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姨娘,這是我今日的功課。“五公子見了增軼,便把自己的功課交上去,然后等著增軼檢查他。增軼對他要求十分的嚴格,從來都不會跟他嬉笑,因而他對增軼也是淡淡的疏遠,只有在吃飯的時候,姨娘不住的給他夾好吃的,他才能感受到姨娘對他的關(guān)愛。
“嗯……今日……“增軼開始考校起兒子的功課,她對這個兒子可謂是悉心栽培,完全就是沖著世子的位置去的,所以,她對兒子一向都很嚴格。
而王嬿這邊,邀月正跟她匯報著:“那婆子確實是姨娘收買的,只不過是這婆子在院子里干了幾年之后姨娘才收買的,否則的話不會沒有發(fā)現(xiàn)的。“
“原來是這樣,看來,增軼的心思還真的是很縝密呢,這只狡猾的狐貍不好抓呢。“王嬿瞇了瞇眼睛說道。
“奴婢查出來這婆子的住處有不少的銀子,雖然說是比月俸多,也不會多多少,聽說是婆子家里有人病了,所有掙得錢都拿回了家里去了,所以雖然增軼一直收買她,這婆子平日里也沒有多少花費,這才沒有察覺。“邀月有些羞愧,都是她沒有查清楚,事情才會變成了現(xiàn)在這樣。
“你也不必自責,別人既然有心瞞著你,你也不會那么容易發(fā)覺,畢竟,你一個人照顧母親和弟弟兩個,確實有些分身乏術(shù)了。“王嬿卻是看出來邀月所想,勸解到:“好在我及時回府了,不至于讓她們再進一步害到母親和弟弟。“
“是,奴婢把那婆子丟了出去之后,便讓人故意透露給了增軼知道,卻沒想到,她一點兒反應都沒有,仍然像往常一樣檢查五公子的功課,什么都沒有做。“邀月匯報到,她的心里有些急,畢竟,這人是在她的眼皮底下做的事情,她都沒有發(fā)現(xiàn),實在是太有違她第一暗衛(wèi)的名號了。
“呵呵,她要是這么容易就做出什么事情來,那倒就是我高看她了,她這些年做了這么多的事情還能夠安然無恙,就是因為她夠聰明,知道隱忍,否則,這些年,母親可是從來都沒有放棄過尋找當年陷害二哥的人,卻始終查不到蛛絲馬跡,可見這個女人的心機之深。“王嬿感慨道,母親就是太過于仁慈,才會總是被人鉆了空子。
“不過屬下還查到了一件事情。“邀月聽王嬿分析完,便又報告到,“只是這件事情算不得什么大事,所以,奴婢不知道有沒有用。“
“什么事情,你說無妨。“王嬿卻是想要聽聽。
“奴婢查到昨日增軼去買了一件新衣,只是那衣服有些大了,便留在掌柜那里修改,卻沒想到今日她拿了回來既沒有試穿,也沒有拿出來,只是把衣服壓在了箱子底下,好像這件衣服從來就不存在似的,似乎根本就沒有打算要穿的意思。“邀月報告到,一個姨娘買新衣服,這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了,只是這女人拿到衣服沒有欣喜的試穿,而是把東西壓在了箱子底,這也太奇怪了。
“是么?這個消息可真是有用啊……“王嬿冷笑一聲,任憑這只狐貍再狡猾,也總有疏漏的時候。
王嬿當然知道增軼為什么會跑到外面去買新衣服,畢竟,平日里,增軼除了府里定制的衣服,從來都不會花錢再去買什么衣服,也很少出府,雖然府里的規(guī)矩不算大,對于這些小妾基本是沒有什么束縛的,她們想要上街,只要通報一聲,一般都可以自由的出去的。
不過增軼想要低調(diào),她自然是不會隨便出府去,而那日,沉寂多年的她終于奸計得逞,自然是有些高興的過了頭,認為母親無論怎么樣,還是斗不過她,也就出府去買了新衣服回來慶祝,卻沒想到,第二日,她的奸計就被自己戳破,這才知道她高興的太早,輕看了母親和自己。所以才把衣服給收了起來,不敢輕易的張揚。
只可惜,這件事情還是被邀月知道了,要想人不知除非己莫為,她認為她把東西給收了起來,就沒事了么?邀月可不是吃閑飯的人,這些日子是她一個人又要照看眼睛看不見的母親和還小的弟弟,分身乏術(shù),她就真當邀月好欺騙了。
“娘娘,接下來,要怎么做?”邀月請示王嬿。
“你就先……”王嬿給邀月使出了計策。
三日后,增軼的小院子內(nèi):
“什么!!!”增軼手一拍桌子,站了起來。
“姨……姨娘……奴……奴婢說……太后……太后娘娘有意留在府中,不想回宮,想要陪伴夫人和小公子,聽說太皇太后體恤夫人的眼睛不好,已經(jīng)同意了呢,太后娘娘想什么時候回宮就什么時候回宮,如果夫人的眼睛治不好,那就看太后娘娘的了,就算不回宮,太皇太后也不會說什么,說是親人能聚一聚是很難得的。”妮兒見增軼發(fā)火,嚇的連話都說不清楚了,結(jié)巴了好一會兒,才把剛剛的話又重復了一次,她就知道這事兒讓姨娘知道,她不會有好果子吃的。
“你結(jié)巴個什么?真是個沒用的東西!!”增軼見自己把妮兒嚇的瑟瑟發(fā)抖,知道自己剛剛的反應太過激烈了,便做了下來,平息了一下怒氣,把聲音調(diào)回了正常的音量問到:“這事兒你是從哪里聽來的?”
她可不排除這事情是有些人知道夫人的眼睛不好了,故意傳出來的謠言,再說,家里的丫頭們閑的無事不就喜歡說主子們的閑話,大小姐做了太后,第一次回府,夫人這會兒眼睛又瞎了,下人們有些猜測,也是自然的,要是是下人們自己的猜想,那就沒有什么,妮兒這丫頭本來就有些木木的,別人說什么她就信什么,說不定聽了些風言風語就認為是真的。
“奴婢聽門房的人說的,說是太皇太后身邊的嬤嬤都來府里了,走的時候,太后娘娘親自送她,然后在門口說的,這事兒好多人都聽見了,親眼所見,不會錯的,那嬤嬤還說,太皇太后身體好些了,就來府里坐坐,看看夫人呢!”妮兒見增軼的語氣已經(jīng)平和了,臉上也沒有了剛剛的怒氣,便小心翼翼的說道,其實門房還說了很多太皇太后要夫人好好休息,還說了許多夫人和大小姐的好話,還說等小公子長大了,就讓老爺把世子的位子給確定下來,畢竟老爺現(xiàn)在都是代皇帝了。她都沒說,說出來,姨娘免不得要發(fā)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