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寫下第一個字開始,至今整整六年,六年前,北京奧運會,六年后,巴西世界杯。六年來,我并沒有像很多寫手一樣,筆耕不輟,勤勤懇懇,一本又一本的出現新作品。六年來,這是我第二本上架的作品,第一本在某點。與我同期的寫手,很多都成神了,可我依舊默默無聞。論起文筆來,可以說我不差她們。沒有成個神,太多還是自己的原因,朋友說我,沒有純情少女的青澀,沒有少婦的多情,所以寫的文字,總是帶著淡淡的憂傷。這在網文里是不吃香的,所以我花了六年的時間,來思考,可惜,我并沒有思考怎么讓自己成神,怎么寫出受歡迎的作品,而是用這六年的時間,思考人生,思考怎么樣的作品,會讓我的讀者受益匪淺,怎么讓我的讀者在我的筆下看見另一個別樣的世界。
六年來,我嘗試了很多類型的小說,最后的最后,我還是決定寫歷史文,這篇《永樂長歌》寫的是大明初期,永樂末年的故事。大明建國已然六十年,是不是與我們現在處的環境很相似,內爭外斗,歷史的進程中,總是有它的必然性與相似性。射影政治的話,就不多說了。呵呵。
很多寫手,都不愿意寫歷史文,因為吃力不討好,看三戒《大官人》的讀者發現了吧,大師總是斷更。歷史文需要思考的地方太多了,有時候,我都會盯著百度百科發呆,在研究一個人物的時候,你就會發現,歷史對他的評價總是會成王敗寇。在好的一個人如果他在政治軍事斗爭中失敗了,后人對他的評價,都會加入更多的主觀色彩,包括我這篇《永樂長歌》之中的漢王朱高煦,大明歷史上,最有能力的一個藩王,最后的最后,歷史卻只告訴我們他是一個亂黨。這是多么可笑的一件事。可歷史就是這樣,成王敗寇。
所以我想還原我心中的歷史,寫出一個個更真實的人物,有血有肉,有愛有恨。像于謙,他并不是百度百科之中那個高高在上的圣人,為國為民,兩袖清風。還有王振,一個太監,歷史卻將土木堡之變,這么大的一個屎盆子扣在他的頭上,文人們滿意了,可是歷史真的不滿意。
于謙,王振,或忠或奸,但他們終逃不過是正常的人類,有著自己的七情六欲。
其實寫歷史文,也有一個最大的優勢,就是可以防止崩盤。
崩盤這個感念,對于寫作來說,是一個比瓶頸更嚴肅的一個問題。當作者對于情節脈絡,人物把握難以自圓其說時,就出現了崩盤,很多爛尾文,都是因為寫手崩盤造成的。而寫歷史文,不管你寫的是否嚴謹,出現范圍的崩盤時,都可以往歷史事件上拉,這是玄幻文和仙俠都市文不可比擬的一個優勢。
雖然嬉笑怒罵皆文章,但是歷史還是嚴肅的。真正看歷史文的讀者,還是不喜歡扯淡的。所以真正寫歷史文的大師,都是像三戒大師那樣嚴謹的人。
雖然寫歷史文,收到的財富與付出的辛苦不成比例,但是還是有很多人在堅持,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夢想,就算是歷史文的讀者少,但是每一個都是最忠實的讀者。這是我的老鄉鱸州魚說的,他的代表作《大明第一弄臣》。
六年來,從用第一人稱寫小說,到現在堅持用第三人稱,我走過了太多彎曲的道路,每一篇文,每一個開頭,都修改無數次。我曾經對我的朋友,說過這樣一句話。你寫一篇文,過一段時間之后,你用讀者的眼光去重新閱讀這篇文章,你發現這文寫的太好了,讓你欲罷不能,那么你就有成神的潛質了。如果你回過頭去,發現自己都接受不了,那么同志你還需努力,成神的路還有很遠。
這么長的時間里,我自己的文,我不知道看了多少遍,有時候,我也有過太多的懷疑和徘徊。不知道自己還要不要堅持下去。沒有讀者,一個人默默的碼字,這種感覺是孤獨的。堅持下去的唯一動力,就是我碼下的每一個字,都是我生命的財富。我筆下的人物,都是我生命的一個延續。都可以證明我曾經在這個世界上風風火火的走過,努力過。
我不像很多的女生一樣,喜歡總裁,喜歡豪門,喜歡重生,喜歡逆襲,喜歡華麗麗的歸來。我喜歡清風和煦之間,一眼萬年的深情。《永樂長歌》之中,徐欽和馮兮的愛情,我每次自己讀來,都會淚流滿面。大姑姑與和尚,朱棣與李景隆這些橋段,總會刺激到我自己,最傷人真的莫過于一個“情”字。
作為作者,我有時候,覺得不了解我筆下的人物,《永樂長歌》的男主,毋庸置疑是朱瞻基,可下筆開始,就覺得自己不了解他,他是一個一步步走向九五之尊的帝王,可在他的心中,最愛的真的是相思嗎?
一縷相思,萬種悵然。
我思考了很久,很久,直到我存了還有八萬存稿的時候,我突然懂了,一個真正的帝王,最愛的東西,何時都不會是女人。
只會是他的江山。
這個問題,相思一直都懂,所以她學著避開他,可是作為作者的我自己竟然才懂。
我會為我的小姑姑流淚,我會為李景隆的付出心痛,可我卻從來都沒有為朱瞻基和相思之間的感情,動過眼淚。他們就宛如兩個世界的人,偶然的相遇,轉身之間,就再找不到對方,可卻會牽絆一輩子。這種感覺壓抑,深沉,我有時候都覺得自己在玩火,玩玩或許連自己都找不到方向。
女頻的文,在于一個“情”字,情深情切,情也傷人。
愛過,痛過,傷過,付出過,卻發現沒有回報。
這是多少女人走過的青蔥歲月,都說紅顏禍水,但是歷史也是有感情的,它會記得有些女人,他們會為了自己的愛,奉獻自己的青春,無怨無悔。
我的故事,只是一個故事,我不知道,這個世界上,真的有沒有過相思,但是徐欽,朱瞻基,徐景昌,于謙,王振,這些人卻真實的存在過,在他們的心中,或許真的有那一縷相思。
最后,感謝的我編輯,在我初上架的這一周里,有一個強推的機會,讓更多的讀者,可以見到我的《永樂長歌》。
長歌曼舞,希望能醉了你的心。
十月桃兮敬上!