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豫讓開始馬夫生活的時候,在晉國都城的一處繁華地帶,另一個重要人物將要出場了,他就是晉國的二號人物,中軍佐趙鞅,也是本書的主人公之一。
趙鞅,嬴姓趙氏(春秋戰國時期一姓多氏,其中趙氏、梁氏、還有建立秦國的嬴氏都屬于嬴姓),時人尊稱為趙孟,史書中多稱之趙簡子、趙簡主。由于先秦時期男子稱氏不稱姓,故沒有嬴鞅一說。春秋后期晉國六卿之一,趙氏大宗宗主。趙鞅高大魁梧,目光冷峻,須發濃密,高鼻闊嘴,具有一張完全北方的臉;說起話來聲音洪亮、底氣十足、鏗鏘有力。是晉國的弘股之臣,在朝中僅次于執政智躒,任中軍佐。
晉國都城,新絳趙府。
趙氏宗主趙鞅正在向家臣姑布子卿請教幾個兒子的資質。姑布子卿是當時的名士,趙氏的家臣,著名的陰陽家,深諳八卦相面之術,且相術精明,影響甚大,后世相士把他奉為相人術之祖,相人術也被后人稱為姑布子卿術。
趙鞅:“今日請先生來對幾個犬子相一下面,看看幾個犬子中誰能夠擔起趙氏中興之大任。”
相對趙鞅高大的形象,姑布子卿就顯得瘦小一些;聽完趙鞅的話,姑布子卿說道:“主公客氣了,能為各位公子相面乃是微臣的幸事。”
隨后趙鞅將嫡子趙伯魯、趙羅兩位公子叫了過來。
姑布子卿認真查看完兩位公子的面相后,轉過臉向趙鞅,“我記得三年前主公曾將訓誡之辭交給幾位公子背誦,今日主公不防考一下他們的才學,看看這幾年兩位公子對趙氏的訓誡之辭(即教導和告誡的話語)掌握的如何?”
趙鞅聽后對兩個兒子說道:“三年前,為父曾將訓誡之辭書于竹板之上,讓你們學習,不知這幾年你們學習的如何,現在給我和各位大人背誦一下。”
太子趙伯魯(春秋時期世卿家族中繼承卿位的兒子也稱太子)結結巴巴的背誦一段,一臉尷尬的說道:“啟稟父親,孩兒實在太笨了,只能背誦這么多了。”
趙鞅面露不悅哼了一聲,“趙羅,你接著背。”
年輕的趙羅腦瓜子機靈,只見他頭腦一轉,“啟稟父親大人,孩兒把竹板丟了,實在背誦不出來。”
兩個兒子的表現令趙鞅在姑布子卿面前甚是丟人,于是對著二人怒道:“三年前,為父在交給你們的時候,就曾經告訴過你們,抽空我一定會考你們對訓誡之辭的掌握情況,怎么到現在都不能完整的背誦下來,這成何體統。下去繼續背,如若再背誦不好,家法伺候。”
趙伯魯、趙羅趕緊溜了出來。
趙鞅尷尬的望了望姑布子卿,“先生看了之后,有何感想?”
姑布子卿微微一笑,“大公子面相和善又生性敦厚,這樣的人在當今的世道上很難立足,若要執掌一個家族恐難勝任。少公子眉清目秀又生性頑皮,不可給予大任。容臣直言您的這兩個兒子沒有一個可以擔起趙氏中興的大任。”
趙鞅大驚道:“難道我們趙家就這樣衰落了嗎?”
姑布子卿慢悠悠的說道:“主公您不是還有一位公子嗎?”
“你是說那個侍妾所生的無恤嗎?他相貌丑陋,資質愚鈍,更不適合。”
姑布子卿擺擺手,笑著道:“不妨,不妨,我們暫且先去看看再說。”
隨后二人緩步來到趙無恤母子二人居住在花園后面的小屋。
趙無恤的母親翟氏看到丈夫一行人來到自己的小屋,緊張的說不出話來。由于自己的出身低微,雖說為趙鞅生了孩子,那也不過是他酒醉之后的發泄而已,所生的孩子由于長相普通也不受他待見。
多年來她已經習慣了與兒子兩個人的生活,今天趙鞅突然帶人來到自家的小屋,翟氏一下子緊張的坐立不安起來,低著頭站在門口,不知所措。
見到此,姑布子卿說道:“夫人不必緊張,今天主公和我過來是想找無恤公子談一談,了解一下他的學業,不知公子現在何處?”
翟氏低頭回答道:“無恤他一早出去打柴去了,現在應該回來了。我這就出去找找。”
趙鞅不懈的看了一眼翟氏,淡淡的說道:“不必了,我們在這里等等。”說罷,就環顧小屋看了看。
不一會兒,趙無恤背著一捆柴回來了。
剛一進門就喊:“母親,我回來了。”
翟氏接過無恤身上的柴火,對趙無恤小聲的說道:“你父親來了,快去見過你父親。”
趙無恤聞聽,放下柴火,趕忙上前施禮道:“孩兒見過父親大人,見過姑布先生。”
行過禮之后,姑布子卿先生圍著趙無恤看了一圈。只見這孩子長得貌不驚人,中等個頭,寬闊的鼻子,深陷的眼睛,大嘴黑面,看起來十分平常,但這更引起了姑布子卿的重視。
在這里簡單說一下姑布子卿的相面,姑布子卿是“奇形即圣人”相術一派的開山鼻祖。傳說他曾給孔子看過相,說孔子有四位圣人的臉型特征:像堯一樣的面頰,像舜一樣的眼睛,像禹一樣的脖項,像皋陶一樣的鳥嘴,他認為長成這樣相貌的人往往能夠成就大事。正是由于姑布子卿堅持奇形即圣人,所以對趙無恤這樣一個長相一般的孩子卻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姑布子卿端詳了好一陣子,然后微微的點了一下頭。
“不錯、不錯。”姑布子卿輕輕地說道。
隨后,姑布子卿對趙鞅說道:“主公不妨也檢查一下無恤的學業。”
趙鞅這才在翟氏的小屋坐下,對趙無恤道:“我今天和姑布大人前來就是想檢查一下你的學業。”
趙無恤朗聲說道:“父親是說三年前您給我們安排的訓誡之辭嗎?”
趙鞅有點吃驚,說道:“你怎么知道我要檢查這個?”
“這么多年,父親大人就對我們布置過這么一個學習任務啊!”
“對,就是檢查一下這個任務,你能背誦下來嗎?”
趙無恤從身后取出訓誡之辭交給趙鞅,“自從父親大人布置之后,孩兒就天天帶在身上,用來檢查自己的言行,當然能背下來。請父親大人檢查。”
趙鞅接過訓誡之辭,“那你就給我和姑布大人背誦一下。”隨手打開訓誡之辭。
按照趙鞅的要求趙無恤一字不差的將訓誡之辭背誦下來。
趙鞅與姑布子卿對視一下,姑布子卿微微的點了一下頭,對趙無恤的表現表示滿意。隨后,趙鞅對趙無恤說道:“無恤很有心,能夠把為父的要求記得如此之好,為父甚感欣慰。”說完又把訓誡之辭還給趙無恤。
臨出門時,趙鞅對低著頭站在門外的翟氏道:“從明天起你們就搬到府上居住吧,我會安排偏房給你們的。”
幾天后,在另一位重要家臣董安于的勸說下,趙鞅決定給趙無恤一個歷練的機會,要他從北方的封邑押送貢品前往絳都敬獻給國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