軍了!
你跟他走算什么意思?我路給你鋪好了,你給我反手就鑿了!然后說你要走水路,坐船還不行,還必須是游泳!
就連剛剛還態度不明的劉裕都看不下去了,小皇帝親自去,肯定要帶大軍,趙匡胤有兵有野心,手上再握著朱熾,那還了得?不造反恐怕他九泉之下都愧對先祖了!
當即站出來反對道:
“陛下!御駕親臨是萬萬不可啊!只需趙將軍前往主持即可!”
楊堅也附道:
“是啊陛下!陛下身為一國之君,應坐鎮中樞,指揮萬方,雖北地有雪災,但亦非大災大難,無需陛下親臨,且鑾駕一動,興師動眾,所耗錢糧甚眾,今雖國庫充盈,卻是無故損耗,萬萬不可啊陛下!”
劉裕、楊堅之后,朝堂上的百官也跟著勸諫,嘩啦啦跪倒一大片。
可朱熾會這么輕易放棄嗎,自然不會!多么好的機會,跟著趙匡胤出長安城,路上等路過什么驛站之類的,自己直接給他來個黃袍加身,禪位給他,正好他手上也有兵權,只要離長安不遠,很快便能掌控局勢。
天賜良機,豈可放棄,便犟道:
“朕意已決,無需再勸!趙大將軍準備準備吧!就選定兩日后出發吧!”
趙匡胤縱是朝堂沉浸多年,養成了極深的城府,仍是不住的把嘴角咧到了天上。
這他娘的還有意外驚喜!?感謝北地郡的大雪!感謝大自然的饋贈!感謝小皇帝朱熾!以后叔叔肯定好好待你!
看著小皇帝決絕的目光,劉裕深深的嘆了一口氣,只能退一步道:
“陛下既然心意已決,臣便不再阻攔,只是此次陛下隨行兵馬,望陛下以京營兵馬為主!以禁軍為輔!”
對于劉裕這個提議,呂澤和楊堅是第一個支持的,他們自然知道小皇帝跟著趙匡胤危險至極,若兵馬以京營為主,倒可以大大降低趙匡胤發動政變的風險。
京營便是長安四營,駐扎在長安城周圍四個方位,分別是東北的灞上營,由呂澤派的樊噲為總督;西北的棘門營,由薛丁山為總督;西南的細柳營,由楊堅派的楊素為總督;東南的藍田營,由劉裕派的朱齡石為總督。
這四處大營共十二萬兵,每營各三萬兵,無一營掌握在趙匡胤手里,若以京營為主,趙匡胤還真是束手束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